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之物态变化.doc
11页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汇编第四章 物态变化(09年)2. 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潮湿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B. 地面上的水使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 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 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解:C(09年)5.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在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如图1所示)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A. 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B.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C.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D.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解:C(08年)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
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冉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07年)3、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07年)4、人们用来取暖的一种热水袋如图2所示它的表面有很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做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 )图2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C.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所灌热水将热水袋胀破D.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06年八年级)6.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
它可以在返回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6.C(04年)2.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B.水滴的温度与油的温度不一样C.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 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2.C (03年)4.我国最近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B.它的表南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 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4.C.(01年)5. 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A. 铁管 B. 铝管 C. 铜管 D. 热管 5.答案:D。
【解析】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导热方式实质上是物质的分子在相互碰撞时传递动能的过程热管相对铜管、铝管、铁管本身具有较大的平均动能因此在热传递过程中导热本领最好o(01年)11.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11.答案:B 【解析】 当洒水车洒湿发烫的柏油路面时,路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路面温度降低,但被蒸发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大,人体上的汗较难蒸发,所以人会感到更加闷热 (98年)3.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问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 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
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3C, (98年)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4C,(97年)5.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可行的做法是 ( )A.缩短加热时间B.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降低炉火的温度D. 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5. B(97年)6.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6. A ,(97年)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8. D, (96年)3.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3.D,(96年)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5.D,(95年)4.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C.较大的比热 D.较小的密度4.B(95年)8.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8.D(95年)1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a、c B.a、d、fC.b、c D.e11.B(94年)7.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7.B(93年)3.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93年)4.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92年)2.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2D(92年)7.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带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主要是因为 [ ]A.墨水受热膨胀,流出来了B.笔囊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C.笔囊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D.笔尖处的缝隙受热膨胀,使墨水漏出来了 7C(92年)9.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9D(91年)1.冬天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觉得铁棍比木棍凉.这是因为 ( )A.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 B.铁棍比木棍的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