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材解读备课及教学讲稿.docx
11页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备课及教学讲稿老师们,在谈课堂教学感触之前,咱们先来分享一则故事:有一天,东郭子问庄子说:“所谓的道,在什么地方?”庄子答:“它无所不在东郭子追问说:“请说出一个地方吧!”庄子说:“在蚂蚁身上东郭子疑惑了:“为什么这么卑下?”庄子就说:“那么,在稊 米里东郭子还是疑惑:“怎么那么卑下?”庄子紧接着又说道:“在瓦甓里东郭子惊讶了:“怎么更卑下了?”庄子干脆说:“在屎溺里面东郭子再也不说了于是,庄子说:“你的问题,没有接触到实质,所以我只能这么回答你从前正获问监管市场的人如何判断猪的肥瘦,就是从脚看起你不要固执己见,认识屎溺里面没有道,其实天地间没有一样东西能离开道的伟大的真理如此,伟大的学说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是来自《庄子》外篇的一则小故事,它告诉大家的是:大道似水,无所不在,但从隐微虚无看,又很渺小而我要说的是,下面我讲的这些也可以称为是很渺小的道,但愿它们也同样能给各位老师带来一点思考,一些感悟言归正传,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备课教学工作室咱们先从单元导语开始解读一般单元导语都有两段,前一段是对本单元内容的概括,后一段是对语文学习重点的提示。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学习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同时还有一定的课外拓展:阅读科学家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通常拿到一组课文,我喜欢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便有更全面的了解这组课文主要的共同点是:11、篇幅长2、文章都通过若干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或说明道理不同点是:1、体裁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散文、记叙文、议论文)2、体现的科学精神各有不同《跨越百年的美丽》(玛丽·居里):坚定执著、全身心投入、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我最好的老师》: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3、写法上有细微差别针对以上几方面的特点,我觉得教学本单元应该共同遵循的一点就是要做到——长文短教怎么做到“长文短教”呢?举两篇课文的例子来谈谈我的做法首先,整体把握,把课文的教学要点进行归纳梳理如第 18 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以下四方面的教学要点:一、读文识字,背诵积累二、归纳主要内容三、抓住事例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读玛丽·居里的“美丽”。
四、写法探索:倒叙;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其次,理清脉络将四个方面的教学要点进行划分,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也是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梳理第一课时一、读通课文,检查字词二、归纳主要内容三、学生自主研读: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读玛丽·居里的“美丽”四、写法探索:倒叙2第二课时一 、落实字词二、师生共同研读: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读玛丽·居里的“美丽”三、写法探索: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然后,抓住重点,展开教学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的时候,重难点是概括主要内容因为全文较长,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这里引导学生采用分别写出各小节内容,然后再进行归并的方法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抓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自然段采用集体交流的形式,后面这些自然段围绕“课题中,能跨越百年的美丽又是指什么呢?它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两个主要问题,让孩子自主找重点句,写批注,为下节课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写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个别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第一课时的延伸,还是围绕前面提出的问题,先进行小组短暂的交流,然后围绕事例: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捐赠奖金、无视奖章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读句子,说体会,抓关键词品味,尝试背诵。
围绕事例,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读,说,品味,背诵看似简单的几句话,但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非常难操作我所任教的班级,因为经常让孩子写批注,所以还没交流,孩子书本上就已经密密麻麻写起来了,比如有的孩子在第四自然段旁边这样写:对玛丽·居里来说,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做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有的说: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真让我感动,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可她做到了还有的说:居里夫人的一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虽然最后她那美丽的容貌已不复存在,但她那种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历史将永远将她铭记虽然他们都体会得很好,但一个孩子站起来读完句子,说完感受的时候,可能有的孩子还没回过神来,而且大家都只顾着想要举手表达自己的感受,静不下心来倾听,交流的时候就失去了思维的碰撞最糟糕的是,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把课文全读碎了于是我就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只顾让孩子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没有抓住事例来引导孩子进行交流啊所以,交流了一两句后,我就改变了形式,将课本的内容做了划分:先谈在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过程中,你对居里夫人所表现出的“美丽”有怎样的体会。
然后再谈其它事例所表现出的“美”并且,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相同或不同意见的,大家都来谈一谈,争取把这句话读透、读扎实这样调整过以后,孩子们讨论起来就有序多了,参与面也广了,最重要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交流前写批注的那个阶段了我给这一步骤取了个小标题,叫分散突破,但是这样做其实还不够,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我们还要预先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深层次的品读、感悟比如“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两句话,比较难理解,上课的时候,孩子讲来讲去,讲不明白,所以我就提了三个问题来帮助孩子理解:1、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分别指什么?2、这项伟大自然发现又是什么?3、为什么说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三个问题回答完,孩子就读懂了这句话,所以我又得到一点启示: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关键词句,老师一定要预先设计好一些小问题或其它小环节,以备急用然后,回归整体:读一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自己的感受。
最后,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结合单元导语里提出的要求,我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作业,这也是学习这个单元期间,每天的常规作业下面是我教学这堂课的一些反思:本文文艺性较强,要注意在课堂上就给予孩子积累语言的时间,有感情地朗读后,可尝试背诵长篇课文应抓住重点、深入字词、分散突破,不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文章三四自然段比较长,含义深刻或与中心相关的句子比较多,在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围绕事例,从整体入手,有序交流4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在教学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的时候,我就觉得比较得心应手了《我最好的老师》,也是从“整体入手”:一、揭题二、整体感知读文,识词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理)然后,理清脉络,这里主要指帮助孩子理清文章的脉络:记事:1—5 自然段,详写一个事例6 自然段,略写多个事例说理:7 自然段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探究文章的写法,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文章,并且事例的描写有详有略我们常常跟孩子谈一篇文章要写得有详有略,孩子听了觉得很抽象,不明白,如果我们平时碰到这样的范文,就及时渗透一下,可能再提起“详略得当”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就会恍然大悟了。
接着,学习道理一段,围绕文章讲述的道理来学习事例,让孩子通过“自读自悟”,懂得怀特森先生是怎么让我们明白“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一道理的找出事例中的相关句子,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一些难点,我们要进行“ 适时点拨”,这一点是从《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总结而来比如:“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这句话,其中冒险一词加上双引号后,和原本的意思有所区别,也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小环节,引导孩子理解冒险的意思1、孩子谈自己的感受2、引导孩子说说“冒险”的本义3、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给“冒险”加上双引号,渗透双引号在此处的作用,说说“冒险”在课文中的意思接下来,还是要“回归整体”抓住“迷信”一词,结合事例再谈谈对道理5的理解采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其实是指“要有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最后,结合文章结尾,进行“适当拓展”,展开讨论: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也总结了几点:(反思)“冒险”一词因为加了双引号,意思有所不同,并且是本文理解的难点,所以要引导孩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要多给孩子潜心阅读的时间,不可操之过急。
迷信”一词很关键,如果不强调,有的孩子最后会说成不要“相信”书本,乃至不要“相信”一切人说的话,这和课文中所要体现的科学精神是不相符的,所以学完事例后,要再回头感悟道理备课和上课要有写法上的渗透,让孩子在阅读实践中感受写作的基本技巧,这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方式有时间可针对这课的写法进行相应的习作训练关于其它两篇课文的教学建议 :《千年梦圆在今朝》虽然是略读课文,但因篇幅实在太长,建议两课时完成还可结合“神七”成功的事例,学习文章“在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充实课文内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可以渗透一下议论文的一般写法:提出论点——进行论证——总结论点,以便孩子更好地完成课后小练笔四篇课文后的编排是“词语盘点”我主要抓这样两块:听写和写话词语一组一组听,成语变着花样听解释一下,词语一组一组听,就是几个词连着报,成语变着花样听,就是有时候报成语的意思,有时候报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有时候报其中的两个字,有时候做一个表情或动作,目的就是让孩子对这些成语能更熟练地掌握,加强理解选一组词编一段话这个做法,刚开始孩子可能比较困难,要启发他们展开想象,天马行空没关系,只要能把成语准确地运用上去,都值得肯定。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一场辩论会:科技发展,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