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ppt
2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长Q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长,QT,综合征的定义、流行病学,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指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Tc,间期延长,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导致晕厥、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综合征,离子通道病,致命性心律失常可由体力和情绪应激触发,患病率约为,1,:,2000,是,20,岁以下年轻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LQTS,的分类,LQTS,可分为先天性(,cLQTS,)和获得性(,aLQTS,)两种形式,cLQTS,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所致,根据遗传形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omano-Ward,综合征,(RWS),,不伴耳聋,目前已知,14,个基因上的突变可致,RWS,常染色体隐性遗传:,Jervell and Lange-Nielsen,综合征(,JLNS,),罕见(发生率,1,:,10000001,:,4000000,),临床表型更严重,伴先天性耳聋,根据突变的,2,个基因分为,JLN1,和,JLN2,LQTS,的遗传学基础,长,QT,综合征的电生理基础,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突变种类、突变位点等,表型:心脏事件的诱因、,ECG,特点等,在已知基因型的患者中,,LQT1-3,型约占,90-95%,1,,另有文献报道占,75%,2,;其他基因型,LQTS,仅占很少比例。
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掌握此相关性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有目的的基因检测、特异性治疗及进行危险分层心脏事件的基因特异性诱因,心脏事件:,晕厥、心脏骤停、猝死,诱因:,LQT1,:运动,特别是游泳,LQT2,:情绪应激、突然的声音刺激,,运动(,占,13%,),LQT3,:睡眠,休息时,基因特异性的,T,波表现,LQT1-3,型具有特异性,T,波形态:,LQT1,:基底部宽大,迟发出现或正常出现,形态正常,LQT2,:双峰,T,波,/T,波切迹,可显著或不显著(仅尖端变平或变圆滑),LQT3,:延迟出现的高尖,/,双向,T,波,复合突变者,ECG,表现常不典型,获得性,LQTS,由获得性因素引起的,QT,间期延长,进而诱发,TdP,、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综合征,病因:,药源性,:最常见原因,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3.5mmol/L,)、低镁血症(,550ms,及电活动高度不稳定(如:,T,波电交替)或其他高危表现(如窦性停搏长间歇后出现多形性,T,波),中国专家共识,ICD,适应症:,发生过心脏停搏或在服用,受体阻滞剂情况下仍发生晕厥,伴有耳聋的,JLN,综合征,带有,2,个或多个突变的有症状患者,采用预防性,ICD,治疗,高危,LQTS,患者,有,受体阻滞剂禁忌症,不建议将,ICD,作为无症状,LQTS,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植入前需评估的因素:,猝死风险,ICD,植入的短期及远期风险,患者主观意愿,LQTS,治疗:,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1916,年首次实施,最初用于治疗心绞痛,切除左侧,T1-4,胸交感神经节,可经左锁骨下切口胸膜外入路或胸腔镜操作,左侧星状神经节上半部分应予保留,以避免,Horner,s,综合征,可显著提高室颤阈值,70%,,术后无去神经后超敏化,切除神经节前纤维,术后没有纤维再生,效果持久,手术效果:,2004,年,Schwartz et al,对,147,例行,LCSD,手术高危,LQTS,患者(,QTc56365ms,,,48%,曾有心脏骤停,,75%,应用足量,阻滞剂仍有反复晕厥)研究发现,术后平均随访,8,年,总猝死率,7%,,,QTc,缩短(,3954ms,),心脏事件降低,91%,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适应症,欧美专家推荐,LCSD,适应症,:,中国专家共识,LCSD,适应症:,应用正规药物治疗仍有心脏事件,植入,ICD,后发生终止室颤的放电,患者因伴有哮喘或其他不良反应而不能耐受,受体阻滞剂,高危的年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不足以预防心脏事件,作为植入,ICD,前的,“,桥接,”,治疗,高危婴幼儿患者,因体形而不能植入,ICD,者,使用,受体阻滞剂后仍发生晕厥,伴有哮喘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受体阻滞剂者,LQTS,的治疗:其他药物,美西律:抑制晚钠电流。
LQT3,患者应用,受体阻滞剂时出现突破性心脏事件概率最高(,10-15%,),美西律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LQT3,,也用于治疗,LQT8,雷诺嗪(钠通道阻断剂,主要用于,LQT3,患者),氟卡尼,来自于临床观察,部分患者效果显著,尚缺乏长期随访结果,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