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4故宫博物院练习.doc
8页14 故宫博物院名校讲坛1. 主题解说这篇解说词按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 重点突破故宫建筑物众多,但在众多宫殿中,作者为什么将太和殿作为说明的重点?提示一: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提示二: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便于读者由点及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提示三: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3. 难点攻克《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以建筑物为说明对象的事物说明文,作者在说明时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提示一:作者沿着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内廷”建筑,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提示二:课文按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加以介绍,即先写它的外观,再写它的内部装饰、陈设在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 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 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 然后以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提示三:从南到北,基本上沿着中轴线前进,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加以分述综合,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其之间的联系比较清晰明了4. 结构图解总说: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 略)故宫前殿前建筑 (略 )博朝物分说三太和殿:高度、面积、陈设、雕饰、作用( 详 )院大殿中和殿、保和殿 ( 略 )后三宫 ( 略)内廷御花园 ( 略)总说:呼应开头,强调艺术特点 ( 略)5. 学法点津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文以解说、阐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恰当的顺序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和事理说明顺序的组织方法有三种:其一,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顺序;其二,以空间方位变换安排说明顺序;其三,以事理的逻辑关系安排说明顺序空间位置的转换顺序是说明建筑物之类的说明文常用的,它通常先选定一个观察点,然后以这个观察点为定点,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东到西,或由内到外,对建筑物做全方位解说,使读者对其获得整体印象。
典型例题】 为了 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这个空间顺序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交代参观路线和写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参考答案】 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作者用“从 往里走,沿着 穿过 就到 ” ;“走进 ” ;“进了 就到 ”;“从 出 就到 ”交代行踪变化用“北面” “中心”“中轴线上” “后面”“往北”交代方位技法点睛】 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阅读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要弄清三方面内容:①作者参观所走的路线;②介绍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③交代各建筑物位置的方位词语1. 下列加点字的拼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1)矗立 (ch ù)湛蓝 (zh àn)矫健 (qi áo)()( 2)藻井 (z ào)蟠龙 (p án)檀木 (t án)()( 3)击磬 (q ìng)赏赐 (s ì)御花园 (y ù)()( 4)额枋 (f āng)妃嫔 (b īn)金銮殿 (lu án)()2. 在括号内填字完成短语规模 ()大庄严肃 ()大肆挥 ()重重( )宇举世 ()名( )发光彩烟雾( )绕腐朽昏 ()龙凤 ()祥池馆水 ()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 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C.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 D.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4. ( 北海中考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 ,大力开展扶贫培训活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B. 中国民生银行考察团到北海考察,有人认为,北海发展的优势在于有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C. 今年,当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与清明节不期而遇形成的广西独有的小长假的到来,让广西人倍感快乐D. 截至 4 月 8 日,广西高铁累计发生旅客大约280 万人次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广西交通的压力5. 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______故宫东西宽753 米,南北长961 米,面积达72 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_________,外围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 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4 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 座角楼,角楼有3 层屋檐,72 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________。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A. ③①②B. ②③①C. ②①③D. ①③②6.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接受着心灵的熏陶,受益匪浅:漫步苏州园林,为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而自豪;走进故宫博物院,;登上地球之巅,为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所折服7. 八年级 (1) 班同学准备举办以“走进故宫”为主题的专题活动,请你参加1) 你随旅游团来到故宫,发现故宫没有宣传标语,请你为故宫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狮子被视为狰狞之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根据它的凶猛性格,设计出狮子雕塑,并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护卫所以, 我们看到在古代陵墓和重要建筑物的大门两旁,甚至房梁、屋顶上,都有狮子雕塑,它们守护着主人并显示着主人的威势右图是故宫内的铜狮,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其形态特点, 50 字左右 3)在故宫,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龙” ,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请你写出几个含“龙”的成语,并说说“龙”在中国民俗中有哪些象征意义阅读课文选段“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回答后面的问题。
8. 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是9. 选文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28 米,面积 2 380 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10. 选文第四、五两段(即课文第五、六两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两个方面的情况?11. 选文末句中的“约”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哈尔滨中考改编 )哈尔滨老火车站①哈尔滨老火车站是城市创建初期最早修建的几座大型建筑之一房的位置临时搭起一座小房子, 作为站长室、 电报室和行车人员休息室18991903年 10 月,在今哈尔滨站行李年哈尔滨老火车站站舍始建,1904 年旅客候车室即迁入新站舍②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它位于南岗区、道里区和道外区三个主城区的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由车站街 ( 今红军街 ) 、铁路街 ( 今曲线街 ) 、松花江街及医院街 ( 今颐园街 ) 相交而成半圆形的广场, 交通便捷 这个半圆形广场视野开阔, 便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建筑 每当广场上鲜花盛开,繁茂的树木成为衬托建筑的绿色飘带,建筑优美而舒展的丰姿则尽现眼前③作为火车站建筑,从功能上看,其平面布局比较严谨而合理。
建筑由一二三等候车室、中央门厅及处于最右端的中国人候车室等五个大厅构成,围绕着这五个大厅分别布置了售票室、行李房、服务员室、警察室、站长室、小卖部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总面积为 1619.78 平方米建筑正中是中央门厅,高 9.07 米,宽敞明亮 门厅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 其他几个候车室通过门厅联系在一起, 成为流动而连续的空间④哈尔滨老火车站建筑立面设计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其设计极尽生动之势,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独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曲线装饰的运用上一眼望去,建筑通体的曲线装饰令人目不暇接——曲线的门窗、曲线的墙墩、曲线的女儿墙甚至曲线的车站名称,犹如各种曲线的海洋这些曲线的弧度富有变化,如一首乐曲,跳跃着,盘旋着,时而高昂,时而低回⑤驻足于哈尔滨老火车站前,你会发现,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是那样生动奇异,整个建筑舒展而大方可惜的是 1959 年火车站扩建时老站舍被拆毁了,它迷人的风采已随风而逝 选文有改动 )12. 为什么说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请简要概括 )13. 哈尔滨老火车站建筑平面布局有什么特点?这样布局的依据是什么?14. 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 建筑正中是中央门厅,高 9.07 米,宽敞明亮 ( )(2) 其设计极尽生动之势,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 )15. 语言品析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哈尔滨老火车站是城市创建初期最早修建的几座大型建筑之一2)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这些曲线的弧度富有变化,如一首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