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糕用小麦粉LST3207-1993.doc
6页NO: 第 页 共 页产品名称样品编号抽样单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等级检验性质受检单位□委托单位□生产企业样品特性和状态说明 仪器设备见以下记录检验依据LS/T3207-1993方法标准见以下说明实验室环境条件温度: ℃~ ℃ 相对湿度: %~ % 普通大气该样品检测综合判定:(1)该批产品本次检验合格 □(2)该批产品本次检验不合格 □(3)该批产品本次检验,所检项目合格 □(4)该样品本次检验,所检项目合格 □(5)该样品本次检验不合格 □(6)该样品本次检验结果详见附页 □1. 食品标签 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及编号:/ 检验方法标准:GB7718-2004 检验时间: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单项判定合格 □不合格□不判定□2.净含量及允差受检样品序号: 检验时间:检验方法标准: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食品标签明示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单项判定净含量 kg1#(kg)合格□不合格□不判定□2#(kg)3#(kg)平均值(kg)允差≥- gg~ g合格□不合格□不判定□3.水分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电子天平(13#)、干燥箱( )检验方法标准:GB/T5497-1985 检验时间:检验步骤:将洁净的铝皿连同皿盖置于103±2℃的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加热至恒重,称量,称取约5克试样,精确至0.0001g ,于恒重的铝皿,置于103±2℃的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冷却后称量。
含水量大于20%的试样,称取试样后先置于70~85℃的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加热2~4h,然后升温至103±2℃,按上述步骤操作W1 - W2计算:X = ——————— × 100W式中:X —— 样品中水分含量;% W1 ——烘干前铝皿与试样总重,g;W2 ——烘干后铝皿与试样总重,g W ——试样的质量,g检测结果12称量瓶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烘干前称量瓶与试样总重(g):烘干后称量瓶与试样总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计算:称量瓶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烘干前称量瓶与试样总重(g):烘干后称量瓶与试样总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计算:平均值: %技术要求:≤14.0 %单项判定:合格□ 不合格□ 不判定□4.灰分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电子天平(13#)、 高温电炉(76#)检验方法标准:GB/T5505-2008 检验时间:检验步骤:①坩埚处理:编号(三氯化铁蓝墨水溶液),然后送入500℃~550℃高温炉中灼烧3h,取出坩埚,待红热消失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W0);②测定:用灼烧至恒重的坩埚称取试样2g~3g,称量坩埚和试样总重(W1)。
放在电炉上错开坩埚盖,加热至试样完全炭化为止然后把坩埚放在高温炉口片刻,再移入炉膛内,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在500℃~550℃温度下灼烧3h在灼烧过程中,可将坩埚位置调换1~2次,灼烧至黑点全部消失,变成灰白色为止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称重(W2) W2-W0③结果计算:灰分(干基,%)= ————————————— × 10000(W1-W0)×(100-M)式中:W0 —— 坩埚重量,gW1 —— 坩埚和试样的重量,gW2 —— 坩埚和灰分的重量,gM —— 试样的水分百分率,%检测结果12试样的水分百分率(%):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烘前试样、坩埚重(g):烘后灰分、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计算:试样的水分百分率(%):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烘前试样、坩埚重(g):烘后灰分、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计算:平均值:技术要求: %单项判定:合格□ 不合格□ 不判定□5.粗细度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验粉筛( 45# ) 检验方法标准:GB/T5507-2008 检验时间:检验步骤:按标准中规定的筛层、每层筛放5个橡皮球,从平均样品中称取试样50g(W),放入上筛层中,然后按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最下层是筛底,最上是筛盖的顺序安装,关紧,开动电动机,连续筛动10min,取出将各层筛倾斜,转拍筛框并用毛刷把筛上的粉集中到一角,倒出称重(W1,小于0.1g时不计重)。
粉类粮食粗细度的测定结果以留存在规定筛层上的粉类数量占试样的百分率表示 W1留存物(%)= ———— ×100W式中:W1 —— 筛上留存粉重量,g ; W —— 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检测结果12试样重(g):筛上留存粉重(g):存留物计算:试样重(g):筛上留存粉重(g):存留物计算:平均值:技术要求:全部通过CB42号筛单项判定:合格□ 不合格□ 不判定□6.含砂量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电子天平( )检验方法标准:GB/T5508-1985 检验时间:检验步骤:量取70mL四氯化碳注入细砂分离漏斗内,加入试样(W),轻搅拌三次(每5min搅拌一次),静置20min~30min,将浮在上面的面粉用角勺取出,再将分离漏斗球形中的四氯化碳和泥砂放入已知重量的坩埚(W0)内,再用四氯化碳冲洗球体和坩埚二次,把坩埚内的四氯化碳倒净,放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W1)W1-W0 含砂量(%)= ————— ×100 W 其中:W0 —— 坩埚的重量,g;W1 —— 坩埚和泥砂的总重量,g;W —— 称取试样重量,g。
检测结果12试样重(g):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坩埚和泥砂重(g):计算:试样重(g):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坩埚和泥砂重(g):计算:平均值: %技术要求:≤0.02 %单项判定:合格□ 不合格□ 不判定□7.磁性金属物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磁性金属物测定仪(46#)、架盘药物天平(89#)检验方法标准:GB/T5509-2008 检验时间:检验步骤:从平均样品中称试样1kg,倒入测定器上部的容器内,接通电源,将电磁铁通电,开动电动机,调节流量控制板,使试样经淌板流到盛样箱内试样流完后,切断电源,断磁,刷下磁性金属物放入表面皿中再将试样按上法进行三次,将各次磁性金属物合并于已知重量的坩埚(W0)中,用四氯化碳漂洗数次,直至粉粒除净,然后烘干、冷却、称重(W1)W1-W0磁性金属物含量计算:磁性金属物(g/kg)= ——————=W1-W01 其中:W0 —— 坩埚的重量,g;W1 —— 坩埚和磁性金属物的总重量,g;W —— 称取试样重量,g。
双试验以最高含量为测定结果检测结果12试样重(kg):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坩埚和磁性金属物重(g):计算:试样重(kg):坩埚重(g):恒重称量(数据1)恒重称量(数据2)坩埚和磁性金属物重(g):计算:平均值: g/kg技术要求:≤0.003 g/kg单项判定:合格□ 不合格□ 不判定□8.气味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检验方法标准:GB/T5492-2008 检验时间:检验步骤:①色泽鉴定——分取20g~50g样品,放在手掌中均匀地摊平,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对色泽不易鉴定的样品,根据不同的粮种,取100g~150g样品,在黑色平板上均匀地摊成15cm×20cm的薄层,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正常的粮食、油料应具有固有的颜色和光泽②气味鉴定——分取20g~50g样品,放在手掌中用哈气或摩擦的方法,提高样品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对气味不易鉴定的样品,分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置于60℃~70℃的水浴锅中,盖上瓶塞,颗粒状样品保温8min~10min,粉末状样品保温3min~5min,开盖嗅辨气味。
③口味鉴定——小麦按GB/T20571-2006附录A执行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单项判定无异味合格□ 不合格□ 不判定□9. 湿面筋受检样品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电子天平( ) 检验时间: 检验方法标准:GB/T5506.1-2008 (手洗法测定湿面筋)检验步骤:①秤样——称量待测样品10g(换算成14%水分含量,准确至0.01g),置于小搪瓷碗或100mL烧杯内,记录为W②面团制备和静置——用玻璃棒或牛角匙不停搅动样品的同时,用移液管一滴一滴的加入4.6mL~5.2mL氯化钠溶液(20g/L)搅拌混合物,使其形成球状面团,注意避免造成样品损失,同时粘附在器皿壁上或玻璃棒或牛角匙上的残余面团也应收到面团球上面团样品制备时间不能超过3min③洗涤——(此项操作应该在带筛绢的筛具上进行,以防止面团损失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止面团吸收手的热量和手部排汗的污染将面团放在手掌中心,用容器中的氯化钠溶液以每分钟50mL的流量洗涤8min,同时用另一只手拇指不停地揉搓面团将已经形成的面筋球继续用自来水冲洗、揉捏,直至面筋中的淀粉洗净为止(洗涤需要2min以上,测定全麦粉面筋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当从面筋球上挤出的水无淀粉时表示洗涤完成为了测试洗出液是否无淀粉,可以从面筋球上挤出几滴洗涤液到表面皿上,加入几滴碘化钾/碘溶液,若溶液颜色无变化,表示洗涤已经完成若溶液颜色变蓝,说明仍有淀粉,应继续进行洗涤直至检测不出淀粉为止④排水:将面筋球用一只手的几个手指捏住并挤压3次,以去除在其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