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主义论课件.ppt
48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讲,资本主义论,,,第四讲资本主义论,1,基本内容,一、资本主义概论,,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三、当代资本主义,,,基本内容一、资本主义概论,2,思考题,1、了解关于资本主义的一般理论2、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考题1、了解关于资本主义的一般理论3,一、资本主义概论,(一)资本主义的概念,,(二)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三)资本主义的政治特征,,(四)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一、资本主义概论(一)资本主义的概念,4,(一)资本主义的概念,1、资本主义的内涵,定义“资本主义”概念的四个角度,(1)经济制度,(2)政治制度,(3)社会形态,(4)社会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概念1、资本主义的内涵,5,,从经济制度的角度,资本主义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的经济制度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资本主义指 以“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等政治思想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民主法治制度。
从经济制度的角度,资本主义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6,,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资本主义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统一的、否定封建主义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形态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资本主义指以私有制为核心制度,以自由为基本价值,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为永恒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资本主义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7,2、资本主义的外延,(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3)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4)当代资本主义阶段,,,2、资本主义的外延(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8,(,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全部过程的基础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9,,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在欧洲大陆的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在它附近的英国也被带动起来。
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这时,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资本主义论课件,10,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 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 最为典型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问,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11,(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的天然形式自由竞争是资本同作为另一资本的它自身的关系,即资本作为资本的现实行为。
只有随着自由竞争的发展,资本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在资本发展最初历史阶段上仅仅表现为一些倾向——才确立为规律,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才以它的最适合的形式确立起来——马克思,,,(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2,(3)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3)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4,,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特征的思想:,(l)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特征的思,15,,(二)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1、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2、市场经济生产力有较高程度的发展,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3、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变成了商品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二)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16,(三)资本主义的政治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1、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基本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第二个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第四个基本原则是人权原则三)资本主义的政治特征,17,2、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3、,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即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即以政党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操纵选举;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的政治制度2、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18,约翰·洛克,(John Locke),约翰·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他的政治理念也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于1689~1690年写成的《政府论》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论文洛克极力并有效地驳斥了费尔默的君权神授的主张他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
洛克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三种,认为立法机关应当高于行政机关,防止专政约翰·洛克(John Locke)约翰·洛克(1632-17,19,边沁(Bentham ),边沁(1748—1832)英国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经济学家,法学家出身于律师家庭1763年在牛津大学女王学院毕业 边沁学说的中心是功利主义包括两个原理:一是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二是自利选择原理他力图把所想到的基本概念说成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他的思想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他既相信人完全是自私的,又说人应该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道德与立法原则概念》是其代表作边沁(Bentham )边沁(1748—1832)英国功利主,20,密尔(John Stuart Mill,),约翰•密尔(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论自由》一书是密尔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论自由》一书写于1859年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个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应该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密尔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
密尔(John Stuart Mill )约翰•密尔(180,21,(四)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1、社会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沦和观念的总和资产阶级主要的政治思想:“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资本主义,主要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四)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22,2、资本主义的精神特征,,,马克斯·韦伯(1846—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他在书中总结了弥漫于近代欧洲, 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气质和社会心态的“资本主义精神”2、资本主义的精神特征 马克斯·韦伯(1846—1920,23,,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他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
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它领域,并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韦伯在本书中总结的勤奋、忠诚,敬业、视获取财富为上帝使命的新教精神,也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主要考察了,24,二、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劳动价值论,,(二)剩余价值学说,,(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二、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劳动价值论,25,(一)劳动价值论,1、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一)劳动价值论,26,3、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莫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3、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7,(二)剩余价值学说,1、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二)剩余价值学说,28,2、剩余价值的产生,( 1)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2、剩余价值的产生,29,,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2)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资本主义论课件,30,(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3、两个必然,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结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2,三、当代资本主义,(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四)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三、当代资本主义(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33,(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1、,经济全球化概念,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到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则大大加快了。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34,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的动因,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5,4、,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经济全球化的后果,36,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37,(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8,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制度;,其二,终身雇佣制度;,其三,职工持股制度;,其四,社会福利制度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9,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0,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表现在: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41,5、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5、政治制度的变化,42,(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43,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最后,夸大和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都是错误的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44,(四)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首先,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四)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45,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为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奠定了基础。
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46,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47,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47,,,,,,,,,,,,,,,,,,,,,,,,,,,,,,,,,,,,,,,,,,,,,,,,,,,,谢谢聆听,·,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谢谢聆听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