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课程论试题及答案.docx
6页填空题1. 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一课程即科 目_、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一课程即计划2.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 哲学、心理学和 社会学 ,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 教什么 、如何教和 基本价值取向 的问题3. 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 4. 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 以及 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5、 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 理学—6.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 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7、 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 学习经验8、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形成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9、 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10、 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出_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
11、 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教育活动、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教育活动 12、 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丿儿童与教师 的关系,儿童与儿童的 关系,师生双方与环境的关系13.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14.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 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 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15•直接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_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行为主义理论)_的理论基础上的16.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 论(或建构主义理论) 以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二、单选题1、 “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 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 D 大系统2、 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蒙台梭利课程3、 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B.泰勒4、 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 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B.生成性目标5、 (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 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C.表现性目标6、 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C.课程内容即学习 经验7、 “光谱方案”是根据(A )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课程方案A.多元智能8、 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知识本身的逻 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它体现了 )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A.教师计 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9、 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 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 童的活动它体现了( B )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10、 ( A )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 的事物 A.瑞吉欧教育体系11.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个词就是( B 发展-互动12.方案教学法最早是由(B )提出的。
B克伯屈三、多选题1. 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 o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2. 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A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儿童 中心课程3•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 (ABD) A非真实性B积极情绪D自由选择4、 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 的过程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5、 下列属于综合性课程的长处的有(AB) A.能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B.能符合儿童的兴趣与需要6、 “ECCD”词汇的出现说明了( AC )的趋势A保育和教育相结合C课程全纳化 7.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AC )A儿童行为的训练者C儿童主动活动的鼓励者8.下列关于方案教学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CD ) B在方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始终处于多种 形式的积极互动中C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D方案教学强调孩子要 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方案四、名词解释1、 活动课程一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 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2、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一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 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3、 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 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 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5、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 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6、 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 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7、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 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8、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 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9、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 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10、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 各种方式,如通过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专题的综合、主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11、 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 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 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 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12、 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 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13、 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14、 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 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 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 课程的特征15.课程的全纳化--即课程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一般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 程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所有儿童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体会自己价值的全纳社会,使所有儿童确 信自己会获得成功16. DI直接教学模式一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到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 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①行为主义理论; ②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 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五、简答题1.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 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
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的知识和机能,隐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学校环 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 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2.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在教育对象考虑方面 ,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 水平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和材料,更多的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的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 加以组织3. 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1) 游戏能促进在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2) 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3) 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4. 为什么心理学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心理学为幼儿园课程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学习的动 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但是心理 学并不等于教育理论,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不仅理论上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 难以行得通。
因此,幼儿园课程在考虑心理基础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哲学和社会学这另外两个基础5. 简述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1)运用价值: 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 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2)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 态度等, 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6. 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 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将经过认真筛选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编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些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又是发展中的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那么在选择 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以有益于儿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初步学习一些与 自身社会生活相贴近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