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6页《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与反思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乡下人家》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课时:第1课时 单位: 林亭口镇张家庄小学 科目: 语文 提供者:郭建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乡下人家》是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作者紧扣“独特、迷人”,描写了七幅田园风光的画卷,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使人读着,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基于本组课文的编排目的和本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确定了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写法提炼和迁移运用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摘录积累好词佳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经历读课文想画面了解课文大意的过程;在感悟、品味、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文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一学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我针对的是乡村的学生,对乡下生活非常了解,这就方便了课文与实际的联系,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得与课文相联系课文内容与实际有差距时需要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情景本文就是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将各个画面展示给学生来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感受语言表达魅力,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能更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情1.在清脆的鸟鸣声中请同学们学生回答词语、农谚和古诗 境导入,激发学生的说一说描写田园风光的一些词语、兴趣 农谚和古诗,教师出示自己的搜集到的词语、农谚和古诗 2.展示乡村风景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本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文章,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文2.用笔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间的美,进而体会2.将不认识的生字词画出来,生字词画出来。
乡村生活的美好最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生字词 后将自己的初步体会3.学生举手读课文 用一句话概括出来,3.学生分段读课文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4.小组讨论 力 4.读后讨论你对乡村生活的感受,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再读课文,提炼小标题 1.学生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通读顺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锻炼学生感悟能力,让学生3.教师引导提炼小标题 在朗读中提炼小标学生通过自主总结、小组讨题,提高了学生的语4.有感情地朗读小标题 论的形式总结段意,不断提炼,言组织能力将顺序最后提炼出小标题 打乱可以查看学生的 指导学生的写作 5.教师板书书写小标题 6.请同学们将小标题的顺序颠倒一下,试试行不行,说说为什么教师总结文章的写作顺序 感受田园风情,回忆课文体味优美的语言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各幅图片的“名字” 2.逐句感悟优美的语言,指导朗读 整体回归,想象拓展 2.总结段意 1.学生踊跃回答各个图片的小标题 最后再次总结,让学生掌握牢固,通过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品读感悟加深理解 读优美语句。
1.学生齐读 通过对最后一段的学习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回答 2.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独特、迷人”对课文进行回顾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侧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在教学环节中着重围绕这一环节进行设计,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图文结合中进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小标题,为每幅画面加小标题,学生们积极参与,开发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将抽象变为直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八、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中鸡觅食, 河中鸭戏水,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风景美如画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 一、抓住主线,层层深入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
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 二、抓取重点,扶放结合 在这篇课文中罗列了六个不同的乡村生活场景:门前的瓜架,屋前的鲜花,屋后的竹子,院落的鸡,小河的鸭,人们夏日晚餐和秋夜睡眠因为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有选择地讲读这些场景中包括两处植物,两处动物,两处人们生活的描写因此,我分别抓取了一处植物、一处动物、一处生活描写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引导,其余的内容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取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分工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乡下那朴素的美、和谐的美和充满生机的美,并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课堂效果非常好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我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引导,整节课学生都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的兴趣也浓厚,收获很多美中不足的是,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直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没有引申到农民劳作的辛苦 若再引导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劳苦与艰辛,那么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了解得就更深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