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滩文化概述.docx
15页“沙滩文化”概述 黄万机摘 要:本文对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出现在贵州遵义县东乡沙滩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沙滩文化”进行了集中的概述阐述了沙滩文化的源流、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成果和影响,以及沙滩文化的人文精神Key:沙滩文化 源流 成果和影响 人文精神:I209.9 :A :1000-8705(2017)03-01-07“沙滩文化”是指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出现在贵州遵义县东乡沙滩村落的地域性文化世居沙滩的黎氏家族,与侨居附近的望山堂郑氏、青田山莫氏互结姻娅、互为师友,在一百多年间,涌现了几十位学者、诗人、作家,人各有集,各类著作百余部数百卷其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在我国文学史、学术史、外交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引领一代风骚,蜚声海内外近几十年来,研究“沙滩文化”之风蔚然兴起,研究论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方兴未艾国际性的专题会多次召开,引发了国际国内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深度关注沙滩文化”不仅跨出山国之门走向全国学坛,而且走向东瀛和欧美一、沙滩文化的源流“沙滩文化”的定名,源于《遵义新志》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史地所编纂《遵义新志》,把遵义两千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九个时期:从夜郎期、牂牁期、播州期、杨保期到新城期,其间第八期为沙滩期。
对沙滩期的论述有数百字,末尾写道:“故沙滩不特为播东名胜,有清中叶曾为一全国知名之文化区沙滩文化”由此而为学界注目沙滩村落在遵义市东八十里的乐安江畔,今属新蒲新区新舟镇村中近百户人家,黎氏在明代万历年间迁居于此,至今四百多年黎氏原住四川广安,是宋元以来的文化世家入黔这一支世代耕读传家清代乾隆年间,族人考取秀才、举人者络绎不绝,也有中进士入仕途者入黔八世祖黎安理(1751-1819),号静圃,乾隆己亥(1779)举人长期从教,琢育一批英才晚年任山东长山知县,有政声著有《锄经堂诗文集》和笔记小说《梦余笔谈》等他便是“沙滩文化”的奠基人黎安理以孝悌之行著称于时《清史》将其事迹列入“孝义传”,后世子孙以他为楷模,称之为“长山公”黎安理把两个儿子琢育成才,人称“黎氏双璧”长子黎恂(1785-1863),字雪楼,嘉庆进士,出任浙江桐乡知县,政声极佳丁忧回黔,购买古今图书数十箱运回沙滩,设塾授徒,让族中子弟及门人去藏书楼中任意取阅,琢育出郑珍、黎兆勋、莫友芝等一批人才著有《蛉石斋诗文集》《千家诗注》《读史纪要》《四书纂义》等次子黎恺(1788-1842),字子元道光举人,任过印江县学训导及开州儒学训导。
著有《近溪山房诗钞》《石头山人词钞》等黎安理门人王青莲,由进士入翰林院,官至山东布政使,有《金粟斋诗文集》传世以上几人算是沙滩文化的第二代传人第三代传人主要有郑珍、莫友芝和黎兆勋等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黎安理外孙原住西乡天旺里(今鸭溪一带),十四岁随父母迁来沙滩,拜大舅黎雪楼为师,博览群书,攻习宋学和诗文后又拜贵州、湖南学政程恩泽和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为师研习汉学以“汇汉宋为一薮”为治学宗旨,“治经宗汉,析理尊宋”,把汉代许郑之学与宋代程朱理学融汇起来,在经学和文字学研究方面有很高成就,著述等身,受学界推许,有“西南巨儒”的美誉他在道光年间中举,出任古州、镇远府和荔波儒学训导,主讲遵义启秀、湘川诸书院,培育不少人才他的表弟黎兆熙、兆祺、庶焘、庶蕃、庶昌及莫庭芝等,都拜他为师,攻习汉学和诗文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独山州人十三岁随父亲莫与俦来遵义,曾去沙滩拜黎雪楼先生为师,与郑珍、黎兆勋同砚席,诗词唱和,成莫逆之交父亲去世后,葬于沙滩附近的青田山,建青田山庐,与郑、黎两家为邻,衡宇相望,往来尤密切黎庶昌娶友芝小妹,结为姻亲友芝考中举人后,多次会试不售,主讲湘川书院多年,并与郑珍同纂《遵义府志》。
友芝性格开朗、健谈,一句笑话出口,常令满座喷饭四十八岁入京师,广交天下名士,上自公卿相国,下至武夫小卒,无不乐与交游晚年入曾国藩幕府,待以宾师之礼得曾氏资助,完成多部学术著作,成为远近驰名的大儒黎兆勋(1804-1864),字伯庸,黎雪楼长子少年能诗,但乡试屡次落第主持家政,以诗法教授诸弟侄有干济之才,但长期沉沦下僚,在湖北巡抚衙门任藩照磨兼盐库大使,隋州州判与江淮名士唱酬,以抒郁闷之气著有《侍雪堂诗钞》和《葑烟亭词》其词的成就超过郑、莫,跻身全国词坛名家之林礼部尚书潘祖荫,称郑、莫、黎三人为“黔之通人”黎氏昆仲,除黎兆勋外,大都拜郑珍、莫友芝为师雪楼先生之子兆熙有《野茶冈人诗草》;兆祺有《息影山房诗钞》;兆铨有《衡斋诗钞》;兆普精医学,有《刍荛本草》《脉法正宗》《瘟疫辩证》三种;子元先生之子庶焘有《依砚斋诗钞》《琴洲词》;庶蕃有《椒园诗钞》《雪鸿词》;庶昌著作十几种,古文名家;庶諴有《夏轩诗稿》此外,郑淑昭有《树萱背遗诗》;郑知同有《屈庐诗稿》《漱芳斋文稿》,文字学著作多种;莫庭芝有《青田山庐诗钞》《词钞》这批人构成“沙滩文化”第四代傳人其中杰出者,当推郑知同、黎庶蕃和黎庶昌第五代传人,是以黎汝谦、黎尹融为代表的诸昆仲。
其中黎汝弼有《功甫诗稿》存于家;汝怀有《虚甫诗稿》;汝林有《吟香馆诗钞》;汝谦成就较高,有《夷牢溪庐文集》《夷牢溪庐诗钞》,翻译《乔治·华盛顿传》,参与编选《黔诗纪略后编》;黎尹融是庶焘之子,考取进士,赴吉林任农安知县,有《祝衡诗稿》《梦瀛词草》等;庶昌之子尹骢,研究泉布学,著有《古泉书录题解》《古泉经眼图考》第六代传人有黎渊、黎迈及黎梓诸昆弟尹融之子黎渊、黎迈均留学日本,攻读法政和兵工黎渊创办北洋法政大学堂,培养出一批社会栋梁之才,一度入袁氏幕府,后隐居市井,著有《致明堂诗稿》多集黎迈任职于中国银行,抗战期间隐居唐山水泥厂,著《工隐庐诗钞》《海棠轩诗稿》《十石鼓砚斋诗稿》《双枣书屋倚声》《工稳庐随笔》等黎树、黎楷、黎梓三兄弟,是汝琦之子,兆铨之孙黎树有《啸峰诗稿》《日本地理志》《广州湾割地事记》等;黎楷有《勿斋诗稿》藏于家;黎梓号丹雘,曾任陕西褒城知县,返乡从教数十年,著有《助归草堂诗钞》,他是黎氏最后一位塾师,培育多位人才endprint二、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成果及影响沙滩文人在学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方面都创造了大批成果,取得较大成就经学方面,郑珍有研究著作10种,刊行5种《经学》《仪礼私笺》《轮舆私笺》等有不少独创之见,受学界高度评价。
《亲属记》绍继千年绝学,1996年中华书局再度出版文字学著作20多种,刊行的仅有郑珍《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3种;郑知同《说文本经答问》《六书浅说》两种;莫友芝《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等这些论著在学术领域产生很大影响清代李慈铭,对郑珍《经学》很推崇,称之为“经学之功臣”胡朴安《文字学史》对郑氏父子的著作有详细介绍,摘引《六书浅说》精义,全文钞录郑珍《汗简书目笺证》《辞源》和《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对一些古字,引用郑珍的解释,注明“参见郑珍《说文逸字》”或“参见郑珍《说文新附考》”,也有少数字注明“参见莫友芝《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足见其权威性莫友芝是版本目录学创始人之一已刊行的目录学著作4種,莫绳孙、莫棠也有家藏书目的著作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16卷,被多家出版商印制发行,成为图书工作者案头必备之物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去各地搜访古籍,随身携带莫氏《郘目》和笔记本,得书便批注或记录,后来撰写成《藏园群书题记》和《藏园群书经眼录》各数十卷当今,有博士生把《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定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莫友芝《韵学源流》一书,已被华东师大收入《中国历代语言学文选》中,成为大学文科教材。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振寰撰写《韵学源流评注》20多万字已出版发行沙滩文人撰写有多部自然科学著作,如黎恂《农谈》;郑珍《樗茧谱》(莫友芝注),《凫氏为钟图说》和《轮舆私笺》;黎庶昌《欧洲地考略》《谈天汇志》《由北京出蒙古中路至俄都路程考略》《由亚细亚俄西路至伊犁等处路程考略》等史志方面:郑珍、莫友芝合纂《遵义府志》,有“府志中第一”的评价;黎恂与刘荣黼合纂《大姚县志》;莫祥芝主修《上元江宁两县志》《通州志》;黎庶昌主修《青浦县志》,自撰有《全黔国故颂》23卷,《牂牁故事》20卷谱录学著作:黎安理有《长山公自书年谱》;郑珍有《郑学录》;黎庶昌有《遵义沙滩黎氏家谱》《曾文正公年谱》12卷,收入《曾文正公全集》文献编选与辑印多部:郑珍辑《播雅》24卷;莫友芝辑《黔诗纪略》33卷;莫庭芝、黎汝谦、陈田合辑《黔诗纪略后编》《补编》33卷;黎庶昌编选《黎氏家集》40卷、《续古文辞类纂》28卷,在日本辑印《古逸丛书》200卷文学创作集近百种,择要介绍如下:文集:郑珍《巢经巢文集》,莫友芝《郘亭遗文集》,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和《西洋杂志》,黎汝谦《夷牢溪庐文集》等,在全国文坛都有名望现当代多部古文精选本,都选有他们的文章,如《近代文学大系·散文卷》《续古文观止》《清文观止》等。
词集:黎兆勋《葑烟亭词》,黎庶蕃《雪鸿词》,黎庶焘《琴洲词》,莫友芝《影山词》,莫庭芝《青田山庐词钞》,郑珍《经巢呓语》,赵懿《梦悔楼词》等,被选入《全清词钞》等选本兆勋、庶蕃成就尤高,堪称清代词坛一流作手诗集:郑珍《巢经巢诗钞》《后集》共15卷;莫友芝《郘亭诗钞》8卷,《遗诗》8卷二人同何绍基是“宋诗运动”的代表诗人郑珍尤为特出,其《巢经巢诗集》被“同光体”诗派推尊为“宗祖”历代诗论家对郑珍诗评价极高,清代名家吴敏树认为“子尹诗笔横绝一代,似为本朝人所无”,曾国藩首肯其说蜀中诗家赵熙有“绝代经巢第一流”的赞诗北京大学教授胡先骕说:“郑子尹珍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钱仲联教授说:“郑子尹诗,清代第一,不独清代,即遗山(元好问)、道园(虞集)亦当让出一头地又说:“子尹诗,才气功力俱不在东坡下他由衷写出赞美诗:“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比亚大学教授施吉瑞,潜心研究郑珍诗歌,写出40万字的专著《诗人郑珍与中国现代性崛起》,其《前言》的第一句就说:“郑珍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应当同陶潜、李白、杜甫或苏轼一样,被更多的人了解又指出:“郑珍和他的沙滩群体都属于中国现代化重要的缔造者之列,他们对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都贡献良多。
他们和数量巨大的宋诗派成员一同塑造出孕育鲁迅 (1881-1936)、蒋介石(1887-1975)、毛泽东(1893-1976)等人的时代足见诗人郑珍影响之深广当代著名学者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郑、莫二人在中国近代诗坛的影响,作了这样的评价:“当时海禁已开,国家多故,具有敏锐感的文人更觉得前途的暗淡不安,于是言愁欲愁,其表现力量,也就更能深刻而真挚黔中诗人莫友芝与郑珍,尤足为代表姚永概《书郑子尹诗后》云:‘生平怕读郑莫诗,字字酸入心肝脾 在这种诗格中,也真觉谈神韵谈格调都无是处,即侈言性灵,如与随园一流之矜弄聪明者,也不大相侔受时局动荡的影响,形成酸涩愁苦的时代诗风,而这种诗风的代表,不在中原、江淮大地,而是偏远的黔中诗人郑珍和莫友芝沙滩文人也工书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柴翁书画集锦》,陈田评为“诗书画三绝”莫友芝书法四体皆工,尤长篆隶沙孟海《近三百年书学》中说:“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莫友芝是公认的清代一流书法大家郑知同篆书、楷书具佳当代多部书法精品选集,都有郑氏父子和莫友芝的作品莫友芝善篆刻,刊行《郘亭印存》黄宾虹评云:“其所镌印章,使刀如使笔,波磔有法,纯任自然,于新安、西泠各派之外,别开生面。
三、沙滩文化的人文精神沙滩文化产生和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在物质层面上有两条:一是抓教育黎氏家塾坚持办学三百五十年从明末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从未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