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凹版印刷与工艺.ppt
68页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1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w第一节 凹版印刷机的特点与分类w第二节 凹版印刷机的组成w第三节 凹版印刷机输墨装置w第四节 凹版制版w第五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Date2重点内容• 1.输墨装置 • 2.机组式凹版印刷机 的印刷装置Date3第一节 凹版印刷机的 特点与分类¡一、凹版印刷机 的特点¡二、凹版印刷机 的分类Date4一、凹版印刷机的特点w1.结构简单 w2.印刷速度快 可达40000r/h w3.印版的耐印力高 w一般200万以上,有的可达300万 w4.墨层厚实鲜艳 w5.应用范围广泛 w6.制版工艺复杂 w周期长,费用高,环境污染 Date5二、凹版印刷机的分类• 1.按压印形式圆压平(少用)圆压圆 • 2.按承印物形态单张纸和卷筒纸 • 3.按印刷色数 • 单色、多色凹版印刷机 • 又有单面和双面凹版印刷机之分 • 4.按印刷品用途 • 书报、包装材料凹版印刷机Date6第二节 凹版印刷 机的组成n一、单张纸凹版印刷机n二、卷筒纸凹版印刷机DateDate7 7一、单张纸 凹版印刷机l1.单张纸 凹版印刷 机的组成l输纸、输墨 、印刷、干 燥.收纸 DateDate8 82.印刷过程u输纸→定位→压 印→干燥→收纸u凹版印刷滚筒是 圆柱形的空心体 ,每台凹印机需 要备有较多的印 版滚筒以作周转 用DateDate9 93.单张纸凹版印 刷机的机型n(1)擦墨式 单张纸凹版 印刷机 n(2)刮墨式 单张纸凹版 印刷机 Date10¡(3)单色¡(4)多色¡(5)双面 ¡(6)双面多色 Date11排列与特点¡采用胶印机传纸方式。
¡排列:机组式,1~8色甚至更多¡特点:① 无需自动套准装置;② 纸张薄厚适应强;③ 更换活件快; ④ 适于短版印刷;⑤可与胶印联机 ;⑥速度较低;⑦ 价格较低Date12二、卷筒纸 凹版印刷机v(一) 机组 式卷 筒纸 凹版 印刷 机图4-8Date13机组式凹印机Date141.机组式卷筒纸凹版印刷机的组成及特点w多组单色机组成,又称组合式 w主要由输纸、印刷、输墨、干燥、收纸组成,还有 张力控制、纠偏控制、复卷等上光或其它 w特点 w① 距离较长,利于干燥,速度较高 w② 色数多,操作方便 w③ 定位方便套印准确 w④ 刮墨刀正向安装,利于质量 w⑤ 光电控制,确保套色精度 w⑥ 结构简单,运转平稳Date152.印刷装置w滚筒布置:标 准型和顶压滚 筒型 w顶压滚筒为了 增加压力,良 好油墨转移 凹印需要压力 较大Date16(1)印版滚筒v① 分离式 v方便装卸、更换,采用不同直径 工艺性好,运输、保管、使用 方便,配合精度要求高,应具有 良好的互换性v② 整体式 v良好的刚度,保证套准精度,适 于高速、大批量Date17类型na. 制版辊,车磨加工、抛光;b. 镀镍 ;c. 镀底铜;d. 镀面铜;e. 腐蚀或雕 刻图文;f. 镀铬。
n照相凹版n阳图片→碳素纸→过版→显影→涂层→ 腐蚀n阳图片→感光液→曝光→显影→腐蚀Date18雕刻凹版l有软片l原稿→图文处理→软片→扫描→雕 刻→印版l无软片l原稿→图文处理→雕刻→印版l电子雕刻、激光雕刻、电子束雕刻DateDate1919两种印版比较v 网穴 墨粘 印速 墨量 制版 重复 匀 度v电雕:小角 高 高 小 快 好 高 v腐蚀:大方 低 低 大 慢 差 低Date20(2)压印滚筒• 卷筒纸凹印机压印滚筒靠摩擦力传动 • 不需与印版滚筒恒定传动比 • 表面包橡胶层,厚度12~15mm,硬度随承 印材料不同而不同,薄膜印刷硬度为(肖氏 )HS70左右,纸张、纸板及牛皮纸印刷为 HS85~90• 压印滚筒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 • 静电滚筒提高油墨转移量滚筒为正极,印 版为负极,正电承印材料将负电油墨吸引Date213.干燥装置w作用:使图文油墨层中的溶剂迅速 地挥发干燥使印张上的油墨层既 光泽艳亮,又能防止粘脏w类型:干燥滚筒和热风干燥装置 Date22(二)卫星型卷筒纸凹版印刷机l1.组成 :输纸 、输墨 、印刷 、收纸 和辅助图4-10Date232.印刷装置• 印刷装置主要包括印版滚筒 、压印滚筒、离合压机构和 压力调节机构。
Date24(1)印刷滚筒的排列• 各个印版滚筒排列在一个大压印滚 筒上,形成卫星式 • 大压印滚筒的表面为一层胶料(橡 胶或塑料胶),俗称“大胶”,作 为共用压印滚筒 • 大压印滚筒直径要比印版滚筒直径 大6~16倍 DateDate2525特点u共用一压印滚筒,材料不伸长,紧贴滚筒u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u各印版滚筒间距离短,套印间隔小,图文 干燥不及时;u热风都围在大滚筒上,表面的胶质和油墨 易挥发,影响印刷质量;u反面套色采用反向刮墨刀,版面油墨容易 干燥,影响图文转移的效果DateDate2626• (2)印版滚筒高低位置的调整 • 更换滚筒,直径变化,调整印版滚 筒高低位置 • (3)印刷压力的调整 • 处于合压状态,旋动印版滚筒两 端的调整螺杆Date273.双面印刷装置 § 走纸线 路经过 转换可 以实现 一面单 色印刷 ,另一 面多色 印刷图4-12Date284.干燥装置v各机组之间和全部印刷后都设有干 燥装置v各机组之间距离很短,一般选用占 地位置较小的红外线干燥装置v用风机向印刷品表面吹风,可以促 进印刷品墨层的固化Date29第三节 凹版印刷机输墨 装置£一、输墨装置的基本形式£二、刮墨装置Date30一、输墨装置的基本形式►凹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主要有浸泡 式、传墨辊式和喷墨式三种形式。
►浸泡式输墨装置也称为直接供墨装 置,传墨辊式输墨装置也称为间接 供墨装置,喷墨式输墨装置也称为 循环供墨装置 Date311.浸泡式输墨装置u(直接供墨):结 构简单,滚筒墨多 ,油墨易进入滚筒 紧固件,高速飞溅 ,对刮墨刀影响大图4-13DateDate32322.传墨辊式 输墨装置n(间接供墨、墨 斗辊式):结构 较简单,操作维 修较方便,传墨 效果较好,对刮 墨刀影响小,高 速飞溅图4-14Date333.喷墨式输墨装置w喷射式、吸喷式:循 环供墨,墨色均匀, 无飞溅,对刮墨刀影 响小,结构复杂图4-15Date34二、刮墨装置§ 印版着墨后,用刮墨刀将印版滚 筒空白部分的油墨刮去,然后印 版滚筒与压印滚筒接触,完成压 印过程 DateDate35351.刮墨装置的组成►夹持板、刮墨刀 片和压板►刀片厚度: 0.1~0.5mm►刀片长度: 1000~1500mm (依P长度)图4-16Date362.刮墨刀的夹持n单支承垫片夹持n双支承垫片夹持n倾斜夹持图4-17Date373.刮刀角• 接触角:接触点切 线与刮墨刀夹角 • φ<90º为正向安装 • φ>90º为反向安装 • 30°~60° 图4-18Date384.刮墨刀的安装n位置以安装角α角大小确定nα为O—O和A—A夹角nα大,油墨易干燥,α角小一些,有利DateDate39395.刮墨刀压力的调节Ø(1)螺杆加 压机构Ø(2)重物加 压机构 Ø(3)弹簧加 压机构 Ø(4)气动加 压机构图4-20DateDate40406.刮墨刀往复移动• 设有轴向往复平移机构,以提高对 油墨的分割作用,刮墨均匀,使刮 墨刀的磨损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
刮墨刀装置轴向往复移动的移动 量通常在 0~88 mm间调节,每分 钟行程次数为印版滚筒转数的1/6 ~1/10 Date41第四节 凹版制版v一、凹版滚筒结构v二、雕刻制版法v二、腐蚀凹版制版法Date42一、凹版滚筒结构v(1)筒体 筒体为圆筒形,主要由无缝钢管做成 ( 2)镀镍层 在凹版滚筒表面上先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属 镍,以便在镍上镀铜,保证镀铜质量v(3)底铜层 底铜层厚度约为2~3mm,可供多次使 用v(4)面铜层 面铜层的厚度约为0.13~0.15mm, 在其上雕刻或腐蚀出图文v(5)镀铬层:为了提高印版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在 印版制完后,在其表面镀—层铬Date43二、雕刻制版法v1. 手工雕刻凹版v手工雕刻凹版是用各种刻刀在铜版 上雕刻而成的,可以直接刻出凹下 的线条,也可以在铜版上先涂一层 抗蚀膜,划刻抗蚀膜,露出铜版表 面,再进行化学腐蚀Date442. 机械雕刻凹版v机械雕刻凹版是利用彩纹雕刻机、浮雕 雕刻机、平行线刻版机以及缩放刻版机 等机械直接雕刻,或划刻铜表面的抗蚀 层再腐蚀制成凹版v手工雕刻或机械雕刻的凹版线条细腻, 版纹精巧,主要用来印刷具有防伪价值 的纸币、债券等。
Date453.电子雕刻法v(1)有软片电子雕刻 v① 软片制作v② 滚筒安装v③ 软片粘贴v④ 程序编制v⑤ 试刻v⑥ 扫描校准v⑦ 雕刻Date46(2)无软片电子雕刻v无软片电子雕刻的工作原理是:将原稿 扫描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完成修版 、排字、拼版等工作,经过软打样或彩 色数字打样后,最终生成电雕机的分色 图像文件,然后直接送到电雕机控制雕 刻系统进行雕刻 v① 前端输入v② 印版拼组工作站v③ 打样Date47与传统凹印制版工艺比较vA.提高产品质量不用分色软片,减少了 信息损失,使雕刻质量提高vB.提高制版效率省去了照排、剪贴、翻 晒、显影等手工劳动,制版周期大大缩短 vC.降低成本和费用胶片、显影、冲洗、 照相等材料已不再需要vD.减少了设备投资vE.提高了设计制作能力Date484.激光雕刻法v凹版激光雕刻应用一路或多路高能激光束,在滚筒 表面的待雕材料上,烧蚀出网穴v凹版激光雕刻方法:v(1)用高能量激光直接雕刻滚筒金属表面,形成网 穴v(2)在铜滚筒上先涂覆涂料层,用激光烧蚀网穴区 域,使网穴处的铜层裸露出来,非网穴处由涂料层 保护抗蚀,待腐蚀后即可获得凹下的网穴v(3)滚筒表面腐蚀成所需要的网格状,表面喷涂环 氧树脂,然后在滚筒表面经处理再进行激光雕刻Date495.电子束雕刻法v利用电子束枪和电子束发生器以及电子束光 学系统组成的装置,直接由电子束枪射击的 高能电子束,在辊筒表面的铜层上打成网穴 。
v电子束雕刻的特点:v① 同电子雕刻相比,生产效率高1~2倍,v② 电子束能雕刻任意线数和网线角度;v③ 电子束雕刻所产生的网格形状为半球形, 有利于高速印刷下油墨的转移Date50二、腐蚀凹版制版法v1. 照相凹版制版法v又称影写版,把底片的图像曝光到已敏化的碳素 纸上, 过版滚筒表面,经显影、腐蚀制成凹版v(1)炭素纸敏化;(2)晒版;(3)过版 ; (4)显影;(5)涂防蚀剂; (6)腐蚀 ; (7)镀铬 v工艺成熟,印品层次丰富,美术效果好但工艺 过程复杂,质量不易控制,制作周期长,生产速 度慢,印版的腐蚀结果难以掌握和预测,使用的 范围因电子雕刻凹版的应用正在逐渐缩小Date512.滚筒成像凹版制作法v滚筒成像凹版制作法直接将光敏抗蚀胶涂在脱脂的 铜滚筒上,干燥后进行晒版、显影,填版,然后用 三氯化铁腐蚀液进行腐蚀,滚筒表面形成凹版网穴 v(1)滚筒表面处理 v(2)感光胶涂布 v(3)晒版 v(4)显影及清洗 v(5)涂防蚀剂 v(6)腐蚀 Date52第五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v一、凹版印刷的印版v1.腐蚀凹版v晒网线时必须使用凹版网屏晒网线为了在印版表 面形成支撑刮墨刀的“网墙”,防止网穴中的部分 油墨被刮墨刀刮去v通常晒网线使用较多的是方格网屏,白线与黑块宽 度之比一般为1∶3~1∶2.5(即网墙宽度与网穴宽 度之比)。
比值小则网墙窄,网穴大,图像再现性 好,但网墙易被刮墨刀损坏,印版耐印力降低v网穴腐蚀深度一般在2~40μm,网穴太深,印刷品 暗调的层次无法区别Date532.电子雕刻凹版v电子雕刻凹版网穴形 状为倒锥形,其大小 和深浅可以变化暗 调网穴深度可达 60μm左右v网穴角度有方形、拉 长菱形和压扁菱形v电子雕刻凹版的网穴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