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计原理----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ppt
24页1,公共设计原理 ——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姓名:陈翔学号:12011061009班级:111061A,2,目录,Chapter 1: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分析建筑简介及场地选址分析设计思想及具体细节分析案例分析总结Chapter 2:我的设计设计介绍及分析案例提取与启示设计总结体会,3,Chapter 1 —— 一、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简介,日本峡山水库位于日本的大阪,从现场勘察的数据中分析得知,它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水库,其初建年代距今至少已有1400年的历史 这一发现对于日本民间工程技术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所以政府决定对此水库加以保护,并在其区域范围内建造博物馆以作纪念这座博物馆便是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这个项目的重点是沿岸的多 层展览厅建筑最重要的特色表 现为它带有一个水上庭院,在这 里可以观赏到设计巧妙的瀑布景 观4,,,A. 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手绘透视图,5,博物馆坐落在河岸边,长长的岸线延伸,更有利于建筑的造 成,其利用地势高差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使建筑自然地生长在自然环境中B.总平面图,二、场地选址,6,三、设计思想,安藤忠雄在这座博物馆中所体现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这座博物馆最突出的特色,他曾经说过:“为了使博物馆适当的庄严,我设计的博物馆如同他本应当就在这里。
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设计师所强调的建筑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对于水库来说,是对历史的尊重,因此,建筑设计采用了庄严的风格,在形象上比较规整、简洁,在色彩上也比 较素雅、清淡7,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诸如强力混凝土、花岗岩、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建筑完全融入到了环境中同时,自然环境也为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建筑氛围,博物馆的建成为峡山水库增添了更高的历史文化价值8,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手工模型,9,四、具体细节分析,这座建筑坐落在河岸边,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地下部分大约在15m一下的位置而地上的建筑部分,为了取得与沿河景观协调的效果,露出地面的墙体暴露石材本色,因此不至于破坏到周围的自然环境10,一、造型,11,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平面图,12,从博物馆平立面及实体图况可以看出,其整体呈几何形,具有现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建筑立面高低起伏,高差变化贴合山地的轮廓线,既与环 境相协调,又使建筑 的体型丰富统一化 结合坡道及花园设计 ,更加有趣,吸引人13,博物馆多采用大片玻璃幕墙,既能解决采光问题,也能将湖光山色引入其内部,增加内外空间的交流14,2、材质、色彩,博物馆多采用强力混凝土及花岗岩等其他素净颜色的材质,一是增强博物馆建筑的庄严肃穆,而是配合场地环境特征,突出建筑在环境中的契合。
屋顶花园 中砖石墙 的分散布 置,使花 园更为自 然15,博物馆内部为暖色调,大片墙令人缅怀过去,通过光的引导,更加深沉而外部则由玻璃幕墙和混凝土形成的冷色调,庄严肃穆,内外对比,强化人进出前后心理上的对比,不仅是造型处理,更是对人精神上内涵的深层次的考虑16,这部分空间多作为公共交 流空间突出了建筑在黑白灰三 个层次上的对比,使空间有丰 富变化的韵律感,不会觉得枯 燥无味17,3、交通节点的设计,平面上矩形的转折穿插,其交叉部分用圆形的广场连接,形状的变化,光线引入的对比,让这一空间成为整个建筑的亮点18,垂直空间的连接,沿外墙顺延上去,坡道、楼梯的结合,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体现人性化19,4、自然结合,建筑上方的屋顶花园,既增加博物馆的绿色,从其上方望去,又能看到整个城市,引人深思水环境的引入,使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也与建筑本身的材质色彩想契合20,5、博物馆内部空间,,一层展览空间,博物馆内部空间多采用玻璃幕墙与混凝土的对比及统一,吹拔空间的设计,使内部开阔透亮,给人舒服清净的心理感受21,从西北看一层展览空间,22,6、交通流线分析,,,,,,,23,五、案例分析总结,建筑构成三要素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要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於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第三个要素是”自然”在这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 而来的有序的自然这是安藤忠雄的主要建筑思想通过这次对大师作品的解读,我体会到要做一个建筑师的确不容易,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严谨的大脑,一颗注重细节的心 对三峡水库历史博物馆的深入理解,让我明白3要素的重要性,会对我以后的设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