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平等理论从古典自然法学到新自然法学的嬗变.docx
16页西方平等理论从古典自然法学到新自然法学的嬗变平等是人类价值谱系中的一个,历来是人所向往的重要价值和道德理想,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和自由化带来的矛盾越来越多,世界充斥着贫穷和不平等这就更加凸显了平等的价值,使平等成了一个关乎人类福祉的现实问题一、古典自然法学的平等古典自然法学的平等应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即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理论谈起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要针对的是封建社会的阶级压迫和统治,是反封建、反压迫、反奴役、争取自由的斗争这是西方启蒙叙事的开始,启蒙的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而要解放就必须首先获取自由,古典自然法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如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人类是生而自由的,也是生而有理性的,而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暴”,“是在人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随其所欲地处置或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和他全部财产的那种自由,在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支配,而是可以自由地遵循他自己的意志”[1]P36权利是自由的表达,因此洛克在分析自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人人享有自然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同样关注了自由的重要性,按照孟德斯鸠的看法,自由有两种:一是哲学上的自由;二是政治上的自由。
所谓“哲学上的自由,是要能够行使自己的意志,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是在行使自己的意志政治的自由是要有安全,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有安全”[2]P188同时,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一系列的革命纲领都体现了时代要求《独立宣言》中规定,“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人权宣言》第1条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示社会上的差别”;第6条规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无论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还是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具体的人权文件,都凸显了个人自由的高贵品性由此,我们可以把古典自然法学概括为对个人自由的强调,表达了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这里的个人是抽象的个人而非社会的个人,个体的存在是道德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表现在政治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就是无须证明的,是天赋的,是人所以为人而必须具有的从上述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启蒙思想家是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但是他们大多数表达的是对自由的讴歌和赞颂,而同样作为政治口号的平等和博爱却被关注较少。
这在上文已经提及,是由于时代的使命和要求,当时的人们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况,自然对自由无限向往但是,与其他的启蒙思想家不同,卢梭是非常看重平等的价值的,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专门论述平等问题的,表明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而且本来是平等的另一部著作《社会契约论》也致力于论证如何通过社会契约来保证自由和平等,其中著名的论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3]P8充分地表明了人类处于不平等的境遇,只有通过相应的“人民主权”、“公意论”的制度设计,解决不平等的问题,才能最终实现自由卢梭的价值关怀从自由转向了平等,认为要实现自由,就要建立平等的社会,但是并不是说卢梭就不关注自由,只是在他看来,自由是目的,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关于平等的具体内涵,卢梭认为每个人都置于最高的公意的指导下,每个人都是共同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人民遵守共同体的公意是平等的,这可以看作是义务的平等而卢梭关于平等最重要的理解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平等,这是“主权在民”的根本体现虽然卢梭对平等的价值最为珍视,但是其关于平等的认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及理论自身的问题,只能看作是传统的政治领域内的平等理论,或者说只能看作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对等级和阶级压迫的平等的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的新的不平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卢梭的平等理论看似遥远,但是卢梭作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和任务综上所述,古典自然法学的主题是自由,启蒙思想家讨论的重点也是自由,平等理论并未成为当时时代的主题,更多的是口号意义上的平等,这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此后的西方政治哲学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关于自由和平等的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新自然法学的兴起,西方政治哲学才有了新的发展和转向古典自然法学没有把平等作为同自由同等重要的主题对待,虽然卢梭非常重视平等,但其平等理论是建基于从等级和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的传统的平等理论,是一种形式上的公民权利的平等,没有涉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和自然禀赋的差异带来的实质的不平等问题,并且对于经济领域内的不平等问题也没有关注平等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提出的一个道德理想和政治口号,在理论上理解和在实践中实现这个理想是复杂而艰难的二、新自然法学的平等从古典自然法学到新自然法学,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从自由变成了平等如何解决不平等问题,新自然法学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构想,具有代表意义的是罗尔斯的“民主的平等”和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由于对待自由与平等关系的态度不一样,或者说对平等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罗尔斯的“民主平等”体现为“平等的自由主义”,德沃金的“资源平等”则体现为“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
两种平等范式构成了新自然法学解决不平等问题的理论路径不同的平等范式反映了新自然法学自身的理论分歧,这种理论分歧使得新自然法学的争论逐渐扩大且超出了自身范围,而且直到今天争论还在延续王立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平等的范式”一文中对三种平等范式即罗尔斯的“民主的平等”、诺齐克的“机会平等”和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认为三种平等范式构成了新自由主义解决不平等问题的理论路径,也代表了新自由主义对待平等理论的态度:保守、激进和温和从对两种平等理论的概括中我们不难发现,罗尔斯的民主平等理论以自由为前提,德沃金的平等理论的平等重心更加明确,他的鸿篇巨制“至上的美德一一平等的理论与实践”被看作是关于平等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开启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关于平等问题的争论德沃金的平等理论在新自然法学的平等理论中具有代表性,他的资源平等理论是在批判占据重要位置的福利平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一)德沃金对福利平等理论的批判德沃金认为有关分配平等的理论包括两种,一种是福利平等,即一种分配方案在人们中间分配或转移资源,直到再也无法使他们在福利方面更平等,此时这个方案就做到了平等待人另一种就是德沃金本人持有的资源平等理论,即一个分配方案在人们之间分配或转移资源,直到再也无法使他们在总体资源份额上更加平等,这时这个方案就做到了平等待人。
福利平等是德沃金论述其资源平等理论时所批判的对象,也是通过对福利平等的批判引出了其资源平等理论福利平等强调人们应该拥有“从襁褓到坟墓”的同等财富德沃金进一步把福利平等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福利即成功的理论”,第二类是“感觉状态理论”,边沁等早期功利主义者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他们认为福利平等是一种功利主义平等观,其中的福利就是功利主义致力于增进的善的内容之一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把快乐和痛苦作为一切事物的衡量标准,这种观点是最显明的功利主义思想因此,功利主义对于福利的理解是以功利主义的这种思想为基础的,即福利是能够使人得到快乐,即感受的或成功的福利平等因此,福利平等即强调感受或成功上的福利,只要在分配资源时达到人在感受和成功上的平等,就是达到了平等待人德沃金通过个人偏好和非个人偏好理论对功利主义的福利平等进行了批判,同时,从整体上批判了福利主义的平等理论,认为这种理论忽视了个体福利的差异性,为其论述资源平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福利平等除了功利主义的福利平等之外,也可以把罗尔斯的平等理论归结为一种福利平等,即结果主义的福利平等德沃金认为罗尔斯的平等理论一方面以经济收入多少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有失偏颇,另一方面忽略了个人责任问题,因此,德沃金同样否定了罗尔斯的平等理论。
二)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德沃金把平等价值的重要性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著名的代表作“至上的美德一一平等的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地表达了对平等的挚爱德沃金把平等看作是至上的美德,他认为政府必须关心统治下的人民,而且必须也平等地关心和对待每一个人,即对每一个人在重要性上平等对待,这是重要性平等原则,是德沃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他的平等理论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平等的分配问题,关注的是资源平等德沃金被称为新自然法学家,也是因为相较于古典自然法学对自由的重视,德沃金更重视平等德沃金认为:“自由和平等之间任何真正的竞争,都是自由必败的竞争”[4]P139德沃金认为平等是至上的美德,没有平等关切的政府一定是专制的政府虽然德沃金重视平等,认为平等是最为重要的,但他同时也论述了平等是个有争议的概念,准确地描述平等是一个哲学难题除了“绝对的无差别的平等”“老”左派持“绝对的无差别”的平等,在他们看来,不管每个人是否选择去工作,或选择了什么工作,他们从襁褓到坟墓始终拥有同等的财富,如此公民之间才存在真正的平等所以政府必须不断从勤快人那里索取东西送给懒汉绝对的无差别的平等是一种平均主义,在政治哲学理论中是被否定的,在德沃金看来,这种平等“根本就没有价值”。
应该予以否定之外,对平等到底是什么,可能无法达成一致的协议因此,德沃金认为,既然对于平等是指什么无法达成一致,就不必为平等是什么的问题困扰,那么,“为何不直接问一句,公平的社会应当致力的目标,是让公民拥有同等的财富,还是拥有同等的机会,或是让每个人只拥有满足其最低需要的财富?为何不忘掉抽象的平等,专注于这些显然更为准确的问题?”“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即有正当性的社会是否必须把平等而不仅是稍许缓解不平等作为目标,是不明智的[4]P3德沃金放弃了对抽象的平等的追问,致力于解决现实的不平等问题,并且在德沃金看来,政府对个人权利的平等关怀是解决不平等问题的关键这是德沃金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对个人权利德沃金的个人权利最终也是从康德哲学那里找到根据,这是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只是德沃金用人类尊严代替了“人是目的”的康德哲学论断的尊重,另一个是政府对个人的平等关切,并且平等关切成为政府必须具备的政治美德的原因在于人的权利个人权利诉诸康德哲学,最终是形而上学的归依,在这里不去论述政府的平等关切是脱离抽象平等,解决现实不平等的切入点德沃金认为,平等的关切要求政府致力于某种形式的物质平等,即资源平等。
资源平等依系于伦理学个人主义的两个原则:“首先是重要性平等原则:从客观的角度讲,人生取得成功而不被虚度是重要的,而且从主观的角度讲这对每个人的人生同等重要;其次是具体责任原则:虽然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生的成功有着客观上平等的重要性,但个人对这种成功负有具体的和最终的责任――是他这个人在过这种生活”[4]P6这两个原则相互配合支持平等问题的论述第一项原则要求政府采用这样的法律和政策,它们保证在政府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公民的命运不受他们的其他条件一一他们的经济背景、性别、种族、特殊技能或不利条件一一的影响第二条原则要求政府在它所能做到的范围内,还得努力使其公民的命运同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密切相关[4]P7这两个原则都与政府应发挥的作用相关,是政府平等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