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ppt
28页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2017高考二轮复习1.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计算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4.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其有关计算5.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考纲要求考点考例考频命题角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2016课标全国I,82015课标全国I,82015课标全国II,102013课标全国II,92012课标全国,9高频考点考法: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综合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2015课标全国I,92015课标全国II,28(3)2014课标全国I,12D2014课标全国II,28(3)2012课标全国,26(1)(2)高频考点考法: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考情数据1.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l·L-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0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E.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0个H2分子F.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0个SO3分子G.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0个原子H.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0个电子自我检测【解析】 A项,NaAlO2水溶液的H2O中也存在氧原子;B项,一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故1个六元环实际占有的碳原子数为2,因此12g(即1mol)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项,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项,1mol—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0,1mol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0。
答案:BH自我检测☞陷阱一 22.4L/mol的适用范围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或未知状况下物质的体积是常见陷阱,此时不能用V÷22.4L/mol求n,因为Vm=22.4L/mol的适用范围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含混合气体)☞陷阱二 物质聚集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见陷阱是已知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的体积,如SO3(s)、H2O(l)、CCl4(l)、苯(l)、己烷(l)、辛烷(l)、Br2(l)等迷惑考生陷阱提示☞陷阱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判断分子中原子个数时,可能设置分子构成陷阱,如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O2、N2等双原子分子,O3、P4等多原子分子;判断分子中所含共价键个数时,可能设置分子结构式陷阱,如CH4、C2H6、H2O、NH3、CO2等上述情况下,不同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构成关系式中粒子的系数之比☞陷阱四 电解质溶液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或浓度时,常出现缺少溶液体积、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等陷阱浓度与体积数据不齐全时,不能由c·V求溶质的n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部分电离,盐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部分水解,导致纯粹用公式计算出的离子数目有误。
陷阱提示☞陷阱五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设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过量、浓稀、能否进行到底等陷阱,如Cl2和NaOH溶液、Fe反应,Na2O2、NO2和H2O反应,稀HNO3和Fe反应等不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不清楚某些物质遇到不同氧化剂(或还原剂)时生成不同产物,就容易错误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陷阱六 一些特殊的反应如浓稀HNO3、浓稀H2SO4与Cu反应不同,NO和O2常温常压下即可反应,NO2和N2O4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合成氨属于可逆反应等陷阱提示【练习】1.[课标全国Ⅰ,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练习巩固【解析】乙烯和丙烯的分子式分别为C2H4、C3H6,二者的最简式均为CH2,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所含氢原子数为2NA,A正确;N2和H2的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NH3分子数小于2NA,B错误;Fe与过量硝酸反应生成Fe(NO3)3,故1molFe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3NA,C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2.24LCCl4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1mol,故含有共价键数目远大于0.4NA,D错误。
练习巩固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nRT及导出)概念明细(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用条件是三个“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分子数相等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2)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合于单一气体,也适合于混合气体特别提醒【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B.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典例精析解析:A项必须是气态分子才能成立;B项质量相同的O2和H2,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2∶32=1∶16;C项虽然气体体积不等,但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条件,所含的分子数有可能相等;D项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其压强越大答案:D典例精析2.同温同压下,ag甲气体和2a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练习巩固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推知;M(甲)=M(乙),根据密度公式,气体的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甲、乙密度之比为11,A项正确;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B项正确;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等质量的甲、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压强也相等,C项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质量相等,甲、乙分子数相等,但是甲、乙分子的组成不确定,可能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原子数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
答案:D练习巩固考点3:物质的量在方程式中的应用1.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中各气体的体积之比(同温同压)2.一般说来在一个题目里如果都用统一的单位,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题内所给的两个量不一致,这时只要做到两个量及其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应用精析例3.某滤渣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燥后的滤渣11.2g,煅烧后可得到ZnO8.1g,则x等于________解析】 n(ZnO)=81g·mol-1(8.1g)=0.1molZnCO3·xZn(OH)2煅烧(=====)(x+1)ZnO+CO2↑+xH2O(125+99x)g (x+1)mol11.2g 0.1mol故11.2(125+99x)=0.1(x+1) 解之:x=1典例精析1.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1)依据:cB=V(nB)=M·V(m)(2)步骤①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求其物质的量a.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加入水生成NaOH,b.含结晶水的物质如CuSO4·5H2O→CuSO4。
c.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粒子主要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是以NH3分子作为溶质②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体积,应根据V=ρ(溶液)(m(溶质)+m(溶剂))计算溶液的体积应用精析2.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c=V(n)=M×V(1000ρ×V×w)=M(1000ρw)或w=m(溶液)(m(溶质))=1000ρ(cM)(ρ单位为g/cm3)3.溶液稀释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3)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4.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2)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ρ混(m混)应用精析例4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mol·L-1 B.10(2a-b)mol·L-1C.10(b-a)mol·L-1D.10(b-2a)mol·L-1典例精析【答案】D【解析】 根据题意,500mL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mL。
每份中n(Ba2+)=amol,n(Cl-)=bmol,根据电荷守恒关系:n(K+)=(b-2a)mol则c(K+)=0.1L((b-2a)mol)=10(b-2a)mol·L-1典例精析(1)要考虑溶质的组成和电离程度如BaCl2溶液中:c(BaCl2)=c(Ba2+)=2(1)c(C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c(H+)<0.1mol/L(2)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求未知离子浓度如AlCl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满足:c(Al3+)×3+c(Na+)+c(H+)=c(Cl-)+c(SO42-)×2+c(OH-)特别提醒例5 (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B.配制0.1000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所选择的仪器只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E.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F.配制100mL0.1000mol·L-1的K2Cr2O7溶液所选择的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应用精析【答案】B【解析】 A项,无托盘天平,不能称质量,不能配制,错误;B项,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正确;C项,定容时俯视,所配体积偏小,浓度偏大,错误;D项,没有量筒,无法量取pH=1的盐酸体积,错误;E项,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错误;F项,没有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仪器,无法配制,错误。
应用精析3.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Na2CO3溶液,Na2CO3晶体已部分失去结晶水用该晶体所配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2)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________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g,称量时放置颠倒________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________练习巩固(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6)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7)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8)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答案】(1)偏大 (2)偏大 (3)偏小(4)偏大(5)偏大(6)偏小 (7)偏小 (8)偏大练习巩固1.阿伏加德罗常数要注意关键字词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导3.方程式运算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4.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和计算的步骤课堂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