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经典诵读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意义.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306225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典诵读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意义经典诵读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意义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坛巨擘孔子 就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歌在国民 素质教育中的重耍地位在高考改革、全民素质教育向国学、中华文 化冋归的大背景下,经典诵读在中华文化传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前儿童记忆能力正是处于黄金阶段,因而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经典诵 读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前儿童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修饰语 言”的认知,也可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对全 面提高学前儿童的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关键词:经典诵读;学前儿童;修饰语言;文化传承;创新思维;素质教育 引言 《旧唐书魏徵传》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国古代漫长的几千年中,诗歌成 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学样式,在这条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 灼灼生辉它以其简单凝练的语言,简洁明快的节奏,和谐精准的音 韵向世人讲述着独特的中华文化幼儿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向来就是我 国文化教育的传统,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2001)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 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而,古诗文的经典诵读教育 教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至关重耍 一、经典诵读,可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古语云:“幼学如漆意即儿时所学所记,如漆附木,虽然当时不解其义,但是却一生难忘,终身受 益此种体验众皆有之郭沫若曾如此生动形象的阐释:“儿时背下 的书,像一个大冰山,放入肚里,随年龄增大,慢慢融化,一融化, 可能就是大财富学龄前儿童的记忆能力是处于上升期,只耍稍加 以兴趣引导,他们就能在不理解大意的情况下识记很多古诗,而且在 背诵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精准的把握音韵节奏在反复的诵读和背诵 之中,他们对于发音和调值会有更加精准的把握这个过程正是学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感性积累之下,学龄 前儿童才会有之后理性认识突破 于此同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诗文,语言特别精辟、含蓄和凝练,因而他会给接受群里留下一 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对于启发学生抽象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和背诵,学龄前儿童不仅能够通过字词的 分析体味古诗的语言,而且在品味之后还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良好的 语言习惯。

      当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民素质教育的提高,具备流畅的语文表达能力是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课 及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而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从学前儿童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升《周易》 的《贲卦・彖传》亦曾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而在趋向“天下大同”的人文理想之途上,国人人文素养的提 升,主要是依靠于文化的传承,经典诵读,这种为千百年來习得中国 文化的传统方式之一,在今天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知识版块中依然任 重而道远 二、经典诵读,可增强学前儿童的“修饰语言”认 知 印度学者在《生活智慧》(1996)中就提及“诗是一•种爱的语 言” o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1993)提出,修辞学是从表达 效果出发来研究口语和书面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语常规变形和正负 偏离现象,建立已然的和可能的修辞规范及超规范、反规范的模式的 一门语言科学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前儿童可以在未经引导的情况下,就说出一些自创的修饰语言比如,当 问及“眉毛像月亮,鼻子像滑梯,那眼睛像什么呢? ”吋,学龄前儿 童会说:“像是口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合在一起啊。

      同样,当看见园 艺工人修建树木的时候,很多学龄前儿童会说:“大叔在给小树理发 这些虽然都是没有加以引导,但是词汇的积累在这里确实非常的重要, 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比如,当学龄前儿童通过诵读学 习过一首古诗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使用他们与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拼 接,女口,“二月春分似剪刀,这句学习之后,有的同学就会说“口天 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乂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儿个 晚上用针缝在一块了 因而,学前儿童使用“修辞特征”语言,有利于认识事物,激发想象与创造,扩展语言经验的作用在对于经典诗文诵读的同学,学龄前儿童潜移默化地积累了大量词汇和意象, 在不了解大意的情况一下他们会自由的拆分和组合,这对于发展个人 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使用比喻能修辞受 本民族文化影响十分十大,存在着共同的修饰原型,因而让学龄前儿 童多接触古代经典诗文的诵读会加深其创造性思维的认知不过在这 值得注意的是,在随着学龄前儿童年纪的增长,他们的这种能力会被 社会同化掉,因此我们应该抓准时机积极釆取经典诗文诵读教育 三、经典诵读,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针对经典诗文对于我们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给 了我们比较贴切的阐释: 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H, 乂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对 H: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早在儿千年前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o这无疑是肯定了诗歌在FI常生活的中 的重要性孔子的年代战火纷繁,苏秦等纵横家以诗作为利器为国家 谋求利益,在暴秦的统治下获得自己国家的一席之地,并未推翻暴秦 而不断努力这些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也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学前 儿童无论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是处在形成阶段,诵读诗歌不仅可以使其 加深对于语言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间接了解历史,对于重大历史事件 有一个比较笼统的印象与此同吋,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当今社会也演 化成了对于社会礼仪的规范清末民初,中国“礼”是一个变革吋期, 原有的尊卑等级制度得到了废除,“握手礼”取代了 “跪拜礼”中国 的人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对于学前儿童的诗歌诵读教育,在 让他们接受新的意象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加深了他们 对于社会规范的认识,使得他们:“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诵读优秀的 诗文,不仅使学龄前儿童充实自我,增强文学索养和知识含量,也能 使得他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以及认识更多的草木花山。

      诚然,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学前儿童的诗歌诵读教育时,我们必须要把 握适度原则,在多读多记的基础上应允许学前儿童有所懂有所不懂 不能要求每个学前儿童,每一个字、词都要弄清楚尊重学前儿童的自我思维活动,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保留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学 习,快乐成长,尽情地在这片诗歌的沃土上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兰金仁译・H加德纳,美,艺术与人的发展[M]・光明日 报出版社,1988. [2]彭富春译•海徳格尔,徳,诗•语言・思.[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 口丽芳•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4]周作人著,止庵校定,儿童文学小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版. [5] 王泉根主编•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M]•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笫1版. [6]刘晓东•试论儿童精神发生研究对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文化研究、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性规定[A].儿童的文学…儿童的 文化一儿童的教育研讨会,200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