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础训练+拓展提优】小升初数学专题3:和差问题(通用版)(解析版).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蓝****0
  • 文档编号:349523687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6.8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升初数学专题3:从课本到奥数-和差问题(解析版)基本概念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一般指:大数-小数),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基本数量关系(1)(和+差)÷2=大数 (2)(和-差)÷2=小数基本方法解答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时,如果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再按照和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主要类型类型1:算式里的和差问题1.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是256,其中减数比差小32,求差解:差+减数:256÷2=128,差-减数=32,差:(128+32)÷2=80答:差为80点拨:解答本题的3个关键:一是根据三个数的和256,得到减数+差的和;二是根据32,得到减数与差的大小关系;三是正确选择公式,进行解答类型2:平均数中的和差问题2.小强期终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解:数学+语文:2×96=192(分),数学-语文:8分,数学:(192+8)÷2=100(分),语文:100-8=92(分)答:语文、数学各得92分、100分点拨:已知平均分时,立即求总分。

      3.小明期终考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小明期终考试三门功课各多少分?解:语文、数学、英语总分:3×95=285(分),语文:(285-6-7)÷3=90(分),数学:90+6=96(分),英语:90+9=99(分)答:语文、数学、英语各90分、96分、99分点拨:画线段示意图,得到三科分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问题关键本题非常规的和差问题类型3:同增、同减或增减后相等题目中的和差问题4.甲、乙两桶水共重 60 千克,从甲桶倒出8千克水倒入乙桶中,那么两桶水重量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桶水各重多少千克?解:甲桶+乙桶:60千克,甲桶-乙桶:2×8=16(千克),甲桶:(60+16)÷2=38(千克),乙桶:60-38=22(千克)答:甲、乙两桶水各重38千克、22千克点拨:条件“从甲桶倒出8千克水倒入乙桶中,那么两桶水重量正好相等”,等同于甲桶、乙桶相差2×8=16(千克)5.甲、乙两船共载客623人,若甲船增加34人,乙船减少57人,这时两船乘客人数正好相等,求两船原来分别载客多少人?解:乙船+甲船:623人,乙船-甲船:34+57=91(人),乙船:(623+91)÷2=357(人),甲船:623-357=266(人)。

      答:甲、乙两船分别载客266人、357人点拨:一是判断两船中,哪船人多;二是会求两船相差多少人类型4:分解质因数中的和差问题6.两个自然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是85,求这两个自然数各是多少?解:85=17×5=85×1(1)(17+5)÷2=11,(17-5)÷2=6;(2)(85+1)÷2=43,(85-1)÷2=42答: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11、6或43、42点拨:理解题目字面意思,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容易漏掉其中一个答案类型5:工程中的和差问题7.小江、小王两人合打一份稿件,2小时共打了16800个字如果分别工作5小时,小江比小王多打字6000个,求小江、小王每分钟各打多少个字解:每分钟 小江、小王共打:16800÷2÷60=140(个),小江比小王多打:6000÷5÷60=20(个)小江打:(140+20)÷2=80(个),小王打:(140-20)÷2=60(个)答:小江、小王每分钟各打80个、60个点拨:根据2个小时共打字数、5个小时打字数量差,求出每小时打字和与差;注意已知小时打的数量,求的每分钟打字数量,易错未单位换算类型6:交易中的和差问题8.甲、乙两人到书店都买同一本书,看了书的定价后,甲还缺5元,乙还缺 6.2 元,两人的钱合起来共16.8元,问若两人合买一本,是余钱还是缺钱?余钱的话余多少?缺钱的话缺多少?解:甲+乙:16.8元,甲-乙:6.2-5=1.2(元),甲:(16.8+1.2)÷2=9(元),乙:16.8-9=7.8(元),每本书:9+5=14(元),16.8元>14元,16.8-14=2.8(元)。

      答:余钱,余2.8元点拨:根据条件“甲还缺5元,乙还缺 6.2 元”,计算两人带的钱相差多少元,并判断谁带的钱多,谁带的钱少类型7:年龄中的和差问题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8岁,最小的3岁,他与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8岁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解:最大+最小:(88+8)÷2=48(岁),最大:48-3=45(岁)答:最大年龄45岁点拨:把“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和差问题,先求出“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值,再求最大年龄是多少岁10.小军一家四口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年龄之和比他父母年龄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解:小军+爷爷:(129+5)÷2=67(岁),爷爷:67-7=60(岁),爸爸:129-67-30=32(岁)答:爷爷、爸爸各60岁、32岁点拨:同第16题,利用整体思想考虑问题类型8:隐含数量关系中的和差问题11.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解:较小数:(36-2)÷2=17,较大数:(36+2)÷2=19, 或 36-17=19答:这两个数分别是17和19.点拨:任意两个连续奇数的差是2。

      拓展:任意两个连续偶数的差是2,任意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差是112.如图,4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和1个小正方形拼成了1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问长方形的宽是几分米?解:8×8=64(平方分米),2×2=4(平方分米),大长方形边长为8分米,小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长方形宽:(8-2)÷2=3(分米)答:长方形宽是3分米点拨:隐含数量关系 长方形:长+宽=大正方形边长,长-宽=小正方形边长提示:本题除小升初易考外,初一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也经常考13.长方形操场的长与宽相差80米,沿操场跑一周是400米,求这个操场的长与宽是多少米?解:400÷2=200(米),长:(200+80)÷2=140(米),宽:200-140=60(米)答:这个操场长与宽分别是140米、60米点拨:长方形中,长+宽=周长÷2拓展:长方体中,长+宽+高=棱长总和÷4提示:形成一种意识,遇到长方形周长,立即除以2,得长+宽的值;遇到长方体棱长总和,立即除以4,得长+宽+高的值类型9:整体思想在和差问题中的应用14.某校四个年级共有438名学生,其中一年级119人,四年级101人,一、二年级的总人数比三、四年级的总人数多52人。

      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解:一年级+二年级:(438+52)÷2=245(人),二年级:245-119=126(人),三年级:438-245-101=92(人)答:二、三年级各有126人、92人点拨:把一、二年级总人数及三、四年级总人数,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和差问题公式,先求出一、二年级总人数,再求其他量15.老师出了200道题让王亮、李涛、张清三人做,三人每人都作对了120道,且每道题都有人做对,如果把三人都做对的称为简单题,只有一人做对的称为难题,那么难题比简单题多几道?解:设难题有a道,简单题有b道,中档题(恰有2人作对的)有c道,根据题意有由①×②,得2a+2b+2c=400 ③,由③-②,得a-c=40,难题比简单题多40道答:难题比简单题多40道点拨:本题为复杂的和差问题,利用设未知数的解法,非常简单说明:在求2a+2b+2c=400 与a+2b+3c=120×3差,其本质是利用了广义的和差问题思想类型10:相遇问题中的和差问题16.甲、乙两车从相距 248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因遇风雪,甲车速度比原计划减少了25千米/时,乙车速度比原计划减少了20千米/时,出发后,经过16小时两车相遇,已知甲车原计划比乙车快 20千米/时,请问甲车原计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解:出发后:V甲+V乙=2480÷16=155(千米/时)原计划:V甲+V乙=155+25+20=200(千米/时)V甲-V乙=20(千米/时)V甲=(200+20)÷2=110(千米/时)。

      答:甲车原计划速度是110千米/时点拨:相遇问题中,路程和除以行驶时间,等于速度和类型11:追及问题中的和差问题17.在环形跑道上,两人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时,每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速度不变,其中一人改成按逆时针方向跑,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问两人各跑一圈需要几分钟?解:甲、乙速度和:,甲、乙速度差:,假设甲跑得比乙快,甲的速度:(+)÷2=,甲跑完一圈用时:1÷=6(分钟);乙的速度:(-)÷2=,甲跑完一圈用时:1÷=12(分钟)答:甲、乙各跑一圈分别用时6分钟、12分钟点拨:环形跑道,同向为追及问题;逆向为相遇问题类型12:火车过桥问题中的和差问题18.一列快车长230米,一列慢车长220米,若快车从后面追慢车,快车从车头追上慢车车尾到快车车尾离开慢车车头,需90秒钟;若两车相向而行,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只需18秒钟,问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解:速度和:(230+220)÷18=25(米/秒),速度差:(230+220)÷90=5(米/秒),快车速度:(25+5)÷2=15(米/秒),慢车速度:(25-5)÷2=10(米/秒)答:快车、慢车速度各是15米/秒、10米/秒点拨:题目中“快车从后面追慢车,快车从车头追上慢车车尾到快车车尾离开慢车车头”,可用图1直观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快车90s的行程 - 慢车90s的行程=快车长+慢车长两车相向而行,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若把两车的车尾都看作一个点,则两车头相遇时,两车尾的距离等于两个车长的和,经过18 s两车尾离开,可用下页图 2直观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快车18s 的行程 + 慢车 18s的行程 = 快车长 + 慢车长巩固训练1.A、B 两数的平均数是48,A 数比B数大6,求 A、B两数分别是多少?解:A:(2×48+6)÷2=51, B:(2×48-6)÷2=45答:A、B两数分别是51、452.两筐苹果共重86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5千克放入第二筐后,两筐的重量相等,这两筐苹果原来各重多少千克?解:第一筐:(86+2×5)÷2=48(千克),第二筐:(86-2×5)÷2=38(千克)答:这两筐苹果原来各重48千克、38千克3.如果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的积是 1991,求这两个数解:1991=11×181=1991×1(1)(181+11)÷2=96,(181-11)÷2=85;(2)(1991+1)÷2=996,(1991-1)÷2=995答:这两个数是96、85或996、9954.甲的课外书比乙多9本,比丙多2本,乙、丙共有课外书47本。

      甲、乙、丙各有多少本课外书?解:丙-乙:9-2=7(本),丙:(47+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