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二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青 钢 环 保 搬 迁 项 目 厂区道排及冶金配套管线工程(经二路道路工程)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国四冶青钢项目部 2014年8月16日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述青钢环保搬迁项目新建厂区道排I标段位于厂区西片区本次工程范围:经二路K1+724∽K0+910,全长814米设计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四车道,路幅总宽21米,其中机动车道宽7×2米,两侧绿化带宽度各自均为2米,人行道为2×1.5米工程内容由道路、雨水箱涵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1、道路部分: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其中路基挖方18279.9m3,30㎝碎石褥垫层共22834.5m³,20㎝级配砂砾石基层15223m³, 40㎝厚水泥稳定碎石15223m³,8㎝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共14734.4㎡,,6㎝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共14734.4㎡,4㎝厚SMA-16沥青混凝土共14734.4㎡;2、雨水箱涵:2.0×2.0箱涵238.9米;2.0×2.5箱涵97.45米;2.0×1.6箱涵84.24米3、各种管线部分:雨水管道采用钢筋砼排水管,雨水口连接管总长720米,管径有DN200、300两种,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雨水口共60座;路灯电力电缆*****米。
电讯工程中管线总长****米 第二章 施工部署 第一节 场地布置本路段全长为1148.6米,其中可施工路段为814米,因厂区道路通行需要,该路段采取半幅施工 第二节 现场组织安排本公司为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现场的人员组织、劳动力配备情况如下:1、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项目经理部从公司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各部门,使整个经理部的职责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2、调配专业水平高的作业队伍投入项目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组建管道施工队、道路施工队,分别承担各项目施工,并配备套相配的机械设备要求各作业队与项目部高度一致,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搞好各工程的施工3、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各施工队的工作范围作如下划分:道路队负责全段道路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管道队负责全段雨水箱涵、雨、污水、给水、电力电讯管道的施工 第三节 水电供应施工用水、电均从附近接至本工程范围内50∽100米,施工用水采用Ф100管从联接点接至施工区,用电则在全线布设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布设 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测量放线本工程分项工程多,施工中相互交叉且施工场地狭窄,测量放样工作量大。
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1、测量设备设置:设置道路及管线测量组各一组,配备水准仪2台,经纬仪1台,红外线全站仪1台2、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3、主要分项目工程测量工作要点: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第二节 道路工程本次道路工程中,经二路起点桩号K1+724.6,终点桩号K0+910,全长814米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18279.9m3,填方53280 .5m3,沥青混凝土面层14734.4 m2道路附属构造物中,有路缘(侧)石2831m,人行道板1840 m2。
道路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3.2.1 软基处理本路段地基范围内的软基采取沉管碎石桩处理已由专业地基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完成 3.2.2 路基土方施工 1、施工测量:根据导线控制网及控制点高程,复测路基断面,并测设路基中桩线,结合设计放出边桩 2、路基施工:路基施工时,首先进行路基挖方,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对可利用的土,就近摊铺在路面上,不可利用的土,运至弃土场当路基开挖整平压实后,报警业主及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填方路基施工,填方段以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核子密度仪检测路基填筑按碎石厚30cm,填筑压实,以保证路基压实度褥垫层填筑压实后进行密实度检测,路基压实度要求为:(1)填方段:路基下0∽80厘米以下不少于93%;(2)挖方段0∽30厘米不少于95%每层填料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路基土方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并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和防护措施,保证雨季期间排水畅通,路基稳定,环境不受污染 3.2.3 路面施工一、基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认真检查褥垫层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加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2)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3)作好试验选样工作,水泥选用425#或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碎石、砂砾石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2、级配砂砾石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基层设计有两种形式:(1)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层40cm,级配砂砾石层20cm;(2)人行道:5㎝厚水泥混凝土砖,M10水泥砂浆卧底3cm,水泥稳定砂砾层15cm施工时采用分四段流水作业,流水段为西侧机动车道、东侧机动车道、西侧人行道、东侧人行道其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为: a、施工测量:测量出基层施工的边桩和摊铺级配砂砾石、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高程 b、摊铺级配砂砾石、水泥稳定碎石:摊铺集料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然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宽度比设计宽0.2∽0.3米,以保证整段稳定层碾压密实;摊铺厚度做到均匀一致,压实厚度为20cm,一般考虑1.3左右的松铺系数;同时检查集料的含水量,必要时洒水闷料,再将整段砂砾石层分块,按设计计算每块的水泥用量,摊铺在每块砂砾石层上 C、机械拌合:施工中水泥、砂砾石(碎石)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压实,摊至碾压时间不超过3小时,派专人在路拌机后检查翻拌深度和翻拌是否均匀,并同时检查级配砂砾石、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必要时适当洒水。
d、整形:用轻型压路机先静压一遍,自路边至路中每次重叠轮宽1/2,以暴露不平之处,再人工或平地机进行整形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e、碾压:用12吨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密实度,同时注意找平,压路机在碾压时,不得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表面受破坏,且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f、养生:碾压检验合格后,立即覆盖毛毡洒水养生,洒水次数以表面湿润为准,养生期不少于7天,水泥稳定石屑基层达到强度后即进行检测,抗弯拉强度S≥0.6Mpa,回弹模量E≥350Mpa二、沥青混凝土层施工本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为4㎝SMA-16﹑沥青油粘层0.5L/M1+6㎝中粒式AC-20﹑沥青油粘层0.5L/M1+8㎝粗粒式AC-25、沥青油粘层1L/M1详见附图: 1、施工准备基层的检查与整修对基层的宽度、路拱和标高、表面平整度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之处,予以整修摊铺前,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检测完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实度及回弹模量等合格后再进行面层的施工 2、沥青混凝土施工 2.1、乳化沥青透层(粘)施工层l、洒铺透层(粘层)油之前对路缘石用薄膜覆盖以防污染,水稳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粘层施工。
2、透层(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为0.3kg~1kg/m2根据试验段确定,乳化沥青用量为乳化沥青中水分蒸发后的沥青数量)喷洒后全面封闭交通,任何车辆不得进入喷洒段内3、喷洒时纵横向搭接处喷洒量适合,对于喷洒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补洒的方式进行4、粘层施工检测方法及检验标准:粘层施工检测施工技术要求5.3.4.2、稀浆封层施工项 目检查频率质量要求及允许误差试验方法乳化沥青含量每工作段一次+0.1kg/m2标定面积收取乳化沥青量外观检查随时全面外观均匀一致,无漏洒,不起皮,无油包和砼面外漏等现象1、待透层油完全下透后进行封层施工封层施工时对透层表面彻底清扫,并对局部不合格处修复2、洒铺封层乳化沥青3、喷洒封层沥青后立即用集料洒布机洒柿S10矿料,用量为5~8m3/1000m2(通过实验确定),石屑洒布后立即用光轮压路机碾压1遍,完成封层施工封层完成后应限制车辆通行,禁止封层上调头、急刹车5.3.4.3、沥青砼面层施工(一)、材料要求材料堆放场地按要求进场硬化,防止泥土对材料污染;各种材料堆放整齐,界限清楚l、集料路面下面层集料应选用石灰岩碎石,应由无风化的石料扎制而成,不含土和杂质,石料坚硬、表面粗糙、洁净,扎成碎石形状方正。
上面层细集料应采用玄武岩,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不含土,并有良好的级配集料的技术指标符合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规定,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批准集料运输主要依靠社会车辆,已进场的各种材料分仓堆放,采用宽60cm、高150cm的水泥砼隔墙,做到堆放整齐,界限清楚,并设立明显标志标牌,标明材料的规格型号产地用途等详细内容按照要求为细集料搭建高8 m总面积为3600m2彩钢瓦钢棚,下雨时用油布对其他粗集料进行覆盖,防止含水量变化过大,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沥青拌和站的产量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2、沥青车行道上面层及中面层沥青为SBS成品改性沥青进场沥青都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货到时间及定货数量等,并对每批次重新进行取样和化验其抽检的频率满足规范要求,使用前一个月将拟用的沥青、各种集料和矿粉样品送至中心试验室检验,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沥青拌和站在沥青运输中,采用罐装液态沥青到场后通过导油管,导在一个带有凹型加热装置的对接槽内,再通过沥青泵送入贮油罐进行贮存并保温沥青在贮藏罐中贮减时间不宜放置过久如果要长期贮存,对其作间断的罐内循环沥青罐装贮存时,保证操作安全,并留有空间以备沥青在罐内热膨胀以及意外渗入少量的水而导致膨胀的需要。
大型贮罐内的沥青加热时,对其在较长时间内作间断地加热防止加热管和由它形成周围的部件局部过热不同种类的沥青分别存放,使用在不同的路段时做明确的记录3、矿粉矿粉采用石灰岩、玄武岩,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粒,干燥、洁净,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二)、组成设计l、对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进行检验,改性沥青性能指标满足招标文件及规范要求;2、对填料矿粉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符合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3、配合比设计选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材料,参考规范及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确定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并通过热料筛分来设计生产配合比,最后试拌验证生产配合比a、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各矿料的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