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集.docx
4页血培养标本细菌学采集、运送、验 收 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血培养标本细菌学采集、运送、验收 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 .范围微生物实验室受理血培养瓶3 .职责3.1 医护人员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送检3.2 临床科室标本运输人员负责及时将血培养标本送至检验科微生物室2血培养指证2.1 患者出现寒战,发热()38C)或低温(W 36C).2.2 白细胞增多(>10X 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皮肤粘膜出血;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 (成熟的多形核白细 胞V1X109/L),血小板减少等.2.3 怀疑血流感染时,医院内肺炎.2.4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 72h.2.5 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昏迷2.6 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多器官衰竭2.7 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血压降低,CRP#高及呼吸快)2.8 新生儿菌血症,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3血培养采集3.1 采集血量:采血量以培养基的1/10为宜,成人每瓶采集:5〜10ml, 婴儿每瓶采集:1〜2ml儿童每瓶采集:2〜5 ml婴幼儿病人,一般只 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规做厌氧瓶。
3.2 血培养份数和采血时间3.2.1 对怀疑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 2-3套(不同部位)血培 养标本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 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一次 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培养或一套血培养多次采血不应在同一部位进行,应更换部位对于间歇性寒颤或发热应在寒颤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小时采集血液对于某些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 培养的建议:(一瓶需氧瓶,一瓶厌氧瓶为一套,或者两套需氧瓶为一套) 3.2.2急性发热怀疑菌血症者,应尽量在抗菌药使用之前,在10分钟内于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培养标本3.2.3 对于非急性感染,怀疑有菌血症者,应在24h内于不同部位采集2-3 份血标本,每次采血的间隔不应小于3h,并应于抗菌给药前采血3.2.4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 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标本,并尽 量在抗菌药前采血;如果24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 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可选用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瓶3.2.5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小时内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 2 或3份,每次间隔大于1h;如果24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 2或3份以 上的血标本进行培养。
3.2.6 不明原因发热,可在 24小时内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 2或3份, 每次间隔大于1h;如果24〜48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 2或3份以上的 血标本3.2.7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改变血培养条件和 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3.2.8 儿童菌血症患者在24小时只需要采一次血标本进行培养,需特别 注意穿刺部位的消毒,以区别感染菌和污染菌,由于儿童厌氧菌菌血症罕 见,常规血培养不做厌氧培养3.3 血培养瓶类型:3.3.2结红色:成人厌氧血培养瓶3.4 采血操作流程手卫生:七步洗手后手消毒血培养瓶消毒:根据检验申请单,选择合适的血培养瓶,检查血培养瓶有 无破损、保质期等用 75喃精消毒血培养瓶塞,作用 60s,待干皮肤消毒: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用70%酉精榛拭静脉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作用60秒以上再用10彼伏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作用60秒,同时旋转棉签,保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无菌状态,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引起的污染),消毒范围为8Xl0cm^待干3.4.3 .持穿刺针按常规方法刺入静脉,另一头刺入相应血培养瓶内,利用瓶内真空抽取血标本,如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3.4.4 .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培养3.4.5 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3.4.6 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后轻摇瓶子以防血液凝固4运送要求4.1 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 2h内如果不能及时 送检,宜置于室温环境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前, 禁止暂存于 冰箱内4.2 送检标本应正确标注相关信息,注明采样时间和送检时间4.3安全防护: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5拒收不合格血培养:5.1 检查培养瓶是否有渗漏、破损或明显污染;注意采血量不足或过多情 况5.2 检查瓶子上的标签与申请单是否相符;并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量,抗 生素使用情况以及采血部位(如静脉、导管)5.3 对于延迟送检的血培养瓶应注意肉眼观察微生物生长可视信号,如发现可视信号提示有微生物生长,应该立即直接涂片镜检和划线转种6注意事项6.1 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 患者信息6.2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 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 染6.3 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 两个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时病原菌标本采集和运送均应在防止污染的原则一下认真进行6.4 当怀疑骨髓炎、脑膜炎、肺炎和肾盂肾炎合并菌血症时, 在抗菌药物 使用前从不同部位抽取 2套血培养,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 (建议<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6.5 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由三个?同的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每套间隔时间)1小时,当培养24〜48h后若为阴性,则继续采集 2套血培养6.6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6.1 希望保留深静脉导管者 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 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W5 分钟),并各自做好标记6.6.2 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 从独立的2个外周静脉部位,无菌采集 2 套血培养,同时无菌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末梢送实验室。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