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docx
38页阅读训练之文言专题(共6课时 学生用)在小学阶段,我们其实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了,进入初中以后,文言文占语文教材的三分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近年来,名校的小升初考试都会命制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并且难度越来越大打好文言文学习基础,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小升初考试中拿下高分,更为初中轻松学习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技巧归纳】学习文言文,重要从以下四点入手:①把握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②理解、翻译文言语句;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内容、写作方法、技巧;④积累、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文言诗词实战训练】一、朗读下列选文,读出停顿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1、“汝”这个字,读音是 ,意思是 2、“吾”这个字,读音是 ,意思是 菊梅、兰、竹、菊者,四君子也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二、你能为下列文段画出标点吗?1.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2.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毕文后问题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①。
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②矣注 释① 走:跑 ②及:等到 至:到 文言小练习1. 古文中的“竞走”和现代竞走运动是不同的,“竞”的意思是 ,“走”在古文中的意思是 ,合起来就是 2. 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3.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⑴ 兔行速,中道而眠 速: ⑵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及: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①何功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辩眼谓鼻曰:“我近鉴毫②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来宾,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 释① 尔:你; ②毫:细毛,毫毛;文言小练习1. 五官中尚有谁没有发言?请你替他说两句。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代言,你认为哪一句更合文题?耳曰:“无我,主人岂知汝等所言?竟居侧?”耳曰:“吾将众言传与主人,自当论功行赏2. 你能模仿文中五官说话的语气,和同学来一场角色扮演的对话吗?【自学练习】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①;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局限性,北饮大泽②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③注 释 ①逐走:赛跑逐:竞争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②河,渭:黄河,渭水 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③邓林:地名,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译 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文言知识 文言文中的江、河一般指长江、黄河文言练习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⑴ 夸父与日逐走 走: ⑵ 北饮大泽 北: ⑶ 未至,道渴而死 至: ⑷ 弃其杖,化为邓林 弃: 2. 对照译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 填一填夸父真能喝啊!他先喝干了 ,又喝干了 ,最后又想去北方,喝 的水可惜,还没到,就渴死了他的手杖,化作了一片 家庭作业】1. 完毕“自学练习”;2. 大声朗读并熟读本课的文言文;3. 背诵文言系列之实战训练一【技巧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①多诵读,勤背诵——文言文富有韵律美,熟读背诵有助于培养语感,掌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②善归纳,多积累——善于归纳总结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解题③会用字典,学习写法实战训练】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 释① 遽:立刻,赶紧,表达时间很紧迫;译 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文言知识《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融合各家学说的名著文言小练习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⑴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于: ⑵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⑶ 舟已行矣 行: ⑷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 2、 分别指出下面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⑴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⑵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 )3. 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4. 《刻舟求剑》刻画了一个 、 、 的人物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①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④人曰:“何不试之以⑤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 释①至:等到之:到……去,往②度(duó):测量,衡量③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ù):量好的尺码④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遂:于是⑤以:用译 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的脚,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到集市去的时候,忘掉带了他拿到鞋后,忽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说:“我忘带尺寸了匆忙返回家取,可是等他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他回答说:“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文言知识郑:春秋时代的郑国,郑国重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文言小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 无自信也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⑵何不试之以足? 3. 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也”? 4. 文中“之”字出现了五次,意思同样吗?A 而置之其坐 B 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 反归取之 E 何不试之以足 【自学练习】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选自《韩非子·五蠹》注 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翼:希望 译 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文言小练习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⑴ 兔走触株 走: ⑵ 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⑶ 而身为宋国笑 为: ⑷ 冀复得兔 冀: 2. 对照译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⑵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如何的启示? 共工触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选自《淮南子•天文》注 释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 颛臾:相传是黄帝的后裔维:绳子 绝:断 水潦(lǎo):江河道路上的流水 焉:文中译为“这,这里” 归:汇集文言小练习1. 根据课文填一填 和颛臾为了称霸打起来了共工一怒之下,触动了 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