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同济大学土木学院考研经验.doc
4页同济大学土木学院考研经验 有同学建议我写一些关于考研的建议,也有同学请教我复习的方法请教其实不敢当,我说说一些我的方法和心得吧,如果能对有志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的话,那我实在感到很荣幸,也算纪念我这段难忘的时光吧但我要提前声明一下我说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而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适用于我的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所以请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篇文章如果你现在打算考研的话,强烈建议你严肃的思考一下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一生中会有许多选择,有些选择无关紧要,但有些选择却关乎你人生的走向,譬如高考和考研考研的动机有很多种,或者想拿一个硕士文凭更好找工作,或者想在学术上有更高的造诣,或者仅仅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或者是不想太早走出校园面对社会任何动机都是可以的,并不存在什么某个动机高尚,某个动机俗气的问题但是,请你一定要想清楚你的动机我的意思是你不要看着别人都去考研,所以你也跟着加入考研的滚滚洪流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因为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还有其他代价不是20几岁的你可以随便承受的至少从时间上来说需要半年,如果你不考研的话这半年你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找工作,做兼职,参加实习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没女朋友的找个女朋友。
总而言之你要先明确你考研的目的,不要人云亦云 如果你已经想清楚打算考研的话,那么从现在到考研就不要有任何动摇,其他所有和考研无关,和考研冲突的事情都放到一边我见过很多在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甚至考公务员之间摇摆不定的人有些同学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然后安慰自己如果考不上的话至少还可以去工作至少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你最想做的事情肯定只有一件,要不是上研要不是工作,而你是有选择的机会的,所以你选择之后就要全力以赴的为你的选择而努力,不要三心二意有些同学会问,万一我考不上研怎么办呢,找工作也耽误了这个问题很现实,但我觉得你作为一个准备考研的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和心态这就是我说的另一个问题,坚定的信心既然你已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对你来说就不应该存在考不上这种可能性,只要你努力,是绝对可以考上的我知道这不是实话,但在复习考研的这段时间,你就应该这样对自己说不要去想那些如果考不上怎么办的事情,而要去想如果考上了的那些开心的场面总之,选择了考研就要一根筋走到底,不要给自己留其他后路,破釜沉舟才能反败为胜,置之死地才能后生坚定的信心,我认为是考研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在我考研的过程中,我经常对自己说:“我的头脑并不笨,我复习的比别人认真,那么我考不上还有谁考得上呢”。
经常给自己这种心理暗示是很重要的在考研的过程中,你经常会怀疑你自己,是不是头脑很笨啊,我的时间还够不够啊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遇到,但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始终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考上,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那你就真的没机会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干什么最可怕的是看到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人考研你就考研,别人考土木你就考土木,而不去想到底这样做适不适合自己 如果决定了要考土木的话,接下来就要选择学校和方向了学校好土木也好的学校其实不多:最好的应该是清华、同济、浙大,次一点的有哈工大,大连理工,天大,东南,华南理工,西南交大,北交有些学校不怎么有名但它的土木还可以,比如说重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好像是,记不太清)还有一些研究院可供考虑,比如说建研院,中冶,中科院的岩土所考研究院也有好处,进去了就是公费,导师因为不用教学所以带你的时间会多一些研究院这方面我不是太清楚,以往有学长考大家可以找他们咨询 选择考清华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实在太难考了,今年它的土木学院只招八个人,反正我是弄不清楚它那么大一个土木学院怎么可能只招这么几个。
我们系今年有两个考清华的,一个考395的上了,但也很危险,进去了没读到第一志愿的结构工程,调到了建筑材料有些同学从小就抱有清华北大梦,但经过了大学四年我觉得清华北大只不过是比其他中国的大学好一些的大学,跟国外尤其美国的名校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不要用膜拜的眼光去看它们或者给它们镀上一层神圣的金那种非清华不上的想法我也觉得大可不必,如果真的想在学术方面有所发展的话可以选择出国但你如果确实有实力,有信心,考上清华的土木当然也是很好的 考同济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也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同济同济的土木在全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同时身处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开拓眼界和今后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好处的同济土木下面的基本每个方向都很强,是同济的招牌,全世界也是有名气的同济大学本身也是所百年名校,1907年建校,去年刚刚百年校庆同济土木的老师们工程很多,和实际联系的很紧密相对于清华的曲高和寡来说,同济显得亲和许多,今年同济土木学院招了四百多人,分数线就是同济的线而且同济招生时比较人性化,如果你报的专业上不了的话,同济也会把你调到别的专业 再其它学校了解不是很多,不好妄加评论大家如果想考其它学校也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浙大和东南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实力和地理位置都不错 如果选择考同济的话,接下来就是选方向,同济的土木学院很大,有建工系,结构所,地下,桥梁,水利,防灾等结构工程在建工系和结构所都有,一般来说建工系会好一点,招的分也高一点,但这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看跟的导师不管哪年结构工程和桥梁都是最热的,也是最难考的,比如今年结构,如果不够340的话就很危险所以如果大家对自己不是有绝对信心的话,我建议选择报其它专业,比如防灾,地下同济其它的专业也很强,而且一年级学的东西都差不多,学什么东西关键是看跟的导师而且如果不是报结构和桥梁的话,评奖学金时也会比较有优势,我们今年一个同学348分,报的防灾,结果防灾今年没招满,他拿的A类奖学金,相当于公费但他如果报结构的话今年是不可能拿到A类的,况且防灾其实学的东西跟结构差不多补充一下同济的奖学金分A,B1,B2三类,今年好像改为A,B两类,A类每年奖学金10000,学费也是10000,B类一年3000;另外还有每年4000的补助基本每人都有,是做三助岗位所得的,助教助研助管,好像是,一月400发10个月,考研的成绩只管第一年的奖学金,后面的要靠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成绩争取。
而且结构实际上钱途并不是很大,土木里有句话“金桥银路铁房子”,做桥梁,隧道,公路都比较有钱途,特别在上海,地质条件很不好,做基础,隧道的都比较吃香所以我觉得地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大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吧你在考研报名时,会让你选的更细,比如我就选的是结构工程下面的钢结构和木结构,但是实际上报名时就报了一个结构工程,后面报的专业没用初试完了之后大家再结合自己的分数选择专业 下面讲些复习的具体建议吧,我是4月22日开始的,一到学校就晚上就出去自习了所以我的复习用了整8个月的时间开始的早一点当然更好但开始太早的话也不太好一是太早你进入不了状态,二是如果太早进入状态的话你坚持不了太久由于各方面原因坚持不下去而中途退出的人太多了,考研打的是持久战,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可能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壮志雄心,踌躇满志,但靠这些你是坚持不到最后的,考研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良好的规划有个学长曾经给我发过一个考研大致的时间安排,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用处 接下来我分学科讲一下具体一点的吧 首先是数学,数学是考研成败的关键所在,150分谁都不能忽视考研数学考的内容很广,高数,线代,概率。
对于数学,大家态度上一定要踏实一般来说数学的复习分三轮,第一轮是把数学的所有内容都总的复习一遍,一般选的参考书是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或者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推荐大家选择李永乐,我觉得它讲的很基础也很全面,总之很适合考试陈文灯讲的稍微深一些,很多地方有拓展,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好,数学思维不错,陈文灯的书能够理解深刻的话,对你的数学思想和思维会有较大的提高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李永乐比较简单,陈文灯比较难,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不管哪本书,第一遍复习时必须非常认真仔细,因为这是你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这个基础打的好后面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而且今年的数学考题相对于以往的真题来说风格有了很大改变,很多以往的考试重点今年没有涉及,比如说线代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往基本是必考的,但今年没考而以往没有考的内容和形式,今年做了些尝试,比如今年线代考了两个证明题,有一题需要用迭代的方法来解,以往没有涉及过选择题中甚至有一题考到了正交变换的几何意义,这个教材上都没有讲过所以今年的数学考研卷子比较“怪”,很多同学认为把往年真题做到炉火纯青再上考场就没问题了,但在今年可能行不通实际上今年的考题平心而论,不算太难,尤其选择题和填空题比较简单,后面大题有些比较麻烦。
但综合起来看考的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如果数学真正学的好的话考出好成绩并不难从考题变化的趋势来说,大家更要重视第一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时大家对每一个考点都不能忽视,有些考点可能很少考到,也有些比较难,但大家也不能放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我觉得第一轮复习时不用先看教材,因为李永乐或者陈文灯那两本书已经非常全面了,对付考试没有问题除非是有些内容比较难看那两本书看不懂,那就再去看教材,比如说微分方程,无穷级数这些内容如果一定要看教材,推荐用最快的速度拉完一遍就可以去看那两本书了虽然主要看李永乐,但是我建议大家也看一下陈文灯里面的某些内容尤其是分部积分的推广,这个内容相当好,而且学起来不难用熟悉了之后你会发现积分起来又快又不容易错,原来的分部积分可以抛弃掉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微分方程求特解的微分算子法也可以学一下,求起特解会快很多我最开始是用的陈文灯,但是08版的陈文灯装订质量很差,翻了几遍就翻破了,后来受不了就又跑去买了本李永乐,后来我发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陈文灯和李永乐两本风格不一样,重点也不尽相同,例如李永乐对于多重积分这块内容就非常重视,而陈文灯前面的函数讲得更多些,两本书都经过了这么多年这么多考生的检验,质量上是相当优秀的。
第一轮复习时线性代数可以用一本李永乐的资料,很薄,黄皮,世纪金榜系列的,具体名字忘了,反正是他近几年在各地班用的资料的整理,这本书很不错,线代有它就够了,我觉得李永乐和陈文灯那两本书上的线代都没它讲得好概率我用过一本新东方出的教材,很多历年真题,分内容整理起来了,感觉还不错总而言之大家按自己需要选择书吧,基本第一轮用李永乐和陈文灯就够了,教材放旁边不用看,遇到难的内容翻一翻方法不外乎是看前面的例题,自己仿照做,学完之后做后面的习题,做完之后就可以了不用刻意去找其它资料做第一轮将李永乐或陈文灯在两个月内弄完两遍就可以了,时间上我记不太清了,两个月应该差不多吧,我当时看时基本是一天一章,内容多的两到三天,反正不要太快了,切记第一轮复习要全面、扎实! 第二轮我主要是在做400题和真题,400题也是李永乐出的,内容全面,题目新颖,稍难于真题,相当的有价值,虽然说得是400题其实只有10套也就是 230题,每年内容变化不大,如果可以用旧书就不用买新的了补充说一点,图书馆的四层各种考研资料都有借的,大家可以趁早下手真题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考研真题的重要性,尤其数学和英语,不做好真题考研是不可能取得高分的,版本我选的李永乐的,其实真题哪个版本都无所谓,只不过我比较信任李永乐。
其他的一些资料没有认真用过,不好妄下评论但我认为资料在精不在多,认真的把一本资料弄透比泛泛的看几本资料效果会好很多将这两本资料各自做个三遍应该差不多了,学有余力再买其他资料来做,但还是要买有些名气的资料,不要标新立异买些烂资料误了自己,陈文灯的15套题应该也不错,我有个同学除了做这些,还做了15套题,最后考了140几我一般上午做数学,时间严格按照3个小时来做,超过了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