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关系}旅游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pptx
112页旅游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1,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历史 2、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3、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公共关系的含义、历史、基本要素、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基本职能2,Pablik Relations:最恰当的中文翻译是“公共关系”,什么是公共关系学,何谓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由两个英语单词 Pablik Relations.组成,Pablik:1、形容词,公开、公共2、名词,公众Relations:复数形式,意思是多种关系或多种形式,,,3,组织与公众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与此相关的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之作出反应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公共关系”也是这样,哈罗博士收集472种,不同国家有不同解释例:,公共关系的含义,英国,美国,公共关系是一种积极、有计划、持久的努力,以建立和维系一个机构与他的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英国强调组织与公众的双向交流;美国既有前者,还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4,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学协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大会,经过协商,大会对“公共关系”一词的含义达成如下共识:,公共关系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组织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组织和公共利益的一种行为艺术和社会科学。
有没有共识?,,5,第一节、公共关系学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产生和发展阶段萌芽于古代社会(无明确断限,大约氏族社会就产生了),一、公共关系的萌芽阶段,萌芽时间:,萌芽的基础:,对民众形象的认识具体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是组织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其次是组织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再次是组织对传播作用的认识6,结论: 对公众力量的认识,是公共关系学的最早萌芽没有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就没有必要研究公众与组织的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产生“公共关系学”1、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公关思想最早萌芽于古代政治家对公众力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初是从政治领域开始的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例:欧洲、古希腊伯里克利:提倡民主政治例:中国、先秦,总结政治经验时,,7,,,,2、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在认识到公众力量的强大后,怎样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取得公众的支持率这是一个政治家必须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其实,早在古代,政治家就十分重视培养自身形象的价值商鞅变法中“立木求信”的故事,讲的就是商鞅如何在公众中树立自己形象价值的事情。
在我国古代的商品买卖中,商人们也很重视在客户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例如古语中的“童叟无欺”、“诚信是金”等,讲的都是商人重诚信的事情8,战国前期,秦孝公为改变弱国地位,颁布求贤令商鞅来到秦国,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新法公布前,商鞅在南门外,当着很多百姓立了一根木头杆子并且贴出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黄金 不一会儿,城门口就聚了好多人大家都想得到金子,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都怕扛了木头又没钱,成了别人的笑柄 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可是赏金越高,大家就觉得不合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木头 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个人从人群里挤出来,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扛到北门商鞅立刻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这事传出后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都说:“左庶长真是说到做到 第二天,大伙儿又跑到城门口看有没有木头结果没发现木头,却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新法令由于有前面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敢以身试法 新法在秦国顺利推行,秦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立木求信”,,9,又例:古希腊的政治军事家恺撒采用了文字作为传播媒介他每次率军远征,都用报告的方式,坚持把自己每天的情况写成战报,告诉国内民众。
使他的一言一行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他的形象也在传播中不断丰富和高大胜利后,人民建立了凯旋门迎接他,后来又拥立他做了皇帝3、对传播作用的认识,如何才能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方法)?实践中发现,传播是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唯一方法最早,传播是通过人际间的语言和文字进行的注意:上述内容只能算公共关系意识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则是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例如,“立木求信”中,商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传播而提高自己的形象价值的10,二、公共关系学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产生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 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美化宣传、丑化宣传和深刻反省阶段,有人把三个阶段称为宣传、反思、革新阶段11,简介:便士报是美国纽约太阳报的别称,因只卖1便士(美分)而得名因价格低和信息量大,发行量很快超过其它报子,到1883年达到纽约所有报子发行量的总和便士报的成功得益于广告收入,企业家在便士报上刊登大量广告,宣传形象和产品广告费为便士报的主要收入 但当时的传播带有强烈的美化宣传成分只宣传好的,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称为“公众受愚弄时期”。
资料:,1、美化宣传阶段,美化宣传是以世界上第一份廉价的大众化报纸美国便士报的诞生而开始的12,A、当时的便士报上充满了虛假传播如紐約太阳报记者所写的关于发现月球人的虚假报道,该记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杜撰了一则新闻,说科学家发现月球上有一种能飞的、状如蝙蝠的月球人,成千上万的读者信以为真,该记者也因此成名 B、一些受雇于企业的广告代理人,也步新闻记者的后尘,弄虚做假,为其老板编造一个个虚假的广告菲尔斯巴納姆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編造的最著名广告是:某馬戏团中的一位黑人女奴,100年前曾经养育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頓结果,大量观众到马戏团观看演出这个宣传为該马戏团每周帶來上千美元的票房收入但则使成千上万的公众受骗资料二则,,13,无原则的美化宣传愚弄了公众,导致公众对广告的不信任在19世纪末,社会上发起了一场揭露广告的虚假和阴暗面的运动据统计,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揭丑的文章刊登在报子上,并持续了将近10年 揭丑文章沉重打击了当时新兴的广告业和用广告作宣传的企业本身,迫使他们进行反思,从而把公共关系带到一个新的时期深刻反思阶段2、丑化宣传阶段,,14,3、深刻反思阶段,思想认识,时间和发起人,在这个阶段,企业家们认识到必须纠正过去的观念,对公众讲真话,才能使组织真正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这个运动开始于20世纪初,是由被命名为“公共关系之父”的美国人艾维李发起的15,艾维李生于1877年,是美国佐治亚州一位牧师的儿子,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又在哈佛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他早期受雇于纽约时报,后在纽约世界报当记者潜心研究公共关系学. 1906年,他提出了“说真话”的公共关系基本思想和“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公共关系基本原则 他还和朋友合作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公关公司新闻宣传事务所,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职业公关人士阅读资料:,艾维李简介,,16,三、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实践化、学科化、理论化和普及化阶段公共关系学产生于社会需要,因此,从它产生之日起,社会实践就是其最重要的内容 在社会实践中,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思想形成这个核心思想就是艾维李提出的“讲真话”的基本思想和“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公关原则1、实践化阶段核心思想的形成,,17,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学科,并在大学教育中成为正式课程的人,是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顾问爱德华伯纳斯2、学科化阶段基本理论的形成,,18,爱德华伯纳斯被誉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1923年,他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舆论明鉴;当年,他又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学”一课,1925年,他编写了公共关系学教材。
由此,“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人类科学殿堂中的一门学科 在爱德华伯纳斯创立的公共关系学中,他解决了公共关系的原则、职能、功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伯纳斯博士资料:,,19,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位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博士,对公共关系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以有效公共关系学为代表的一大批著作,解决了公共关系学中的一系列理论性问题,“公共关系学”走向成熟 从此,公共关系学有了一套严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公共关系学中系统理论形成时期3、理论化阶段系统理论的形成,,20,4、普及化阶段应用理论的发展,看书回答:,(1)公共关系的迅速发展是在哪个时期?,(2)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发展?,(3)发展时期有何表现?,20世纪50年代美、英、法、德等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澳洲的澳大利亚等资本主义国家两方面表现:第一、公共关系学在世界范围普及(除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公共关系学向各领域(包括国际交往)渗透,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21,第二节、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构成要素指某一事物的主要结构成分构成公共关系学的要素有四个,既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途径和目的。
22,一、公共关系主体,1、什么是公共关系的主体?看例子回答问题:,一天,儿子为得到购买录音机的费用,对父亲展开了游说:“爸爸,为了我的将来,必须学好外语学外语很难,我需要一台录音机,请你资助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决定支付这笔费用一天,一个家庭召开了家庭成员会议,讨论是赞助大儿子的留学?或是赞助小儿子的结婚购房?在会上,两个儿子都做了陈述性发言,其中小儿子的发言最具感染力:“留学以后还有机会,但没有房子,我们将无法结婚,也可能女朋友将与我分手,我一生的幸福可能毁于一旦”最后,家庭成员决定赞助小儿子的结婚购房,而对大儿子的留学暂缓23,请看书(P-4;P-5)问1:上面两个例子中,有无主体?主体是谁?,问2:两个例子中的主体都属于公共关系主体吗?,问3:为什么?,都有主体前者的主体是一个儿子,后者的主体是两个儿子前者不是公共关系主体后者才是公共关系主体24,公共关系主体定义:,公共关系主体是从事社会竞争的社会活动主体其一,必须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社会活动的主体有两层意思:第一,必须是在进行社会活动第二,活动的主体既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单个人 显然,这个条件符合上述两个例子中的主体(家庭活动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其二,必须是在社会竞争的环境中活动,2个重要的条件:,,25,两案例比较:,公共关系主体的条件只适合第二个例子,而不适合第一个例子因为第一个例子缺乏社会竞争,而第二个例子则产生了社会竞争 由此理解含义 公共关系主体是从事社会竞争活动的社会活动主体26,二、公共关系客体,想一想: 美国总统小布什算不算是重庆青年旅行社的公众?为什么? 非洲男人是不是某亚洲女性化装品公司目前的公众?为什么?,1、什么是公共关系客体?,公共关系客体指与公共关系主体有某种关系的组织和个人,既常说的“公众”区别:与公关主体有某种关系的组织与个人27,注意问题:,社会学中的“公众”与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的区别:,当然,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也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一般情况下,非洲男人不会成为亚洲女性化装品公司的公众,但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也不排除非洲男人成为该公司的公众前者:指社会环境中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后者:指与主体有联系的组织和个人28,公共关系学中的客体称为公众,对公众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公众的动态性(既对主体而言,公众的变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非公众 (2)潜在公众 (3)知晓公众 (4)行为公众。
2、公共关系学客体的分类,,29,非公众,指既不对公关主体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