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裴斯泰洛齐综述.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780834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袤斯泰洛齐综述中文名: 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英文名: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性别:男出生年月:1746年1月12廿去世年月:1827年2月17日职业:教育瑞士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成就: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有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 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代表作品: 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编辑本段人物生平介绍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 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白立能力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 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 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1780年出版的《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须顺乎自然”的理论他坚 信人性具有无穷的应变能力;人的道德修养和知识造诣由他日己负责,而教育则应发展人的 天才,使他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在《格特鲁德是如何教育她的学生们的》一书中,详细讨论 的虽然是智育的主要原理,但他却认为德育最为重要。

      法国大革命后,年过半百的装斯泰洛 齐才有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开始致力于儿童教育他收养了许多战后孤儿;为了增 强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他竭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家庭气氛的环境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 愉快的时期他还主办过两个学校作为教学实验基地,以证实他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 的教学法其中一个学校闻名世界,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往参观其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自 给、自立、自助和助人能力当时这一教学法为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 他的很多教学原理贯注在现代初等教育中论效法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课程论效法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计划,强调集体的而非个人的背诵, 课程以学生喜欢的活动为主,如绘画、写作、唱歌、体操、模型制作、采集标本、绘制地图 和郊游等等他主张教学要为学生的个别差异留有余地,学生分组要根据能力,而不要根据 年龄,还倡导将正规的教师培训作为实现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设想当时被认为是 激进的革新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行者首先 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儿童,注 意儿童的需要,对儿童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

      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 情及眼神打动儿童当爱和信赖在儿童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 不断升华裴斯泰洛齐也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不是来自对儿童的惩罚、告诫、命令和 指示,不是来自凌驾于儿童之上的特权,而是来自教师对儿童强烈的爱和责任感裴斯泰洛齐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 教育家 慈爱的儿童之父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赖慈母忠婢成又历政界腐败从事贫苦儿童后乂在布格乏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瑞士著名教育家,父为医生5岁失怙, 长,性柔懦富于感情,及后入中学、大学,修神学而不信其说教而改学法律, 去而习农,试图通过教育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曾在新庄、斯坦兹创办孤儿院, 的教存常与孤儿同寝食,共忧喜,苦心孤诣以发展儿童道德心,成效颇著夫、伊佛东创办学院,进行简化教学实验认为儿童的能力由练习而发达以至于强壮;凡教 育及教学均当以直观实物为基础;教育的进行及教材的排列,当以儿童的精神、自然的行为 为准;凡为教学,当注意数目、形式和词语三个基木要素他根据这一原理,改进了初等学 校各科教学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对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 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了女?》等心灵陶冶裴斯泰洛齐童年不幸,5岁丧父(1751年)其父一生清廉寡欲,未留下半点遗产,以 致他们母了的生活陷入困境幸亏母亲忘我工作,女仆勤俭持家,才使得五口之家得以生存母亲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很快从悲痛之中振作起来,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计她忘 记6己的一切享乐,专心为着儿女们的教育牺牲一切气女仆名叫巳贝丽,来自乡下她虽没有文化,但精明强干,忠诚机敏,治家有方她富 有耐心和奉献精神,为裴斯泰洛齐一家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裴斯泰洛齐的父亲临终前,想到 妻儿的前途时,痛苦万分他把巳贝丽叫到床前,恳求道:“你不要离开我的妻了,力一我 死了,他们的生活一定很悲惨,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她绝对无法照料全家,孩子们一定会成 为别人的养了,受苦终生”巳贝丽深受感动,决心满足主人的遗愿,牺牲日己,答道:“您 万一不幸去世,我绝不离开夫人,或许我会终生与她在一起可怜的父亲得到了安慰,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巳贝丽勤俭持家,量入为出,常常为买一篓青菜,跑菜市场两三趟,有时直等到收摊时 才去买便宜的她为了主人家孩了的成长,起早•贪黑,耐心教育,吃尽了苦头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母 亲的勤劳志节、巳贝丽的奉献精神,使裴斯泰洛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陶冶她们高尚 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裴斯泰洛齐从小就具有慈爱、信任、克己、 无私等良好的品质柔中有刚裴斯泰洛齐从小失去父亲,在母亲、女仆和姐姐的管教下成长,缺乏男性的刺激和影响, 以致男性气质不足,女性气质有余裴斯泰洛齐虽然个性柔弱,但意志坚强,遇事勇敢,富于奉献精神,上小学时就有惊人 表现有一次,在上课期间发生了地震,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争先恐后,甚至踏过孩了们的头冲 下楼梯事后,同学们谁也不敢再I门I教室,唯有裴斯泰洛齐跑到楼上,把他们的帽了、衣服 拿了下来裴斯泰洛齐曾给督学写过匿名信,揭发学校的有关野蛮行为,但缺乏机智,被人告发, 引起老师们的憎恨他一度有辍学的危险然而经上司调查,他的检举证据确凿,裴斯泰洛 齐这才转危为安拯救贫民裴斯泰洛齐9岁以后,常利用假期去看望爷爷爷爷是韩谷教区的一位牧师,有时带他 去访问附近人家在那里,他看到穷人处于贫困与堕落之中,无以谋生,灰心丧气,前途渺 茫,全然丧失了人的尊严;他也看到穷人了女那突出的额骨和深陷的眼窝;还看到富人有权 有势,其子女有学可上的情景这种巨富和赤贫的两极分化使裴斯泰洛齐感到震惊。

      他对穷人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这种 同情心与他善良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他暗下决心,立志“拯救贫苦民众,消除苦难的 根源”,使穷人恢复人的尊严,真正过上人的生活这一伟大的志向决定了裴斯泰洛齐一生的奋斗目标他写道:“从年轻时代起,我的心 就象一条奔腾的激流那样,孤独而寂寞地向着我唯一的目标前进:消除苦难的根源正是从 那里我看到了人们在沉沦着疽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民众苦难的根源是缺乏教育,是他们不会安排农业生产所致因此, 他认为消除苦难的根源,关键在于从教育入手,用教育唤醒沉沦着的民众,用教育提高他们 的素质和技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以改善其生活状况,达到恢复人的尊严的目的当然, 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无情”情书富家之女安娜•舒尔特斯在与裴斯泰洛齐的交往中,发现了他那崇高尊贵的灵魂装斯 泰洛齐虽然长相丑陋,可她却说,“若是自然没有给你那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借此证明你心 地善良、精神崇高的话,我相信你丝亳也没有得到自然的恩惠疽裴斯泰洛齐和安娜相爱了但在结婚前,裴斯泰洛齐寄给了安娜一封信,这是一封“无 情的”的情书:“……国家有危难或者朋友遇到了不幸之事,虽然我没有什么办法,但我总会觉得与日 己遭遇不幸的事一样地难过。

      关于结婚,亲爱的,我不能不告诉你,我认为对自己所爱的妻 了的义务,不会比对祖国的义务更重要就是我对妻了如何温柔关怀,如果她流着泪要阻碍 我完成国民义务的话-即使发生任何结果-■我也不会为她的眼汨所困惑,我认为这样才能完 成自己的义务……如果为了祖国的利益,需要我发表言论,我绝对不会恐惧、畏缩,只要对 祖国有益,我不会顾虑自己的生命,妻子的眼泪,孩子的呼喊……二从这封“无情”的情书里,人们看到了裴斯泰洛齐坦率、热情的个性,看到了他爱祖国 爱人类的高尚品质,看到了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安娜那善良的心地她爱的正是裴 斯泰洛齐的这种性格、品质和精神,爱的正是这位道似无情却有情的人真可谓:“东边廿 出西边雨,说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初次实践1769年,裴斯泰洛齐以改良农业为宗旨,贷款在列登购买山地100英亩,打算以经营 农场为示范,来唤起贫民的信心但因土质过差和经营不善,最终彻底破产,债台高筑,生 活陷入困境他与安娜曾为此相对而泣……1771年,因安娜家的帮助,裴斯泰洛齐才还清了 15000克鲁登的债务,可家里仍然一 贫如洗夫妻俩不顾挫折,计划在新村创设贫民学校,招收贫民了女,进行教育与劳动实验。

      通过教育使每个人内在的要求得到满足,使其适应生活的需要和环境他认为把教有同劳动 熔为一炉,从劳动中去了解生活的意义,从劳动中去学习生活的方法,才能提高一个人的道 德观念1774年冬天,不顾家境贫困,裴斯泰洛齐在新村正式成立了 “贫民学校”,收容了 18 个流浪儿和小乞丐在劳动之余,教他们说话、读书、心算与写字等裴斯泰洛齐跟他们生 活在一起,以身作则,指导他们的行为,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不到几个月,这些孩子身 体健康,性格活泼这给了裴斯泰洛齐极大的安慰,更增强了他的信心但是,仅靠儿童的劳动,无法自给白足,因而裴斯泰洛齐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生活再 次发生危机,最后,他仅以一块黑面包和-•杯水来充饥可他愈挫愈勇,办学意志亳不动摇, 以惊人的毅力支撑了下来1775年,裴斯泰洛齐的举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也得到了贫民们的拥护他为能 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激动不已,因此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到1777年在校儿童人数达80名之 多实践家"裴斯泰洛齐既是贫儿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父亲儿童一入校,他先给他们洗澡,换上新 衣服,再安排他们的食宿儿童们焕然一新,可他却衣衫褴褛;儿童们喝肉汁,可他却咕面 包为了小乞丐,他却成了十足的老乞丐。

      他曾叙述道:“我在这儿年里,与这些小乞丐生 活在一起,衣食与共,想让他们过上人的生活,自己反而过着乞丐的生活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劳动是发展体力、智力和道德能力的手段实验的意义就在于通 过多方面的劳动训练,来提高儿童的智力他的实验固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从 这里可以看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雏形,可以看到他那闪光的思想火花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他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位实践家有失有得天有不测风云1778年下了两次冰雹,庄稼损失惨重,物价暴涨;安娜因操劳过度, 一病不起但是,政府却袖手旁观,冷眼相看1780年,贫民学校不得不停办这时安娜 病重,无钱医治,儿子极度虚弱,裴斯泰洛齐再度面临困境裴斯泰洛齐为贫民子女倾家荡产,但是人们却不理解他事业的意义,•甚至报以讽刺和嘲 笑:“可怜虫,你比雇工们更拙于解救自己,还夸言要拯救别人但是,当看到儿童的进步时,裴斯泰洛齐却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他说:“我看到这些幼 小儿童以前非常凄惨,现在却慢慢茁壮地成长,使我感到极大的欣慰他们脸上泛出满足的 表情,他们己学会了劳动,他们的灵性提高了他们在祈祷时,眼睛里挂着晶莹的泪水从 这些被遗弃的孩了身上,能够重新发现他们的希望、道德与情感的曙光,这令我无比欣慰。

      恐怕人们从未敢期待这些贫苦儿童变成具有人类成长的各种素质,在这些凄惨的儿童中,能 发现可以造就的人才,其快乐真是难以用笔墨来形容这种观点,与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了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