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学徒制素材.docx
5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 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需求,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深度融合, 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德国,企业负责提供相关的实际生产岗位和培训场所,学生有大约 60% 70% 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实训,其余大约 30%40% 的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在德国,企业承担了企业本位培训的费用包括学徒津贴与社会保险、实训教师工资与社会保险、培训设备和材料费以及教学资料的购置保管费用等学徒是企业的“特殊雇员” 在津贴方面这意味着, 他们有权获得企业支付的 “学徒制工资” , 这一工资不受法国最低工资标准(SMIC)的限制,但也设有最低标准法国最低学徒制工资标准是按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百分比规定的, 它与学徒年龄及参加学徒制年份相关学徒年龄越大, 工资越高;参加学徒制的年份越长, 工资也越高(见表 1)不过, 通过集体协商, 学徒在企业中实际获得的学徒制工资往往比这一标准高法国学徒制工资的最低标准第 1 年18 岁以下25%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335. 95 欧元) 18 -20 岁41%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550. 95 欧元)21 岁及以上53%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712. 20 欧元)第 2 年18 岁以下37%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497. 19 欧元)18 -20 岁49%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658. 45 欧元)21 岁及以上61%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819. 70 欧元)第 3 年18 岁以下53%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712. 20 欧元) 18 -20 岁65%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873. 45 欧元) 21 岁及以上78%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每月 1048. 14 欧元)国外成功的学徒制典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Hilary Steedman将欧洲的学徒制分为需求引导型和供给引导型两大类。
需求引导型的学徒制也可以称为高企业合作与低学校整合型,其特点是雇主责任感高, 企业培训强大, 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相分离, 如德国、 奥地利、 瑞士的学徒制供给引导型的学徒制也可称为低企业合作与高学校整合型, 其特点是雇主责任感低, 企业培训相对较弱, 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进行了较为密切的整合,如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的学徒制 既是学生身份, 又是学徒身份” 尚是一大难题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在试点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中以成人教育形式直接招收企业员工, 学生从企业-学校-企业的校企结合中受益, 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 双身份” 的问题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上海农场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推行“ 招生即招工、 招工即招生” 制度, 学生一入学就与农场签订预就业合同, 农场承担学生的部分学费和一定的生活补贴,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工作, 农场优先录用,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些“ 招收企业员工, 招生与招工融合” 的制度改革, 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 双身份” 问题但目前的试点仅仅停留在成人职教和个别招生与招工相结合的个案, 要解决学生“ 双身份”的普遍性难题,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必须 “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互衔接” 2011年发布的《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则要求 “ 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 “ 立交桥” 2014年《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中也指出,必须 “ 促进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同年发布的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中更进一步指出:“ 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 ”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政策基础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在《 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中提出了“ 对接产业、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等 5 条有关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更进一步完善了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支撑体系。
工作室制”是贯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分段创新培养的衔接工具首先要从改变校园形态入手,将原来的教室、实验室改造成实训室,建立 “ 工作室” 同时引企入校,引进企业的生产车间或研发部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和研发性实训基地,在形态上实现校企空间和文化的统一这种 “ 工作室”具有真实的产品生产功能,“ 工作室制”的实质是一种 “ 立地式”研究与“ 生产性”项目双重并举、“ 校企合作”与 “ 校校合作”共耦机制下的教学衔接创新平台,英国华威大学的 “ 准工作室制”的施行,其目的即在于 “ 帮助学生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第一学年会安排私人导师每周与学生见面,并由5至8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来共同探讨教师课堂中的疑惑这些会议巩固了学生与私人导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经常性地参与跨学科的团队工作,也是课程中的一部分.教育部印发的 《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应积极开展 “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明确指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落实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体系、操作方式、运行机制,其关键点在于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难点则在于一体化设计的课程结构学因此,必须深入分析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逻辑顺序,推行 “ 做中学、做中教” ,科学设置各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衔接贯通必须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分级差、分阶段的贯通培养,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类型特点,优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2010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 今后我国将探索“两种教育制度、 两种劳动制度” ,即“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要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同时, 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2012—2020)对 “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 表述更为具体 :“推动各地在有条件的企业探索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试点, 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和培养, 学校和企业签订培养协议, 企业和学生签订用工合同。
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 课程方案和实习实训流程企业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统筹安排国家财政资金、 企业职工培训资金用于学生(学徒)培养培训政策法规的强力推动及资金支持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基础第一, 通过出台诸如 《校企合作促进法 》 《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 》 《学徒制培训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 确立学徒制培训的法律地位, 明确企业、 学校和学生等各方的权、 责、 利, 为试行和逐步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 第二, 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环境一方面, 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 加入学徒培训, 如对接受学徒的企业给予奖励或经费补贴, 将学徒培训的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起来另一方面, 加强宣传、 教育和引导, 让企业充分认识现代学徒制对于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三, 加大职教集团化发展, 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 发展集团化教育, 发挥职教集团在推动现代学徒制, 实现产教结合方面的优势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提出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 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官方第一次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战后出现的以德国 “双元制” 、 英国 “现代学徒制” 、 澳大利亚 “新学徒制” 等为典型的、 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需求、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都是现代学徒制 2014年8月, 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近来,国内一些地区和职业院校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实现学历教育、 职业资格融通加强与政府、 企业、 行业的深度合作, 实施工作室导师 + 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策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 工作室制”设计师创新协同培养模式, 共同按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课程体系,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毕业后可获毕业证 + 职业资格证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共同认可了六种关键技能:交(Communication )、数字运用( Appli-cation of Number )、 信息技术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与人合作( Working with Others )、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Performance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Problem Solv-ing )。
其中前三种技能属于“主要的”或“硬的”关键技能,它们通常强制性地应用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中后三种属于“更广泛的”或“软的”关键技能,它们几乎包含在所有的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培训计划中在美国, 做学徒要经过注册取得注册的学徒协议会得到法律和相应管理部门的保护和监督 相对移植于欧洲的带有行会性质的学徒制, 美国注册学徒制更加迎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美国注册学徒制如今已经日趋成熟 在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支持下, 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主要由学徒工、 企业雇主、 社区学院、 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和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在美国学徒制法规和劳工部的监管下各司其职, 共同协作完成注册学徒制的课程计划意大利政府启动了高等学徒制项目这个项目被誉为 “史上层次最高的学徒制” ,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延续到大学及研究生层次的学徒制, 其 “学徒合同” 可以适用于博士研究生为此,意大利制定了国家课程标准, 共有26 所大学、 400 多家企业和1006 名学徒参与改革后的学徒制有以下几个创新, 其魅力和变革尽显其中其一,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联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