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知疗法67276.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7280092
  • 上传时间:2023-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3.5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 认知疗法第一节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一、基本的心理结构认知学派的兴起认知心理学是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计算机模拟与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派别它不是单纯研究人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研究人格发展,而是以探索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为己任,为人的行为提供内部的心理活动根据认知学派的治疗观认知派强调支配人的行为的是大脑内部的信息处理结果,因此人的非正常行为是内部心理活动歪曲的结果,所以要改变人的非正常行为首先要改变他们的不合理观念二、现象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个体对世界的看法是该个体采取或表现行为的基本依据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观世界个体对己或四周现象所持有的看法是该个体所采取或表现行为的基本根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我们自己个体所持有的现象分野,即依我们个人所见或所认知的,去建立我们各自的主观性的四周现象同样的客观现象,因我们的知觉与看法不同,会有不同的主观性认知范围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2、建构主义的相互作用论3、正常的与病理性的编码系统信息加工的主观能动性,即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信息进入加工系统会激活不同的知识点,从而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求生过程中形成一种适应性的信息加工过程,这种过程是未被人意识到的自动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机制可能解释为包括若干相关的编码系统的运转,编码系统的基本元素由规则组成,这种规则将经验译为有用的信息,这是进化和发展的结果,从病理学的角度讲,某种特殊的编码系统可能回先期被激活,超越了“正常”的编码系统,从而得到一个病理性的认识四、认知疗法的基本概念1、自动化思维2、消极图式3、非功能性认知4、非适应性行为五、认知疗法的目标改变错误的信息加工过程,矫正那些使情绪和行为失调的信念或假说六、认知疗法的关键技术识别负性自动化想法和假设 检验错误认识 去注意 监察焦虑水平第二节 理性情绪疗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lbert Fllis艾利斯在50年代创立,简称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其中心目标除去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以正确的信念取代谬论的信念ABC理论是合理情绪治疗的核心理论主要观点是:个体的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艾利斯常用古西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一) RET对人性的看法艾利斯的ABC理论是建立在他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上,他认为: 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如果用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去行动,就回逃避现实,缺乏忍耐,或苛求自己十全十美情绪是由人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捆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人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捆扰情绪捆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艾利斯指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维二)ABC理论:ABC理论是RET核心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一般人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更直接的原因个体的认识系统如产生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则是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二、非理性信念系统的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个体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常与必须、应该、绝对、肯定等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成功”“他应该对我好”。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当十,对自己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要么一无是无、一无所值是废物、无能者,要么是完美的、没有缺陷的3.糟糕之极将挫折与困难扩大化,一件不幸的事发生就是一场灾难,认为世界到了末日4、常见的不合理信念(1)十全十美(2)命运不济(3)丑陋的世界(4)世界末日非理性信念系统的特征 一个人要获得所有人(周围环境中)的认同,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一个人应该在人生的每一环节、每一方面都能有所成就;世界上有些人很坏、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谴责和惩罚;如果发生己所不愿的事,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因此一个倒霉的人是无法获得快乐的;现实中的困难和责任是难以承担的,那就逃避吧; 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随时随地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注它发生的可能性;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难以改变的三、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步骤和方法第一、介绍理论知识即向当事人直接或间接地介绍ABc理论,使她明了自己痛苦和失望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对这两次考试所作的不合理评价第二、找出不合理思维即挖掘导致当事人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

      第三、展开辩论即与不合理的观念进行辩论对以上不合理观念,可采用“质疑”、“价值”、“极端”、“更新”、“夸张”等方式与其辩论质疑式:直截了当质询当事人她这种信念是否有足够的事实根据;价值式:质询当事人她目前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否确有价值极端式:质询当事人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更新式:提醒当事人,“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考试成绩不像你预期的那样,是否也是一件好事呢?”夸张式:故意夸大当事人的概念,使当事人看到它的不合理之处第四,建立新的合理观念在通过上述阶段使当事人原有的不合理观念发生动摇的基础上,干预者帮助对方及时发展新的合理观念对A,干预者可尝试发展这样的一个观念:当考试成绩不像我所期望的那样时也未必是很糟糕的事,我只能尽可能让父母信任我第五,练习与迁移发展新的合理观念之后,可要求当事人多次重复诵读陵观念以获得巩固的效果例:事件A:出席一重要会议,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心里顿时慌乱,抱怨自己无能信念B:1、我怎么这么差劲,连开会时间都会高错 2、我总是把事情搞糟,真无用3.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大傻瓜4.在众目睽睽之下迟到,真是丢人现眼情绪C:紧张、害怕、自责、沮丧驳斥D:1每个人都会出现记错时间的这种情况 2.错过开会时间,只能说明我不够细心,并不能说明我无用,许多事情我会是干得很不错的 3.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真傻,但只是少数认如此,大多数人会对我迟到持无所谓的态度 4.迟到是不对的,别人可能会对我表示不满,但这并非糟糕透顶。

      我继续开会,继续我的工作 效果E:通过自我辩论消除自责 识别消极不合理思想练习:1.现在有了这个意外,我再也不能做任何事了;2.当我不知道我想说什么时,我怎么能进行一个好的演讲?3.使用轮椅不像看上去那样困难,我能到我想去的任何地方;4.我不得不离开儿子到这个地方来现在他也来了,但我知道他不想与我发生任何关系;5.我需要考虑的是我想说什么,而不是我应该说什么;6.如果不得糖尿病,我可能会有很多机会;7.反正他(她)可能不想和我出去约会,为什么还要去邀请他(她)呢?8.我当然愿意我女儿同一个男人结婚,但如果她选择单身或与另一个女人生活,我也会同意我爱她,这也是她自己的生活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其他技术和方法除了主要采取与不合理观念进行辩论的方法外,合理情绪疗法还有认知家庭作业、角色扮演分析、合理的情绪想像、耻辱练习、放松训练、决断训练等等方法现择要介绍以下几种:1. 另一种是自由格式的作业,叫做合理的自我分析其目的与固定格式作业相同,只不过无固定格式,完全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自主地进行自我分析,当然其重点是放在D上2.角色扮演分析这一方法的核心也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但进行辩论时让当事人与干预者互换角色,即让干预者扮做当事人,为不合理观念进行辩护,而让当事人扮演干预者来进行反驳和质询。

      这样,干预者实际上起到镜子的作用,反映出当事人所持观念的不合理之处,同时当事人通过寻找理由和证据进行反驳的过程,为建立自己新的合理观念提供了依据和材料3.合理的情绪想像它主要通过帮助当事人进行想像,让他体会到情绪是可以通过改变想像而改变的主要步骤有:首先,让当事人想像那些引发其情绪困扰的场景,如上述的例子中,可让女生想像其考试没能进入前五名,因而老师批评、父母失望和指责、同学嘲笑、考不上大学无处安身立业等场景,并体验强烈的情绪反应其次,让当事人保持对刚才场景的想像,但要求她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情绪,将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转变为适度的情绪,并加以体验最后,让当事人停止想像,报告她是怎样想、怎样做方使情绪体验有所变化的此时,干预者要从当事人的报告中抓住她所产生的新的认识,强化其合理信念,并纠正某些不合理信念,补充有关的合理信念至此,来访者新的合理观念和认知情绪的新观点就产生了认知家庭作业认知家庭作业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格式作业,使用艾利斯据ABCDE模型特制的自助表格先分别找出其中的A和c;然后是B,即自己身上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接下来做D,即与不合理的观念辩论,再找出相应的合理观念,最后是填写E,说明辩论后的效果。

      第二节 贝克认知疗法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贝克(A.T.Beek)认知治疗模型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他最初提出这种认知疗法是从治疗抑郁症开始的在治疗过程中,他注意到抑郁症患者头脑中总是存在着大量的消极观念,这些错误观念导致他们消极看待自我与外部世界,贝克推测抑郁症可能就是由此而引发的,于是提出了对认知进行干预的治疗模型这一干预模型在基本原理、步骤、方法等方面都与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相似,不同的是,它不强调教授当事人理性思维,而是强调干预双方共同合作,采用言语质询和行为实验等方法检测当事人虚假的认知假说,从而纠正其原有的认知曲解此外,概念清晰、操作简洁、干预评估客观可靠,也是陵疗法的特征与艾利斯一样,贝克也曾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分析疗法的训练,并进行过相应实践,在他着重对抑郁进行心理分析时,发现抑郁并非是一种“指向自身的愤怒”,而是由自我挫败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自我挫败的思维方式,是指个体消极否认自己的能力和善手傲某事成功的可能性,在此假设前提下个体或是干脆放弃行动努力,或是行动时畏首畏尾,致使行动不尽如人意或彻底失败,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他的自我假设贝克还进一步以实验研究来证实患者的消极认知过程是抑郁的根源,进而他着重发展了认知干预的模型,来解释和治疗抑郁、焦虑症、自杀等问题,并获得了成功。

      贝克赞同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环境与行为交互作用的观点他认为,人有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藉此可以预见其行为并分析其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个体早期的生活经验为他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加工模式奠定了基础不良的过去经验或精神创伤可导致功能失调的认知模式或称功能失调性假设,它使个体倾向于对自己采取消极的评价方式,构成了抑郁的易感性又由于功能失调性的认知模式通常是潜伏的,个体难以清楚地意识到,但它却又实实在在地支配着他的日常行为,所以当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个体会立刻产生大量负性的自动性想法,而自动负性想法的产生将导致个体情绪的失落,后者又进一步助长和加强了前者的力量如此循环往复,致使问题持续不止如,某学生自幼接受了个人价值来自于成功的认知假设,这一暇没促使他努力学习,积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