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双语者道歉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反向迁移”实证研究.docx
13页汉英双语者抱歉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反向迁移〞实证研究简要:本文通过DCT测试卷,调查了在校大学生汉英双语者抱歉言语行为的实施情况,发现其母语汉语确实受到其二语英语的影响,证实了英语向汉语的语用反向迁移的存在但在具体的抱歉模 本文通过DCT测试卷,调查了在校大学生汉英双语者抱歉言语行为的实施情况,发现其母语汉语确实受到其二语英语的影响,证实了英语向汉语的语用反向迁移的存在但在具体的抱歉模式和策略工程中,这种反向迁移表现得并不均衡同时由于语言结构类型的距离和语用标准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中介文化风格尚未形成 ?语言教育?的办刊宗旨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开展读者对象:语言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广阔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一、引言 抱歉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交际行为之一当某人的某个言行事实上或潜在地对他人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妨害,并有可能损害双方的和谐关系时,就需要运用抱歉来予以弥补同时,“在决定实行一个言语上的抱歉时,S(说话者)愿意在某种程度上让自己蒙受羞辱,并为妨害行为成认错误和责任〞,因而“抱歉行为对H(受话者)来说具有面子保存性(face-saving),并对S具有面子威胁性(face-threatening)〞(Olshtain,1989:155)。
由于抱歉涉及“面子问题〞(face-work),反映了特定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因而各种语言都为抱歉言语行为提供了一整套行为策略和模式 由Blum-Kulka et al(1989)主持的“跨文化言语行为实现工程〞(CCSARP),以请求和抱歉这两种“面子威胁性〞言语行为为例,针对英语、法语、德语、希伯来语等4种西方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的跨文化调查和比照研究其中,Olshtain(1989:171)在对抱歉数据的跨文化分析中发现,这4种语言在一般抱歉策略的使用方面高度相似 然而,不同社会的文化距离以及语言本身的类型学距离的存在,也造成了不同语言之间在抱歉策略和模式方面的跨文化差异,因而二语学习者在抱歉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也在所难免例如,国内关于汉英抱歉言语行为的比照研究发现,两种语言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如:黄永红,2022;李志君、秦傲松,2022;李燕,2022;易兰、文举,2022)在语用迁移方面,姜占好(2022)、王红等(2022)先后在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抱歉策略中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母语对英语的影响 不过,对于中国外语学习者的抱歉言语行为中可能存在的外语对母语的语用反向迁移现象,却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语用反向迁移研究方面,目前仅有恭维语回应如:(黎娜,2022;康灿辉,2022)、请求如:(范燕妮、李柏令,2022;李琼、李柏令,2022;原坤阳,2022)、拒绝(张姝,2022;孙姬州、李柏令,2022)等少量的几种言语行为得到了关注,而针对抱歉的相关研究尚未展开 事实上,随着英语的普及,汉语的抱歉语已经明显地受到了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常可发现在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抱歉用语中出现了语码混杂的现象,即在汉语语境中直接用英语的“sorry〞代替汉语的“对不起〞,如“sorry,你没事吧?〞这一现象也已得到相关调查(王燕、徐慧,2022)的初步证实相比之下,在其他言语行为中出现类似情况的那么仍然较为少见由此可见,抱歉言语行为可能更容易受到英语影响而出现语用反向迁移,因而也是语用反向迁移研究中一个更不容无视的领域 语用反向迁移是双向的语用迁移的一局部随着二语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头脑中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双向互动有可能导致学习者的两种语言的语用行为趋向一致,从而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中介文化样式,它既不同于母语语用标准,也不同于目的语语用标准据此,Blum-Kulka(1990)提出了“中介文化风格假说〞(intercultural Style Hypothesis),将这种独特的中介文化样式称为“中介文化风格〞。
而Cenoz(2022:62~80)在针对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那么进一步证实,中介文化风格不仅在二语学习环境(即目的语环境)中存在,也可能在外语学习环境(即母语环境)中存在 近年来,国内针对“中介文化风格〞在外语学习环境中是否存在的相关研究,如范燕妮、李柏令(2022)、李琼、李柏令(2022)、原坤阳(2022)针对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调查,均显示语用反向迁移确实存在,而“中介文化风格〞在总体上尚未形成,或者虽有形成的趋势,但尚不够典型或显著 鉴于英语对汉语的影响在抱歉方面已经有一些很明显的表达,我们设想,在抱歉言语行为中,不仅语用反向迁移存在,而且“中介文化风格〞也可能已经形成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我们开展了本研究 二、本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共计40名,并根据其是否来自英语专业分为英语专业组(实验组,n=20)和非英语专业组(对照组,n=20)英语专业组被试的英语水平至少为专业英语4级,非英语专业组被试的英语水平至高到达大学英语4级 调查工具为“话语补全测试〞(DCT),包含影响抱歉言语行为的3个语境制约因素(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冒犯程度)的10个情境。
我们参考了Olshtain(1989:172~173)在CCSARP中所设计的7个情境,并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增加了“弄坏好朋友的照相机〞以及“同学间踢球发生碰撞〞等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最终形本钱调查所使用的测试卷 测试卷分为内容相同的汉英两个版本非英语专业组被试只完成汉语卷,英语专业组被试那么需完成汉语和英语两份测试卷 两组的汉语卷将用来比照被试在用汉语实施抱歉言语行为时,其实施方式是否展现差异;假设展现差异,那么说明英语专业组中存在语用反向迁移英语专业组的汉英两份测试卷将用来比照被试在分别使用汉语和英语实施抱歉言语行为时,其实施方式是否展现差异;假设没有差异,那么说明英语专业组中已形成“中介文化风格〞 (二)调查结果分析 抱歉言语行为可以从多个维度加以考察,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围绕抱歉词语使用模式、语气词、抱歉策略等3个要素进行分析讨论 1.抱歉词语使用模式 Vollmer&Olshtain(1989:197~217)在Olshtain&Cohen(1983)的根底上将抱歉策略归纳为8种,第一种为“示意语力指明手段〞(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IFID),即使用“对不起〞“抱歉〞等习惯性的、比拟固定的抱歉词语明确地表示抱歉(以下简称“直接抱歉〞)。
一般来说,抱歉词语的使用是各种语言中最高频的,但不同语言的抱歉词语使用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考察的“抱歉词语使用模式〞分为单一式(单用一个抱歉词语)和组合式(连用两个抱歉词语或重复使用同一个抱歉词语)两种在汉语中,既可以使用单一式,也可以通过组合式来增强抱歉的语气,如:“对不起,不好意思哦〞“对不起,对不起〞等英语中那么不存在这种现象,一般是通过使用副词等其他手段来到达这一效果,如“very sorry〞“Im so sorry〞等这样就产生了汉语和英语在抱歉词语使用模式上的差异 本研究被试的具体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a:两组汉语和英语抱歉词语使用模式对照 模式∕组别非英语专业组 汉语(n=97)英语专业组 汉语(n=102)英语(n=124) 单一式93%87%96% 组合式7%13%4% 表1b:两组汉语和英语抱歉词语使用模式差异卡方检验 检验分组/模式单一式组合式 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汉语P=0.383P=0.044* 英语专业组汉语/英语P=0.345P=0.048* 从表1a中可见,在单一式的使用频率中,从非英语专业组汉语(93%)到英语专业组汉语(87%)再到英语专业组英语(96%)呈现一个先降后升的趋势。
但通过两两卡方检验(见表1b)却可以发现,“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汉语〞和“英语专业组汉语/英语〞这两组的P值分别为0.383和0.345(p>0.05),显示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的汉语之间,以及英语专业组汉语和英语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在组合式的使用(见表1a)中,从非英语专业组汉语(7%)到英语专业组汉语(13%)再到英语专业组英语(4%)相应地出现了与单一式相反的先升后降的趋势通过两两卡方检验(见表1b)发现,“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汉语〞和“英语专业组汉语/英语〞两组的P值分别为0.044和0.048(p 2.语气词 汉语中存在丰富的语气词,可以用来作为缓和或者加强语气的手段而英语中不存在语气词,一般可以通过词汇(如副词)或语法(如动词的形态变化)等手段来起到相同的作用语气词有3种使用模式,一是仅出现在抱歉词语后面,二是仅出现在其他成分后面,三是在各个成分后面反复出现,如“不好意思哦,你没事吧?〞本次调查的语气词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汉语和英语语气词使用情况比照 分组非英语专业组 汉语英语专业组 汉语英语 百分比15%3%0% 两两卡方检验P=0.026* P=0.014* 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专业组汉语的语气词使用率仅为3%,与非英语专业组汉语(15%)的差异极为明显,使用量大为减少。
而且,卡方检验所得P值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即0.026(p 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组的英语中没有出现语气词,与该组的汉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卡方检验所得P值为0.014(p 3.抱歉策略 上文提到,Vollmer & Olshtain(1989:197~217)将抱歉策略归纳为8种,即:①“示意语力指明手段〞(即“直接抱歉〞);②表达说话者对冒犯所担负的责任;③对造成冒犯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④提供补偿;⑤保证克制;⑥抱歉强化;⑦表达对受害人的关心;⑧减轻责任这一分类根本能够涵盖人们在抱歉时会采用的策略,因此本文也将据此进行分析同时,我们也将引用Olshtain(1989:164)关于英语的调查数据作为“英语参照组〞,以反映各种策略使用情况在不同组别之间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中被试抱歉策略的使用情况如表3a、图1所示 表3a:抱歉策略使用情况比拟 抱歉策略非英语专业组汉语英语专业组英语参照组 汉语英语 ①直接抱歉65%68%83%75% ②担负责任10%4%15%71% ③解释和说明27%26%28%4% ④提供补偿15%17%21%12% ⑤保证克制3%1%4%0 ⑥强化5%9%11%24% ⑦表达关心11%7%13%5% ⑧减轻责任17%14%13%8% 图1:抱歉策略在各组别间的变化趋势 从表3a和图1可见,在四组中,①直接抱歉、③解释和说明、④提供补偿、⑤保证克制、⑦表达关心、⑧减轻责任等策略的使用情况十分相似,。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