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指挥的基本动作PPT课件.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90365636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9.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第六章 指指挥的基本的基本动作作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w起拍的指挥动作可分为预备、吸气、起唱三个步骤在实际指挥时,这三个动作是连续进行的预备吸气起唱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w1.预备w首先由伴奏者给一个歌曲的开始音,随后指挥者双手提起做出预备动作,双手的位置和距离既要便于下一个步骤——吸气,又要考虑到歌曲从第几拍开始进入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w2.吸气w保证歌声统一开始的先决条件吸气的时间通常在歌声进入的前一拍的最后瞬间,动作的方向按吸气所在的那一拍子的指挥线条来表示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w如《绿色的小风玲》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w《歌唱祖国》w吸气动作的速度应与歌曲的速度一样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w3.起唱 w起唱的动作略强些,要明确打出歌声进入的开始拍,拍点要清楚,使歌声一进来就很整齐 第二节 收煞的指挥动作w表示歌曲结束的收煞动作是很重要的收煞动作包括下列两个组成部分:预备、收煞在收煞时动作要求明确、果断 第二节 收煞的指挥动作w一般用两手相对并适当扩张两手距离由里向外绕一个圈,用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动作有力一顿,在收煞点上把音煞住 第二节 收煞的指挥动作w收煞点的精确时间:w在结束音后面的一拍刚要开始前的瞬间上。

      第二节 收煞的指挥动作w常见到几种不同的收煞情况:w如:捷克民歌《牧童》 第二节 收煞的指挥动作w如:《工农齐武装》 第三节休止的指挥动作w双手先停在休止前一拍音乐的拍点上,待休止时值终了,接用起拍指挥法,指挥后续音乐的进入w如:勃拉姆斯的《摇蓝曲》 第三节休止的指挥动作w对于时值短于一拍的休止,一般不予收拍,只是用腕部在拍点上以“一顿一顿”的动作来表示声音断开就可以了拍点要明显富于跳跃感,反射动作要敏捷、灵巧w例:早操歌,运动员进行曲 第三节休止的指挥动作w一些从后半拍开始的乐句,指挥时在掌握相应击拍力度同时,拍点也明显富于弹跳感挥拍动作既带预示又带音乐起始,完成起拍指挥 第四节长时值音、附点节奏和 延长音的指挥动作w两拍以上的长时值音:双手共同打出长音起始拍时,拍点落于挥拍假设平面相当肩部高度与地面平行的横线上,双手随即停留在拍点位置上成长音保持手势w例:《东方红》 第四节长时值音、附点节奏和 延长音的指挥动作w2.附点音符w附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相组合的×·×节:和保持动作相似,唯左手“保持”后的第一次活动是从第二拍的后半拍才开始的w例:《我们热爱五星红旗》 第四节长时值音、附点节奏和 延长音的指挥动作w3.延长音w延长音:指挥时先按长音指挥法,双手停留在稍高的拍点位置上成长音保持手势。

      停留时间为原音符时值再加上适当的延长时值w例:《我们多么幸福》 第五节 拍点与反射动作w1.拍点w拍点是每一拍真正发音点,往往是这一拍线条的最低点在指挥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拍点,就会发生节拍不稳、速度不统一和歌声不整齐的现象 第五节 拍点与反射动作w2. 反射动作w当拍点打出以后,双手就会很自然地得到一个富于弹性的反射动作由反射动作形成的指挥线条叫反射线,其中构成的角度叫做“反射角” 第五节 拍点与反射动作w每一拍的反射动作又兼有作为指挥下一拍的准备动作的意义w右图为 2/4 拍歌曲指挥图式的拍点反弹位置: 第六节 连音与顿音的指挥动作w1. 连音(Legsto)w连音的指挥动作适用于比较抒情、缓慢、连贯的音乐作品,指挥时每一拍的界线和拍点都应做得柔和、圆顺一些指挥动作线条尽量做到柔和、松弛,以表达出作品的深刻内涵 第六节 连音与顿音的指挥动作w2.顿音(Staccato)w顿音的指挥动作常用于速度较快、进行曲风格的、跳跃的、节奏性较强的音乐语言指挥时应在基本图式的基础上,做到拍点果断、短促、跳跃,以明确地表示出歌声中干脆、活跃的情绪及其时值间断的特点 第六节 连音与顿音的指挥动作w有时也可以将大拇指和食指相捏成一个有尖角似的形状来指挥顿音。

      w例:《青春舞曲》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指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动作上的问题:w一、果断性w果断性来自指挥的绝对把握性,而绝对的把握性又来自指挥的自信心一个指挥进行充分的精心准备,包括对作品的理解和细致的分析指挥的动作切忌优柔寡断、含糊不清,速度和图式线条以及各种预示都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二、简练性w以最小的动作获得最大的艺术效果是每个指挥应追求的理想手段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简洁清晰,做到能静则静,能小不大,能用一只手完成的任务就不用两只手指挥动作越是节俭、朴实、鲜明、易懂,其概括和表达音乐形象的能力和空间就越大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三、自然性w手势如歌,自然而达意的指挥动作能让音乐的色调进行得抑扬顿挫、舒畅有序,合唱队就会现得生气盎然、朝气蓬勃,歌唱者的思想感情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洋溢于每个音符之中,令人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四、关系性w1. 点与线的关系w点是速度的节奏,点的动作应着力于腕部的力量;线是旋律起伏的动力,其动作应由大小臂、腕与手指的相互协调来完成一般来讲,速度较快的音乐大多使用直线;速度较慢的音乐则多注重于曲线。

      点要明确,线有起伏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2. 大与小的关系w指挥的动作幅度有大有小,一般而论,舒展、开阔、优美的音乐常用较大幅度的图式动作;相反,那些欢快、活泼、生动而快速的音乐多使用较小幅度的图式动作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3. 跳与连的关系w节奏性较强的作品其指挥动作往往以跳为主,平缓舒展的音乐则往往以连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跳的因素,跳与连的关系应该是跳中有连,连中有跳w动中有静,静中寻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5. 纵与横的关系w指挥动作中应做到纵横交错、相互贯通、兼容并蓄,决不能将二者相互对立起来一般来讲,歌唱性较强的作品应偏重于横线,节奏性较强的作品则以纵线为主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6. 刚与柔的关系w二者相辅相成有的作品是以刚为主,有的作品则是以柔为主,指挥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对比分明和灵活运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