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述评.docx
12页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述评 董芳源摘 要: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近年来,话语标记语已成为国外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国内也掀起了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热潮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对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发现国内主要关注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二语习得、翻译等方面,且呈现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转变、研究方法更新的趋势文章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可参照其他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英语话语标记语共时与历时研究、大型语料库建设方向关键词:英语话语标记语 国内研究 述评一、引言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一书中,给语言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手段封宗信,2006:97)萧国政(2009:1)在《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前言中指出:“上苍赐予人类两件重要的法宝,一是身体,二是语言……离开了这两件法宝,就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和人类社会由此可见,语言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话语标记语作为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在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对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从语用功能和社会意义中拓展开来,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夏历(2015)在《国内英汉话语标记语翻译研究二十年》一文中,对近二十年来国内英汉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研究做了专门探讨文章按照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范围、研究手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话语标记语的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夏历指出:“尽管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迄今尚未定论,但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采用各种方法,围绕话语标记语的性质、分类、意义及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从研究现状、研究趋势、研究展望几个方面对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二、研究现状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可谓各抒己见,各有所长依据研究时不同的侧重点,话语标记语还可被称作如下名称:语义联加语、话语小品词、语用标记手段、语用标记语等,但在本文中统称为“话语标记语”下面从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研究、二语习得研究、翻译研究及其他研究四个方面进行评述一)语用功能研究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内涵陈开举(2002)在英汉会话末尾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中,通过比较认为,话语标记语不属于语义语法范畴,而属于语用范畴冉永平(2003)结合实例,分析了话语标记语“well”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四种语用功能:言语行为面子缓和语、言语行为缓延标记语、信息短缺标记语、信息修正标记语。
这四个方面全面深刻地提炼出“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而非语法功能李成团(2009)利用情景剧中的互动式会话语料,从社交、心理、认知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话语标记语“you see”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功能研究发现,“you see”具有互动明示标记功能、情态强示标记功能和认知启动标记功能缪素琴指出,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有了系统的研究,90年代取得了丰硕成果1995年,Sperber和Wilson從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关联理论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话语标记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或制约听话人正确地理解说话人传达的信息缪素琴对话语标记语“why”在关联理论中的语用表现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发现“why”具有传递态度与情感、转换话题背景、纠正错误语境假设、协商认知语境的功能,不仅验证了关联理论的适用性,而且说明“why”在言语交际中具有广泛的语用功能二)二语习得研究近年来,话语标记语的二语习得研究也成为话语标记语研究的重要内容王淑莉(2006)关于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与英语听力理解的研究,强调了学习者提高认知推理能力和提升听力理解水平的必要性这是话语标记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功能。
李民、陈新仁(2007)通过语料库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各种语用功能的情况,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使用“well”较少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话语标记语的习得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张会平、刘永兵(2010)基于中学英语课堂话语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课堂话语语料库,研究了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标记语,为话语标记语使用的多样性、准确性、恰当性提供了参照这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郭剑晶(2012),针对中国学生理解和应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篇衔接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此外,郭剑晶还在话语标记语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发现话语标记语的社会意义,指出话语标记语在语篇构建、维持交际流畅、共建交流目的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表明话语标记语的二语习得研究有了显著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三)翻译研究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研究主要围绕语用功能这一话题展开马萧(2003)探究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翻译,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善于识别原文中的话语标记语,并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做到灵活处理,译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意义。
薛媛(2003)对话语标记语及其在翻译中的语用充实进行了研究,指明了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话语标记语、如何充分表达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文中还引用了Rosales Sequeiros的“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形式”来进一步揭示翻译的再创作性质同时,这里也暗示出话语标记语在翻译中的交际意义,从而说明了话语标记语在翻译中的突出地位在一部文学作品中,最能凸显作家写作目的的当属人物对话,而人物对话中往往包含大量话语标记语因此,话语标记语翻译的恰切与否,直接关系到译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译文水平的高低可见,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研究尤为必要四)其他研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还包括下列内容:基础性研究、社会语用研究、语料库建设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1.基础性研究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张奕、乔琳(2010)从话语分析、语言习得等切入点和宏观、微观视角,分析了国内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作者认为,国内当前研究需要完善话语标记语的界定等基本问题,向多维度扩展研究范畴周家春(2010)《国外语用标记语研究概观》一文,反映出国外研究者们基于语法、语用、认知等理论视角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这些研究表明,话语标记语具有语义、语用、认知等特性更为重要的是,文章还对话语标记语的术语演变做了详细说明:话语标记语是包含非真值条件意义的词和短语,较早使用“Discourse Marker”这一术语的是Labov和Fanshel,但两人未作过多评论在国内学者冉永平的综述中,相关术语多达25种在众多的名称中,“Discourse Marker”较早被Schiffrin使用,后又多次出现在Blakemore、Fraser等人的论著中话语标记语术语的多样性也反映出其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的研究动向和趋势钱秀金(2014)以国外37篇论文为例,对国外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评述,指出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态势,研究方法既有共时研究也有历时研究,语料来源既有形式多样的口语也有书面语钱秀金对国外话语标记语研究现状的综合评价,让我们看到英语话语标记语在基础性研究上的进步2.社会语用研究郑群(2014)概括总结了近三十年话语标记语社会语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话语标记语不仅具有语法化的渊源和语用—认知的作用,更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和交际意义从社会语言变异和语用的角度研究话语标记语,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话语标记语的社会多维度、语用多功能性是其社会语用研究的来源3.语料库建设研究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中,语料库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李佐文、侯晓舟(2007)认为,话语标记语的语料库建设是对话语标记语进行收集、整理、标注,使学习者和研究人员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和社会意义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这样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话语标记语的整体性研究,意义重大4.跨语言对比研究吴勇、郑树棠(2007)《论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在英译汉中的再现》一文是对话语标记语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吴勇、郑树棠以狄更斯的原著《大卫考坡菲》和张谷若的译本为语料来源,阐述了话语标记语“well”的不同语用功能和翻译处理方法,指出应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出发,把握和翻译“well”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不同语用功能这种跨语言对比研究,有效地传达出话语标记语在翻译中的功能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译者在翻译话语标记语时,选择具有同等功能的汉语表达方式,传达对等的语气,从而达到译文的信、达、雅标准三、研究趋势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一步步走向深入和丰富,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转变、研究方法更新一)研究范围扩大目前,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研究开始由日常会话扩展到影视文学作品中,由一个语种内部分析扩展到跨语言对比。
张洪莲(2009)从元语用意识视角分析了戏剧《推销员之死》中的话语标记语,总结出话语标记语的四种元语用功能,并指出话语标记语与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周家春(2010)认为,在话语标记语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从共时、句法和语义角度揭示话语标记语这一语言现象,所涉及的语言种类较少,更多关注语用研究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拓展,话语标记语研究开始由共时转向历时,涉及的语种也不再是单一的英语、法语、德语,尤其是语际间的对比开始大量出现二)研究内容转变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内容更加趋于理论抽象从近期研究看,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话语标记语翻译的原则、策略、方法等方面马萧(2003)、薛媛(2003)、郑群(2014)的探究表明,研究内容已由单个话语标记词发展到了对话语标记语整体语用功能和社会意义的研究三)研究方法更新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在研究手段上不断更新,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基于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语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引起了普遍重视这也显示出时代和社会进步给研究带来的新方法、新机遇话语标记语早期的研究偏于主观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由点评式、内省式,转向借助语料库手段进行定量分析,使研究相对客观与全面。
例如,潘琪(2011)以公共英语考试口语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为基础,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交互词语和多词惯用语方面存在使用不足或误用现象四、研究展望纵观现有研究,我们对今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展望如下:其他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英语话语标记语共时与历时研究、大型语料库建设一)其他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国内目前对“well”等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个别常用标记语并不能代表英语话语标记语的整体情况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涉及更多其他标记语,探讨它们的语用功能、二语习得与翻译,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英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二)英语话语标记语共时与历时研究研究现状表明,在英语话语标记语的共時与历时研究中,英汉话语标记语的横向比较以及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纵向考察有待进一步探讨张奕、乔琳(2010)和钱秀金(2014)都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认为以后的研究可以关注书面语与口语比较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演化研究、混合研究,来推动话语标记语研究向纵深发展夏历(2015)对近二十年出现的英汉话语标记语翻译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现有研究只是以翻译论翻译,未来研究应转向原语与译语的对比研究,并对《红楼梦》《莎士比亚全集》等中外名著的多个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