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437分高手的数学经验.doc
4页考研437分高手的数学经验在我眼里,考研的四个科h中,我认为数学和外语是最重要的当然,其它两科也重要,但复习难度 要小一些,一般考研失败都在于前两科其中,英语充当着考研门票的作用,很人程度上决定着你是 否能够上研究生;数学充当着学费(假设还有公费生的话)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总分,进而决 定你上公费还是自费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单科被挂的比例较高,但对总分影响较小试想,别人英语成绩比你离出 20分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数学不同,单科要求并不高,比如我考研时,我们学校是75,但我考 了 141,相比之下,就数学一科,我就可以在拉下刚上线的人60多分还有一点,数学考试具有不 稳定性,发挥不好可能少考儿十分(比如遇到一道大题时脑袋短路了),因此更要求我们在数学复习中 多下功夫,才能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复习资料主要资料包括:《考研数学复习指南》、《考研数学模拟考场15套》、《考研数学400题》辅助资料包括:相关教材(高数、线代、概率与统计)、《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历年考 研数学貞•题解析》等等其中,主要复习资料是指需要一字不漏过一遍(或以上)的,辅助资料用于查阅部分概念、专题解 题思路等等。
这些资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我将在后面的“复习过程”中介绍班我只上了一个本校的班,112学时,主要是基础知识讲解感觉收获较大建议研友们在复习Z初,自己已经看过-遍书Z后再听课(至少自己看书的进度领先于老师讲课 进度),这样效果会好一些,可以确保口己在课堂上能听懂,避免成为抄笔记的机器至于是否上其它班,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逹复习过程预热阶段:在暑假及其以前,有空有兴趣时看看书,目的在于预热,不在乎看进去多少但事实 上,多多少少也能看进去一些这段时间不必对口己要求太高,因为还有不少吋间同吋,我个人觉 得,太早进入高强度复习状态,容易造成后期的疲劳和厌倦,影响复习应考的激情和精力基础复习阶段(一):这个阶段我是从9月1 口进入的这时已经进入了高强度的复习阶段这段 时间我主要看《复习指南》这足一木400余页的厚书我对这木书的评价是“博人楷深”,不但总 结了人纲要求的所有慕础知识和概念,同时述汇集了很多例题、习题,包括历年考研真题因此在预 热后踏踏实实地把这木书过-•遍,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思路的掌握、理解非常有好处看这木书时盂要 注意:1) 对基础知识和概念一定用心领会和理解,如果有不懂的,必须借助辅助资料搞措楚,做到这 一点后方可看例题和习题。
2) 对每道例题和习题,必须在看答案和解题思路前,自己先动手做一遍,然后再对照书上的答 案和解题思路总结和反省,好好把感受写在旁边用不同记号对题日进行标识当时我主要分了三种 情况:一是自己会做的,二是自C有正确思路,但不能完全写出來,或者没有做对的,三是自己没有 思路或思路错谋的做好这些标识,可以使自C后续复习中更有针对性3) 一-泄要动笔做题你口己可以做做试验,把--道题看懂了,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试试口己 能否背着书流畅地写下来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能的因此,我强烈建议在复习之初就养成动手的习 惯,这是检验口己是否完全掌握的唯一标准4) 一定要重视总结看概念和知识要点的时候,要把一些重点词句划出來;对于开始不太懂的, 理解Z后一定也把自C的理解写出来做题时,对于前面讲的第二、三种情况也i定要记下自己当时 为什么做不出來,今后看到何种典型题tl,应该具备何种反应和思路5) 我刚才说过,这本厚书博大将深,汇聚了很多难题,因此你第一遍复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 甚至折磨这时候需耍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现象试想,如果你一拿到这本书就很容易地看下去,我 觉得都没有复习的必要了就我个人而言,尽管我在故后的考试中取得了 141分的成绩,但在这个阶 段仍然感觉非常痛苦。
这时候,一定不能丧失信心,一定要坚持下來,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遇到实在 搞不懂的问题,先放-放,有机会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同学或者查阅资料搞懂事实上,有些问题会 在以后的复习中“恍然人悟”基础复习阶段(二):这个阶段与第一阶段可以穿插进行就我而言,我口己是从9月底开始第二 阶段的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班的机会,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第二遍“扫荡”由丁-有了第-阶 段的基础,上班吋已经有了一定的卬象,因此基本上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结合课堂笔记 和《复习指南》,再次巩同我觉得这两个过程的交替进行,对大部分基础知识都有了较好的理解和 掌握真题体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体验真题的难度和解题思路我在这个阶段只用了不过1周的吋 间,原因是大多数真题(尤其是大题)在《复习指南》中已经见过,因此没有太大必耍“真刀真枪”过 一遍对此,我主要是看看大题,对着时间做做小题,感受一下当时的体会和判断是,真题事实上 并不难,只要细心、注意速度即可获得高分我在以上三个阶段的复习完成后(大概是11月中旬),出现一个麻烦的问题,我相信大家也会遇 到这就是:书上的东西人多能够理解,但东西太多,容易忘,做题时不易写岀來;同时,我也感觉 那木厚书,看了前面的后面的忘了,看了后面的前面的又忘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感觉唯有加强训练 才能解决,于是进入了套题模拟阶段这个阶段中,每做一套模拟题,就町以把全部章节的重要内容 复习一遍,尽管不能覆盖每个知识点,但可以随机地复习到那些重要一点的知识我觉得这样比一遍 一遍地看厚书,一二个月轮回一遍好得多套题模拟阶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必须定时(3h/套),真刀真枪地模拟考场上的情况不做套题你或许不能理解,脑袋高强度地 运转3个小时,还是非常耗费体力的有人说,如果考研前没有足够的训练,连续4科的考试很难坚持下來,即使“坐”下來了,也很 难保证状态记得我第-次做完套题时,走路时都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确实是很累的但锻炼多了, 坐3个小时也就成为-•种习惯了2) 必须在到点时停止答题,然后对照答案给口己打分这样才能够更加淸楚地了解口己的情况, 给口己压力3) 毎套模拟题完成后,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面、系统、详细的总结,总结时间通常会超过做 题的时间,也就是超过3h我曾经说过,总结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知识在你大脑中有序地存储的过 程切忌草草看一遍答案,说声“原來如此”就结束了如果这样对待,我相信有的题目你遇到3遍 也不一定能够掌握,最后的结果也许就是:你从考场下來的时候,看到答案时也是那声“原來如此”, 只不过可能再加上个“TMD” o4) 每做儿套,也需要冋头总结一下,口己在哪些知识点,哪些章节,哪种类型的题目中容易出 问题,分析原因,制订对策。
必要时,可以借助辅助资料进行专题训练,予以突破做到以上儿点,我相信每做完一套题都会有较人的收获关于做套题的数量,应该根据自己各科实力分布和进展情况决圧,并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调整我 当时给自己准备的是15套和400题(10套),这个数量本身就是比较多的,原因是我对自己的数学功 底不白信但在套题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做400题过程中,发现做起來菲常痛苦,小题(填空和选择) 就要花八、九十分钟,剩下一半左右时间做大题,有的不会做,有的知道思路,但写不出來,好不容 易遇到简单的,还要算错……;同时,结果也是比较糟糕的,10套题平均在70多分,高的也只有90 分左右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我的信心,如何是好呢?我觉得,既然做套题不行,咱偏要做,否则考 试时就死定了于是,我又买了一木新的400题,按照原來的方法,按部就班,完完整整地做了第二 遍这一遍的结果是平均120多也许有人说,怎么做过的还不能得满分啊?我的回答是,你来试试 这种现象更加能够说明,一定要多动手,见过的,做过的,都不一定是你学握的只有你拿起笔就能 够流畅地写出来的东西,才是你真止掌握了的这一阶段过去后,也就是两本400题完成后,我自己感觉水平上來了一些,也自信了一些。
此时 我乂开始做15套,结果是平均110多,并且比较稳定了,小题耗费时间大概保持在50分钟左右(最 后考试时只用了 34分钟)此种结果我己经比较满意,觉得自己正式考试可以抱120分的希望了(我 知道真题比模拟题简单一些)0这里还想谈谈对两木套题的感受400题以常规题为主,而15套会出现一些“怪题”,平吋很 少见的难度方面,感觉整体上稍微难一些(比如一些填空题的运算址相当于一个大题),除“怪题” 外要简单-•些总Z,我觉得两木书都是非常不错的如果研友们有吋间,我觉得两木都有必要做一 遍,如果时间不够,建议好好做做,对训练自己对帘规题的思路更有帮助状态保持阶段:这个阶段与套题阶段是交叉的此时已经到考研复习的最后一段时间,在政治和 专业课中投入的时间增加,数学复习时间和对减少因此,这段时间内,做套题的频率降低,但必须 要做,至少保持1周1套,以保持好状态同时,这个阶段也需要好好去记忆一些东西,比如有些难 记的公式,看书时标出的重点知识和注意事项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在考场上丢掉一些不该丢掉的分数以上是本人在数学复习和考试中的一些感受,不敢说完全止确,但至少是发口肺腑的如果能够 给研友们一点启发,就是我故人的安慰。
由于时间仓促,可能写得有点凌乱,望大家谅解相信大家通过一个学期努力,可以自信地走进考场,满意地走出來,最后惊喜地看到自己的分数般后,中公考研预祝广大学习2016考研复习顺利,并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