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全部教案(共6课时).docx
12页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题认识四边形计划课时第1课时主研人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的例1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理解和掌握四边形的特点2.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四边形,理解和掌握四边形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纸,剪刀,直尺,钉子板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师 生 双 边 活 动个性化设计一、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1.谈话: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了有花有草,还有各式各样的石头,这样的校园你们喜欢吗?(出示校园主题图)2.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那么多的图形有圆形、三角形,还有不少的四边形听说过四边形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和它交交朋友板书:认识四边形)1.初步感知:其实,刚才大家已经找到了很多四边形(课件出示)试着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四边形的特征3.动手操作,找出四边形围一围: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心目中的四边形。
圈一圈:(教材第79页例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剪一剪:引导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彩纸、剪刀,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四边形4.引导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作 业设 计板 书设 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计划课时第2课时主研人教学内容教材80页例2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2.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具准备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剪刀,直尺,一副三角板教具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师 生 双 边 活 动个性化设计一、引入新课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出示学具卡片,引导学生找出学具中的四边形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3.导入新课你会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二)进一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动手剪一剪,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动手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条的各角三)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作 业设 计板 书设 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题周长计划课时第3课时主研人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84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摸一摸、画一画,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能够具体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教具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师 生 双 边 活 动个性化设计一、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三、作业布置四、课堂小结1.设疑:如何买花边?老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上街买了一块布,铺在桌上总觉得不好看,有个朋友便给我提了个建议,如果在这块桌布周围加一圈花边,就会好看一些,老师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可是这条花边该买多长呢?同学们,你们帮老师想一想该怎么办?(课件出示一块桌布)老师:那么该量哪里呢?谁能指一指呢?(一名同学站起上前指一指)2.导入新课。
这位同学指的是这块桌布的周长,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1.感知周长1)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和平面图形2)交流喜欢的图形的周长2.设疑:什么叫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3.研究求周长的策略老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意思你能测量下面物体的周长吗?(课件展示图片:圆形、五角星、三角形)(1)学生动手操作2)小组交流汇报4.讨论把物品分类老师: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和物品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能不能根据各自所用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和物品分分类?小结:不规则图形可以用绳子围图形一圈,再测量绳子的长度;规则图形可以用直尺测量出周长长度1.教材第83页“做一做”2.教材第84页第1题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题练习课计划课时第4课时主研人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练习十九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周长2.能动手量出周长教学重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师 生 双 边 活 动个性化设计知识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八”第3题。
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是怎样想的?(1)(2)分析:首先明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图形,会发现(1)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相等,(2)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不相等完成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八”第4题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作 业设 计板 书设 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划课时第5课时主研人教学内容教材85页例4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图形、直尺等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师 生 双 边 活 动个性化设计一、引入新课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兔子失败后,它一直很不服气……于是,在动物王国里,再次举行龟兔赛跑,裁判员虎大哥宣布:“请小兔沿第一块长方形草坪跑一圈,乌龟沿第二块正方形草坪跑一圈。
小兔急得大叫起来:“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长小朋友,到底谁跑的路长呢?你有办法知道吗?兔子和乌龟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4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四边形的周长吗?(2)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桌讨论完成方法有这四种:(课件出示)①6+4+6+4=20(厘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地加起来②6+6+4+4=20(厘米),先加两个长,再加两个宽③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④6+4=10(厘米),102=20(厘米)3)推导出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并介绍字母公式老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提问:那么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呢?(2)交流算法3)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根据记录进行总结老师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作 业设 计板 书设 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题解决问题计划课时第6课时主研人教学内容课本第8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1分米的正方形纸等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师 生 双 边 活 动个性化设计一、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三、作业布置四、课堂小结1.拼图形比赛出示16张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看看谁拼得又对又快检查学生的摆拼情况2. 导入新课:同学们用16张小正方形纸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谁拼的图形周长最短呢?1.动手拼一拼16张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图2.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自己摆拼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引导学生画一画,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4.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老师: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5.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找到周长最短的拼法完成教材第87页第4题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作业设计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