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诗歌鉴赏2(4).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09665100
  • 上传时间:2019-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8.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诗歌鉴赏1.(2017·山西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注]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注】 北宋朝廷南迁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幸病故,这首词即为悼亡之作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中的“疏雨”“千行泪”形成对比,疏雨是外界环境,千行泪是作者的行为,显示了作者对自己丈夫的深重思念与哀思[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边是小风疏雨,一边是泪下千行,痛苦之深,使泪水多于雨水,表达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 初春徐 灿①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②飞上樱桃树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注】 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答: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要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分析[答案] 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独居闺阁的词人以芳草才吐新芽、梨花刚刚开放、柳絮漫天飞舞、树上黄莺鸣啭等初春美景,反衬了自己如柳絮般飘零、沦落之感和伤感落寞之情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 送述古[注]苏 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 述古:陈襄,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字述古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具体的“景”和“情”的内容作答[答案] 下阕通过描绘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以哀景衬哀情,烘托了作者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夜发分宁[注]寄杜涧叟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注】 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结尾句作简要赏析答:                                                                          [答案] 那满川风月无比多情,因理解“我”的愁绪而满含愁意诗人采用拟人(或移情)、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或“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使得诗句含蓄而耐人寻味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都门秋思(其三)①黄景仁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注】 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此指京城繁华喧闹的街道。

      ③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解析] 鉴赏表现手法的题目,一要看诗歌内容写了什么,二要体会有怎样的作用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五剧”与“北邙”的对比,抓住“车声隐”与“惟见”,再结合注释得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繁华盛世终将逝去”的感慨[答案]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感慨,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逝去的隐隐愁绪2)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                                                                          [解析] 回答本题先审题目——明确鉴赏的诗句;再审诗句——抓住诗句的意象“夕阳”“山色”与“登楼”的巧妙组合,抓住关键词“劝”“将”体味其好处。

      [答案] ①这首诗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夕阳和山色是美好的景色(乐景),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哀情)②运用拟人手法,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一个“劝”字、一个“将”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 溪 沙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答:                                                                          [答案] 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7.(2017·鄂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答:                                                                          [答案] 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