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代云气纹艺术符号探析(精编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说****
  • 文档编号:217402538
  • 上传时间:2021-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8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代云气纹艺术符号探析吴 卫 廖 琼(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注:云气纹 汉魏时代流行的装饰花纹之一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一般作为神人,神兽、四神等图像的地纹也有单独出现的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云气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魏时代,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摘 要:汉代云气纹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形态上从“点状”云雷纹过渡到了“线状”云气纹, 可以说汉代是中国云纹历史上一种“诗性”的浪漫时期;指出这个时期云气纹的符号三大特征就是云头的数理特征、线性的构成特征和自由的嫁接特征;对汉代云气纹符号的三个要素云头、云躯和云尾进行了分析,指出云尾才是最能体现汉代云气纹灵动、飘逸的关键元素关键词:汉代云气纹;线性云躯;自由嫁接;茱萸云尾汉代的云纹样式由于动感十足、 气势逎劲而被学术界称为“云气纹”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 “云,山川气也”,很早就将云和气联系在一起汉代是云纹 发展史上最自由随意的一个阶段,也是形成完整云纹装饰骨骼体系的时期,它强调的是动态飘逸的线性美感和气象万千的嫁接组合从图底关系和表现内容来看汉代云气纹是作为主要图案,而不是作为底饰的衬纹,其简约的云头、繁杂的云躯和丰富的云尾,为后世云纹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模式参照和形态承继。

      1. 汉代云气纹的符号背景《太平御览》 卷八引《河图帝通纪》 曰:“云者,天地之本也 ” 可见,云纹的产生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中国先人以农作物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必然要关注天气的变化,进而时常要去解读天象,于是云象很自然地成为手工艺匠人描摹装饰纹样的对象云纹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动变化之美,而所绘的云纹必定是当时人们所认为的祥云纹样,寓意高升、旺和的美好意愿从这点来看,云纹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始观念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尊崇黄老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初诸帝以无为治国, 奉行黄老之术 [1]《黄帝内经素问》在“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可见,古人认为云气是相生相长的,云气纹图案深刻反映了当时汉人追求宇宙阴阳二气的和谐,以气韵生动作为审美目标随着东汉谶纬之学神仙方术思想的盛行,人们把精神寄托在亲神好巫、求长佑生上,装饰内容上想象更加丰富,表现形式上更为浪漫,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当时的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等各个方面的实物载体上人们因为渴望长生不老,导致方士辈出,从精神上来说就是向往成为神仙生活, 能够摆脱人寿的束缚, 进入天上极乐世界而云恰恰就是天的象征符号,传说中的神仙都是踏云而来,驾云而归,所以描绘云纹自然成为当时装饰的重要内容。

      以上这些,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迎合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盼,是对吉祥、长生的追求设计 .中国2. 汉代云气纹的符号特征春秋至秦汉时期,云纹的视觉语言元素一步步走向完善与成熟,单个的云头形态逐渐发展到云躯的融入, 形态上从“点状” 云雷纹过渡到了“线状”云气纹汉代出现的极具动感的云气纹除了有勾卷形的云头、可自由嫁接组合的云躯外,还出现了“云尾”这一新的构成元素此时云气纹的骨骼体系已经形成,云头比先秦时期更加精简,云躯却变得更加复杂,出现线状、带状特征,云尾则出现羽状形态,动感飘逸,注重的是灵动和神韵的整体云气纹效果2.1 云头的数理特征汉代出现的云气纹在云头部分的圈数较之前大大简化了,尤其是勾卷型的云气纹在这种云气纹的形态造型中,云头是最稳定的元素, 它以涡形的曲线、 以一个基点为中心, 呈 360旋转, 旋转一两圈或多圈, 或单旋、 双旋如图 1)图 1 云头的数理特征示意图从形态上讲,单旋的云头是自成一团,螺旋环绕呈一个“ C” 形结构;双旋的云头有“如意形”和“ S”形两种形态两个云头对接,形成了一个两头向内弯曲的“如意形”结构;两个云头反接, 则形成一个优美的倒“ S”形从大量的汉代云气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单旋云头多数为环绕一圈或一圈半,角度为360- 540;双旋如意型云头在当时的瓦当上出现过两圈至两圈半的形式,角度为 720- 810,而应用在漆器、织锦等工艺品上时, 角度略有减少; 双旋“ S”型云头为环绕一圈或一圈半,角度为 360- 540。

      可以说,“ C”形、“ S”形和“如意形”是云气纹中最简单也是最稳定的云头结构,它是由最初的多C”形、“S”形特定的形状组成层环绕的云雷纹简化而来的,“了一个个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云气纹样式(如汉代瓦当、玉器上的装饰图案就是直接以云头来组合而成的) ,它所具有的卷曲盘旋、运动不息的生动形态造就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它将一种云气的旋转感、流动感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出来,勾画出了生动的云纹形象2.2 线性的构成特征可以说是从商周云雷纹到先秦勾云纹都给人以“点状”的感受, 而到了汉代则出现了以“线状”为主要特征的云气纹汉代云 气纹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其云躯的线性化,而线状、带状云气纹给云躯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云躯的过渡,不可能出现汉代云气纹中的线性流动形态(如图 2 )所以, 在这里云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云躯将云头的表现空间延伸开,使得整个纹样更加富有视觉上的弹性和张力云躯的形态不仅有直线、流线的,还有呈三角形的、半圆形的,这些丰富的形式都扩张和延伸了原来简单云雷纹的形式感和 空间感带状云气纹将云躯之单线变为双线,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带形云躯,极大地扩大了云躯的适形注能力,从而也将密集的线条变得有条不紊。

      在整体的装饰效果上,带状的云躯起到了加强动感和造势的作用,将急转回荡的云气纹表现得更加传神 图 2 带状云气纹, 汉代棺椁装饰, 出自:《中国云纹装饰》,第 61 页2.3 自由的嫁接特征 设计 .中国汉代云气纹由于是线性特点,根据不同的饰物为了与载体的 精神内涵相适应,还出现了大量的与植物和鸟兽嫁接的汉代 云纹样式这种嫁接是与当时人们崇鬼神、求长生的思想观 念相联系的,云气纹与动植物的嫁接装饰一般有以下几种表 现形式①鸟形嫁接(有学者认为这种纹样是由古代蟠螭纹 和鸟纹的演变而来的 [2] ( P.145 ) ,以鸟形和云头以及部分云躯结合所形成的,鸟形云气纹多是线性构成,是由两个云 头反转相接组成的“ S”形云气纹整,个云气纹看上去就像是一条舞动的丝带,造型清秀明朗;②龙凤嫁接,是借用龙凤身 的蜿蜒曲折与云纹衔接而形成的,古人有借凤以引魂,借龙 以升天的装饰寓意,通过龙凤纹的嫁接,争强了云气纹流动 的气势,衬托出其载体的高贵和威严;③蔓草嫁接,蔓草即 蔓生的草,由于它滋长繁茂、连蔓不断,因此人们寄予它昌 盛、长久的吉祥寓意;④茱萸嫁接,茱萸是一种可入药的植 物,叶片有香气且叶脉清晰流畅,汉代十分流行用此植物作 为装饰纹样,这和当时的民俗有关,人们认为茱萸可以免灾辟邪,延年益寿。

      [2]( P.147 )(见图 3)图 3 茱萸嫁接:汉代乘云绣,出自: 《中国古代图案》 ,第 104 页从这些嫁接形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代云气纹自由浪漫的风格,这种自由的取向和浪漫的格调促成了汉代云气纹走向 巅峰的发展正是这种嫁接使得“云尾”元素在汉代的流行和成熟,“云尾”这种新的元素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感、运动感的作用 [3] 从而将云气纹的气势由“带状”的线型流动上升到了“尾状”的面型飘逸,而这正是汉代云气纹有别于其他历史时期云纹特色的精髓所在3. 汉代云气纹的元素分析汉代云气纹从构成角度来说还有一个云头趋向简化,云躯走向繁杂而云尾渐向丰富的趋势3.1 云头趋向简化如图 4 所示,是从商周云雷纹——战国综合式勾云纹——先秦勾云纹——楚汉云气纹等云头元素简化及打散重组示意图简化后所形成的“ C”形、“羊角形”、“如意形”和“ S”形都是简洁而抽象的骨骼结构,这成为日后云气纹在瓦当和玉器上一直保留的几种基本形式从汉代的云气纹来看,我们能够找到其中的形式构成规律, 可以说汉代的云气纹装饰是最自由、最随意的这些都要归图 4 中的“ C”形骨骼由两个单功于对云气纹元素的打散重组旋云头重新组合而成的结构模式,彼此形成一种相对而立,互动逆旋的关系, 总体上呈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 C” 形骨骼结构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有对接突起、相对外旋具有张力凸显之感的羊角形式;也有相对内旋、平滑过渡,具有平和流畅之感的如意形式 同样, “ S”形骨骼也有直线过渡和曲线过渡的两种形式,这些式样都给日后云气纹元素间的自由组合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图 4 云头元素简化与打散重组3.2 云躯走向繁杂由于云躯引入嫁接的装饰手法,根据载体形状的需要,汉代云气纹多选择适形图案满铺造势,烘托了楚汉云气纹特有的气韵这种组合构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汉代图案构图方面的成熟, 它强调的是动感且丰富的表现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汉代云躯走向繁杂,在“ C”形、“ S”形的框架躯体上,直接附带上具有云头特征的灵芝或蔓草状“凸起”,就像树藤上直接长出的蓓蕾和新芽,表达繁盛、延续等吉祥寓意通过这样的嫁接装饰后,汉代云气纹就可直接用云纹去作为主要的装饰图案来烘托载体了,其反映的精神主题可以从云躯上所嫁接的对象去判断出来汉代云气纹的云躯应该说在中国云纹发展史上是最复杂的形态纹样,此后魏晋南北朝云躯样式便开始走向简约,直至唐宋形成了单一的朵云形象,确立了中国云纹的基本范式3.3 云尾渐向丰富汉代云气纹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出现了云尾这一终结形式。

      汉 代云头趋向简化,只是作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云尾 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载体的精神内涵如茱萸云气纹的出现,使得“云头”、“云躯”被弱化,突出的是大面积的茱萸“云尾”表现汉代云气纹为了突出“气”色,特意把云躯拉长,突出云尾,表现出“气”犹未尽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云尾是这个时期最能体现云气纹灵活、 浪漫的装饰元素 因为“云尾” 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人限定它的现实原型是什么,可以说,只要是符合人们的观念崇拜、风俗信仰,任何原型都能出现在“云尾”这一形式上因此,云尾才是使云气纹生动、耀目的关键元素,这个元素的出现,不仅完善了云气纹的整体骨 骼架构,也为魏晋南北朝的流云纹提供了基本形的参照4. 结语汉代是云纹发展史上最巅峰的时期,这种云气纹广泛地运用 于各个不同领域的装饰之中,无论是砖瓦、陶瓷、玉器、铜 器、漆器,还是印染、 织锦中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云气主题汉代云气纹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最具有艺术气质的云纹样式,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美,突出的是气韵生动其表现形式随意而自由,率性而灵动,奔放中不失韵律,散漫中不失秩序这些多变的样式,蕴含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也为云气纹适应当时不同的装饰载体提供了灵活的骨骼架构。

      在这里我们只是对汉代云气纹的符号特征及其元素进行了分析,尚处于“能指”层面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云气纹除了形态上的变化,意蕴涵义上亦有所深化,当时社会上的思想观 念变革与云气纹的蓬勃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们对自然浮 云的向往、对神仙思想的崇拜促成了动植物图案与云气纹的嫁接,也直接促成了“云尾”这一关键元素的形成当时的“云尾”不仅是完善云纹骨骼架构体系的重要元素, 还是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