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296195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 院 专 业 届 另1J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云南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 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没有抄袭、剽窃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 期: 年 月 日关于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云南民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 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设计)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弓I胃 ⑴一、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现状 (1)二、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 (2)(一) 语言文字的传承形式 (2)1、 文物方面 (2)2、 史料方面 (2)3、 著述方面 (2)4、 音像类 (2)(二) 少数民族舞蹈非语言文字的传承 (2)1、 群众自娱性的集体传承 (2)2、 有组织的规范化传承 (2)3、 纵向传承 (2)4、 横向俾承 (3)三、 结语 (3)参考文献 (3)浅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作者单位摘要:舞台化的舞蹈艺术和少数民族舞蹈及学院派舞蹈教育学的联系性不完善。

      民族舞蹈只有适应社会的发 展和耍求,大胆的创新、合理的保护,t能取长避短,发挥其独特功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冇冇很大的潜力和机 遇,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发展都需耍我们去传承和发展关键词:云南:少数K族:舞蹈:传承引言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是是本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缩影,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和 地域特色,映射出本民族所特有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 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滲入,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 这对少数K族舞蹈传统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冲击老艺人年事己高抑和相继的离世,传统的 少数民族舞蹈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危机,多渠道的保存和多层面的发展对少数民族舞蹈的保 护、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南高等院校开展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 民族艺术资源和地域优势,其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教育与传播责任重大一、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现状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外部生存环境的改变带來;r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云南的舞蹈资源 是全国最多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信仰、语汇、崇拜以及服饰等,企方位的体现着各民 族的风格和审美特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舞蹈在其合理的发展变化中,其传统性、 原汁原味的k间舞蹈却在变得稀少,倘若长此以往,其自身的文化遗产将会被逐渐的淡化,甚至 遗忘和消失,许多舞蹈将不再成为各民族主要的或祭祀性的活动。

      比如佤族剽牛祭祀和俸族巨 人舞等,这些活动只有很少的部分较落后和僻远的村寨还在进行,经济状况较好的基本己停止 了在当地,许多重要的传统性的活动在政府和官方组织下才会偶Y的开展,民间己很难能组 织起来本民族的舞蹈,会跳的也愈来愈少并且年长者多年轻人很少,人多数的年轻人不愿意学 习本民族的舞蹈而非常乐于接受新的舞种,这些是非常令人担心的现阶段就迫切的需要一 些文化工作者去拯救、保存和完善民族舞蹈,把少数民族舞蹈作为文化遗产进行继承云南少 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在老一辈舞蹈家的辛勤努力下,创作出了许多的舞蹈精品,比如《阿诗玛》 等,为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舞蹈发展也有了更新、更深的发展,创作趋于多元化但有的晚会,其表 现思想和内容尚都较单一、雷同,在创作中少了一些理念的认识,缺乏创新,动作之间连贯性和 流畅性也不好作品本身的文化底蕴也不足,没有真正的去研宂现代社会中各少数民族的发 展状态、生存空间以及生命个体等云南是舞蹈学校较多的省,是培养云南舞蹈人才的重要基地,这些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各方 面的专业人才但这些学校目前所用的舞蹈教材,儿乎都是外省的教学版本,没有建立起一套自 己的,本民族的教材版本,这对于一个舞蹈大省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遗憾,只有极少的有着强烈艺 术直觉的个人在从事这项浩大的工程,这样是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的。

      二、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的演变及发展,是客观存在,其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 然许多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能够顺应新的社会发展,并以旺盛的生命力延伸下去,很重要的就 是有继承,有发扬,也就是有传承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形式可分为•言文字的传承和非•言文 字的传承一)语言文字的传承形式1、 文物方面:有表现舞蹈的崖画,比如云南沧源、邱北狮子山、路南石林、麻栗坡大王岩、 怒江匹河腊期底、西畴狮子山洞穴、耿马大芒光、宜良阿陆龙河、元江它克等;有出土的文物, 比如江川县李家山、晋宁县石寨山、大理等文物中的舞俑等2、 史料方而:比如纳西族的东巴舞谱、清乾隆的《开化府地、风俗、人种》、明天启的《滇 志》等许多有关少数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字记载3、 著述方囬:就如《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丛书》、《云南民族民间舞教材•教学法》、《云南 民族舞蹈论文集》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及其它的舞蹈理论、评论和研究的 文章4、 音像类:如果把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晚会、比巷、汇演和舞剧等演出拍摄制成音像带, 那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语言文字的各类传承形式,就可得到保存、传播和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 舞蹈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少数民族舞蹈非语言文字的传承少数民族舞蹈的非语言文字传承是指新一代的民间艺人、习舞者及演员以向己的身体为 中介,在学习前辈老艺人、教员和编导的少数民族舞蹈和舞蹈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思想和现 代的审美意识,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形成新型的少数民族舞蹈而传承下去1、 群众自娱性的集体传承这种群众的集体传承通常是在传统的节日、民俗的活动以及集会等大型活动中,比如白族 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哈尼族的“昂玛突”等活动中得以进行,一般多呈现自 然的形态,其随意性较强,聚众而舞,高兴则舞,尽兴则最如彝族的“左脚舞”,就是先由七、 八个彝族青年聚在一起跳,他们边唱边跳、边跺脚,再加上叫弦琴声的伴奏和欢快的歌声以及 热烈的舞步,整个气氛就欢腾起來,会吸引众多过路人的围观,围观者渐渐的参与到其中,参加 者越来越多,此类传承,特别是在大的节日或活动,因为有特定的环境,欢腾的气氛和群众渴望 参与的心理,使参舞者,学会了该民族舞蹈特有的舞步和动作,也受到了民族舞蹈的风格和民 族精祌的熏陶,同时也受到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2、 有组织的规范化传承有组织的规范化传承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舞蹈的艺人、舞蹈的者、舞蹈的编导以及舞 蹈教员等,对新一代的演员和习舞者,进行有目的的规范化的教育和传承。

      如彝族的“烟盒舞”, 在民间广为的流传,经久不袞,且最为完整的保存了传统舞蹈套路,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参与 性、群众性,此外,“烟盒舞”在民间就已形成比较规范,表演性较强的套路及组合,如“猴子 掰包谷”、“哑巴砍柴”、“童子拜观音”、“鸽子度食”等,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下来这些少 数民族舞蹈的艺人、舞蹈的者、舞蹈的编导以及舞蹈教员是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者和发 展者3、 纵向传承纵向传承主要是学习本民族的节H、习俗和祭祀等活动中的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 和历史,通过舞蹈所展现山来的K族精神,进一步掌握该民族发展的历史及民族舞蹈丰富的文 化内涵比如景颇族的“木脑总戈”,就可以学习和了解到景颇族从遥远的北方迁徒到云南的 历史,感受到景颇族人民的自豪感、民族团结精祌,还有那潇洒乐观、坚强勇敢的民族性格以 及粗犷豪迈的民族舞蹈风格4、横向传承横向传承是指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舞蹈文化,与本民族的舞蹈 文化进行融合,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民族舞蹈的文化如彝族和哈尼族都在跳的 “乐作舞”,就是同一类的舞蹈,与本民族的文化融合后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舞蹈,彝族跳“乐作 舞”表现的轻快而跳跃,而哈尼族跳“乐作舞”则粗犷且奔放。

      三、结语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其发展历史迄今己有几千年在少数民 族舞蹈的传承中,只要各方而的对它有足够重视,坚持提倡和学习并弘扬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 的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少数K族舞蹈的原则,积极吸收外来舞蹈的文化,就能够体现出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民族的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相结合,具有极强旺盛生命力的新型少数 民族舞蹈参考文献[1] 矜金华.新形势不云南民族舞蹈特色的保护和发展.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 2:79-80[2] 陈申.析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现状和发展.民族艺术研究,2011.4:50-51[3] 张亚锦.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民族艺术研宂,2009. 3:57-60[4] 周孟君.论云南少数K族舞蹈的传承.群文天地,2011. 8:321[5] 罗银伟.少数K族K阆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大舞台,2008. 2:197-19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