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doc
6页《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吕颖丰【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记叙文中的叙述和描写,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内容是在叙述中描写水乡的风韵启发学生立足课文中对水的声音、色彩等方面描绘的动感意象,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绚丽画面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力以学案方式布置较为详细的预习作业,该学案分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介绍、周庄简介以及文章分析中需用到的相关概念)、基础知识(注音、词语解释)、预习指导(预习题及预习要求)、拓展练习题、课后作业5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静态知识方面的自学能力,并且有效提示学生提前关注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始终注意阅读探究的方向——文本,在平等的对话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周庄,走出文本,评价周庄杜绝离开阅读感受的生长点——文本,乱说乱评的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之美培养学生依据文本,由浅入深的品析文章关键词句。
2、方法与过程 :创设情境 朗读训练 文本解读 探究拓展指导朗读 启发思考 引向深入 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3、情感与价值观 :领略全文的境界和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之美,能引发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之美,体会作者抓住水乡特征来体现周庄的优美和韵致的写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走出文本,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发学生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初步思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提问引导法、点拨拓展法【教学用具】PPT 多媒体 【课前准备】师:1准备播放的音乐和教学课件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完成学案【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课文导入:(约3分钟)师:让学生以游客或者导游的身份对周庄简介(每人不超过100字)几位同学已经非常出色地给我们简介了周庄 下面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感悟他笔下的“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周庄水韵》之美。
板书)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有感情的诵读中,品析文章关键词句,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之美老师呢,只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专注投入,用情读文,大胆感言同学们能做到么?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亲近周庄:(约10分钟)师:要想走进文本,体味作者的情感,必须要抓住课题大家看课题《周庄水韵》,字典义有四种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适合本文?从题目入手,请从1-3段中找一句话来阐释:体现作者对周庄饱含感情,又印证了本文课题的恰当?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答案不必唯一,能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小结: 周庄的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凭添了韵味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这里的情趣,不仅仅体现在它是水乡,水多还包括: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水中倒影如画,水面波动如绸一声声好听的声音,和面临水人们的美好感受等多方面的元素因此,情趣一词能更能全面的概括文章内容用文章1——3段的一句话概括——周庄水的情趣包含:周庄的水和一切与水有关的事物三:局部品味——对话文本,欣赏周庄15分钟)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以一个外乡人的身份去泛舟周庄的小河,领略它富有诗意的水乡情趣。
看前三段,你认为哪一段最富有诗意,通过你精彩的朗读和品评,带领大家初游周庄,领略它的情趣?学生朗读后,按照: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思路来点评学生活动:朗读、评点自己喜欢的段句(比喻句、描写句、关键词),教师点评,引领同学补充教师小结:这几位同学的朗读舒缓悠扬,并且能关注重点词句去赏析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倒影如画,波动如绸的胜景,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周庄中去,恍惚我自己,忍不住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悠闲自在地细细品味这水乡的韵味在这样美丽的小河里泛舟,怎能不更富于诗意呢?因而也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不止一次流连忘返于周庄的小河中,从不同季节感悟它的水韵之美学生活动:学生可选择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前两次游览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游览,作者把 的周庄比作 ?(板书)教师:哪一位同学愿意带领我们欣赏春雨雾中的周庄水韵?学生活动:朗读、评点自己喜欢的段句(修辞句、描写句、关键词),教师点评,引领同学补充教师小结: 也许,因为雨阻住了游客们的脚步罢,这一天的小镇一下子恢复了昔日的宁静近看,雨雾飘动,视线逐渐远行,石桥屋脊也失去往日的明艳线条,随着雨雾忽隐忽现变得飘忽起来。
烟雾迷离中的周庄,静穆在清新的春雨中,恬静、安详一切是那么的素雅,朦胧,把我们带回一座古朴的有着悠远历史古镇中此时泛舟周庄怎能不更富有诗意呢?请同学们再次体味,自己朗读一遍,注意朗读的时候语速舒缓,语气轻柔,读出朦胧、神秘、水墨周庄的特征第二次游览,作者把 的周庄比作 ?(板书)江南的雪天是十分可贵而短促的,她的美犹如昙花一现一层薄薄的雪,根本经不住阳光的照射,阳光下,积雪消融了 请大家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描绘的这两幅画的确很美可是,这仅仅停留在视觉欣赏的角度,让我们觉得这只是这两幅平面画,像是?梦境,这样的画似乎缺少点什么很好,作者笔锋一转,从视觉引入到听觉的美作者觉得周庄冬天的积雪融化声和流水声好听吗? 学生活动:轻声朗读积雪融化的句子, 点评、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教师预测学生评点的难点:“如诉如泣”,形容水声的柔细,并非悲凉用“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比喻水声又说“人类乐曲无法模仿”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雪水初融化时的优美动听,后面的句子强调这种声音是自然造就的,难以人为模仿,突出各种水声的悦耳动听赏心。
教师小结:这部分,作者用两个完整的比喻句分别先从视觉角度写出色彩对比强烈的街景,后从听觉角度写出水声的悦耳动听,多角度描绘周庄之美富有韵味的叠词,形象生动的拟人比喻,描绘出了雪后初晴的水声轻婉、柔媚、悠扬,如同人们赏画时的背景音乐,令游览者的心情随乐声的变化而变化,增添了游览的情趣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抓住轻柔和绵长不绝的水的韵味配乐,朗读接龙,邀请两位同学前面同学读得那么好,也感染了老师,激发了老师的读的信心,我想邀请咱班朗读水平最好的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朗读这一部分,请大家闭了眼仔细聆听,并用一句话概括你听读后的感受学生活动:畅所欲言,教师加以肯定、指导四、合作探究,拓展发散(约10分钟)1、虽然我们不能亲临周庄,但是通过作者优美的文笔,在大家绘声绘色的朗读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写意的画卷,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你读文后感悟周庄水韵之美的句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形式:周庄的水韵在于: 教师示范:周庄水韵在于:清明时节的杏花雨,撑一支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青石板雨巷远看飘忽的雨雾笼罩古镇,近赏静淌缓流的小河拥抱拱桥。
周庄的水韵在于:踏一叶扁舟,悠然穿行于碧水蓝天中,仰首是桥,座座别致;俯首是水,闪烁迷离 2、展示两张未来周庄图片,让同学们观察:一张古朴典雅、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木橹轻摇;一张高楼林立、马路宽阔、水星点点对比讨论,哪一幅更适合未来周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之后,推选代表回答,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评定设计意图:三:课堂总结 (约2分钟) 周庄的情趣在于它多变的水,阅读的乐趣在于深入探究之后的惊喜发现只有投入的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才能读懂作者,才能与文本对话也才能走出文本,引发你的独特思考紧张,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常多浮躁,也让我们的心蒙尘埃,希望这节课,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静下心去读书,品味文字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放牧心灵于美文中回归古朴的宁静,净化灵魂,陶冶性情四、课后作业:1、 自学赏析课文5、6段,圈点批注,选择你最喜欢的1、2个句子,深入感知周庄水乡童话世界绚丽之美2 、课文为我们描绘不同风格的三个周庄,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随笔:推荐课外阅读:本文与《感悟周庄》《绝版的周庄》,联系历史与现实,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五、板书设计 周庄水韵 赵丽宏 雨雾中 水墨画 灰蒙蒙、朦胧、清新、写意情 雪后初晴 版 画 黑白分明、色彩对比强烈 水声如音乐 趣 温暖春夜 童 话 变幻多姿、流光溢彩师:仲春时节雨雾中的周庄像水墨画,冬天雪后的周庄像版画。
那在作者眼中,温暖春夜的周庄像什么?第三次游览,作者把 的周庄比作 ?(板书)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结师: 第三次游周庄,作者泼墨如水,定然是作者满怀着喜悦要表达的,从水中闪烁的彩灯的倒影变幻莫测到水面映射天空中的烟花灿烂缤纷,从悠然摇动木撸的船娘,到摆动丝竹的当地农民,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古镇生机勃勃的现代生活的侧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在这节课上一一细致入微品评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读读,想想,写写,以书面的形式完成这部分的赏析课后反思: 做一节课很煎熬,感觉自己是在煎熬中成长起来的这篇文章的可讲点很多,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前期试讲设计了好几种,但都找不到感觉,感觉很困惑最大的困惑是师生难以融合再后来才确定通过品读来完成这篇文章的解读要想上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借助学生全面透彻的预习我以学案的形式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渗透给学生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朗读尽量做到课堂训练有明确的指向性想通过这种品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力争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生成性知识我这班的学生比较听话,虽然平时训练有素,可是很少上公开课,一听说上公开课,有同学听说后读课文,居然吓得发抖。
周五的下午学校放假,让学生去附近的公园找陌生人,家里的邻居,亲戚去练习读课文学生认真完成练习,获得别人的认可,这算是一种成功的收获吧 这节课结束了,决定很多地方很遗憾有很多和预设的颇有分歧也有些环节处理比较拖沓自己灵活应变的能力还差一些课上的比较拘谨自己的紧张情绪影响了学生的情绪虽然学生在这节课上有强烈的品评意识,但我觉得我在公开课上对学生的关注不够细致入微,与学生的沟通缺乏已往的默契这些都是以后我需要改进的在教学引导环节中缺乏自然,导语比较生硬,刻板,这是以后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节课给我很多启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深入的去设计教学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