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27004201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再别康桥》  1.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在伦敦剑桥大学,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途中。

      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3. 逐节讲析并评价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二)《死水》  1.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诗人,文史学者五四新诗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另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研究颇深,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专著  2.《死水》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让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3.《死水》逐节简析  第一节,总写这是一沟凝滞的死水它已风吹不动,腐烂到极点,没有一点活力了,作者悲愤地怒吼“不如让它彻底烂掉”  第二节,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水的肮脏和污浊,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美事物描摹死水,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霉变的本质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  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用坚决的口气揭露“死水”真面目,指出它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4.“死水”的象征意义讨论)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北洋军阀政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象征黑暗的中国  5. 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见上)这是诗人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

        (3)具有三美特色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同样,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建筑美,又因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具有内在的音乐美  (三)穆旦《赞美》  1. 作者简介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主要著作有: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穆旦诗选》(1986)等,及《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  2.《赞美》写作背景  穆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留校1942年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

      《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3.《赞美》简析  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讲析评价:全诗共分四节  第一节,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俯瞰中国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展现于读者面前:辽阔而美丽的大地,起伏不尽的山峦,数不尽的山庄,美丽的河流与草原,动听的鸡鸣与狗吠,在这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上,在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在这宏大的背景下,又一幅苦难深重的民族生活图景展示出来:说不尽的悲哀,忧伤的眼睛,耻辱生活中佝偻的人民……其实里面包含着诗人深沉的爱,他坚信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三节,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第四节 , 表达的仍然是诗人“无言的痛苦”,他为这灾难深重的民族而痛苦,为民族难以摆脱的现实而痛苦,但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深深痛苦背后我们可以感受的是一颗不屈的心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