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pdf
2页活性炭吸附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王春明 (上海星济工业废物处理有限公司上海201419) 0引言 活性炭脱硫方法也存在着价格较高;强度低;吸附、再生使用 中损耗大;不利于脱硝;脱硫容量低、脱硫速率慢、再生频繁易造 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这些缺点制约了活性炭脱硫工艺在工业中的 大规模应用目前我国关于活性炭脱硫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大多处 于实验室阶段,所以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开发出适合我国国 情的活性炭脱硫工艺 1活性炭吸附法的原理 活性炭表面的某些含氧络合物基团是二氧化硫吸附及氧化 的活性中心,而其发达的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有利于分子的扩 散和传递因此,活性炭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是由物理吸附和化学 吸附两类过程组成的其反应式如下: s0 (g)一sO 吸附态(1) 0,_+20吸附态 (2) H 0( 一H 0吸附态(3) SO 吸附态十0吸附态一s0,吸附态(4) SO,吸附态+H20吸附态一H2s0 吸附态(5) H SO 吸附态+nil20吸附态一H2s0 ·nH:0吸附态(6) 其中(1)、(2)、(3)式为物理吸附过程,(4)、(5)、(6)式为化学 吸附过程总反应式可表示为:SO +H 0+0.50厂 2SO4 所以,活性炭对SO 的吸附是在活性炭表面进行的吸附氧化 反应过程。
2实验装置 设计并搭建如图1所示的一套动态固定床吸附装置,用于各 种动态吸附实验用液态SO 、氮气、空气和水蒸气模拟烟气通过 连接管将液态SO:引入钢瓶中,然后充入高压氮气至瓶内压力为 10MPa配好的气体静置2-3天后使用用电炉加热烧杯中的水达 到沸腾,再将烧瓶放人沸水中进行水浴恒温加热进入床层的水 蒸气流量的改变通过向烧瓶中通入不同流量的空气来实现通过 不同量程的流量计分别调节进入缓冲瓶的空气量、夹带水蒸气的 空气量和钢瓶内混合气体的流量,同时通过监测SO:监测仪读数 来调节缓冲瓶内的模拟烟气的浓度,待浓度达到实验要求且稳定后 开始实验涪『生炭床层的温度通过超级叵温器向、活.胜炭外层套管通 人.厘温水来保挣叵定床层的温度以套管出水口温度计读数计 图1实验装置图 图中红色的虚线是用来测量烟气进口浓度的管路为了减少 管路对SO 的吸附,应尽量缩短管线长度,管路各接口处用聚四 氟乙烯材料进行密封每次实验都进行气密陛检查,以保证测量 值的准确性 3整个实验装置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名称 类型 生产厂家 K0H 分析纯(100g) 北京化工厂 活性炭 条柱状 太原某厂 Na0H 分析纯(100g)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酚酞试剂 分析纯(5g) 美国SIGMA—ALDRICH试剂公司 乙醇 分析纯(500ml,37%一40%) 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氮气 纯度≥99.999% 北京普莱克斯实用气体有限公司 表1主要实验试剂 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长约20cm,内径14mm,外 活性炭套管填料管 定制加工 径16.5nun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ThelTnO Electron S0 浓度分析仪 43C HighLevel Corporation 真空干燥箱 DZF一602O 上海恒科仪器有限公司 管式电阻炉 SK-4-12 北京电炉厂 电子分析天平 AR1140 Ohaus Corp.Pine rook,NJ,USA 超级恒温水浴器 重庆试验设备厂 抽真空机 2XZ一1型旋片式 临海市精工真空设备厂 空气泵 上海恒科仪器有限公司 电炉 上海实验设备厂 表2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其中sO 浓度检测仪的原理是: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 3年第6期 图2 SO 监测仪结构原理图 s0:分子吸收紫外光并在一定波长下变成激发态,然后在另 一个不同的波长下衰减到低能级并释放出紫外光()。
首先,烟气通过烟气防水舱被吸入到s0:浓度监测仪然后 烟气先通过压力传感器再流经毛细管和流量传感器接着烟气流 入荧光室,在荧光室里紫外光激活sO 分子透光镜将不断跳动 的紫外光集合在荧光室里的一组镜子上这一组镜子是由4个能 够有选择性反射一定波长的光的镜子组成一定波长是指能激活 S02分子的光的波长 因为激发态的SO:分子衰减到低能级时释放的紫外光是与 SO:的浓度成正比的而带通过滤器只允许激发态的SO 分子发 出的光的波长通过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用于检测衰减的SO: 分子发出的紫外光光电检测器位于荧光室的后部,用于持续检 测不断变化的紫外光源光电检测器是和一个用于补偿紫外光中 的波动的电路连在一起的烟气通过泵流入并通过分析仪的排放 防水舱排出SO 浓度示数可通过前面的显示屏读出 4吸附实验操作步骤 (1)配气用液态SO:、氮气、空气和水蒸气模拟烟气通过连 接管将液态SO 引入钢瓶中,然后充人高压氮气至瓶内压力为 10MPa配好的气体静置2~3天后使用 (2)系统检漏实验前先向钢瓶内充入8个大气压的空气,然 后打开钢瓶的阀门,通气一定时间后,用肥皂液涂在各连接口处, 无气泡产生时说踢管路不漏气。
每次实验应保证系统不漏气 (3)调整模拟烟气进口浓度在钢瓶中配好烟气并稳定后待 用实验时先将钢瓶阀门打开,调整钢瓶流量,空气流量和湿空气 流量,使烟气进口与SO 浓度监测仪相连,使进口浓度维持在实 验所需的数值并保持稳定 (4)进口烟气浓度稳定后,使SO:浓度监测仪与烟气出口相 连,使仪器读数恢复到空气值,然后开始进行吸附实验将烟气通 过装有活性炭的吸附管同时将吸附后的烟气出口与SO 浓度监 测仪相连,每隔5分钟记录读数 (5)待监测仪读数达到穿透点时停止实验本实验研究中所 定义的穿透点为当SO 出口浓度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时的数 值,即在20cc时为960mg/m 吸附操作条件对吸附的效果也有比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有 温度、气体流速、气体浓度及床层厚度等 5改性方法 加热改性:对活性炭在N 气氛中进行600%高温处理2h KOH改性:mangan等研究后发现,将含碱性官能团的物质掺 人是增加吸附的有效方法在模拟烟气中,吸附量增加的主要因 素是中碱性基团的质量百分比因此,KOH处理过的在模拟烟气 中的脱硫活性得以明显提高制备浸渍活性炭的步骤如下: (1)浸渍液的配制:分别称取KOH固体0.28g溶于适量的去 离子水中,然后转入容量瓶中定容至50mL,配制成浓度为 0.1mol/L的KOH溶液。
备用 (2)浸渍:分别取lOg活性炭,置于100mL蒸发皿中再将上 述配制好的浸渍液取10mL慢慢倒入其中,并同时搅拌,直到所有 颗粒都均匀的接触上浸渍液为止,然后将少量剩余的浸渍液全部 倒入其中,搅拌均匀活性炭在浸渍过程中要大量吸水,因此浸渍 液量不能太少;但浸渍液量又不能相对于所要浸渍的活性炭量过 多一般,活性炭的浸渍比为80%,(即100g活性炭需要80g浸渍 液)通过实验发现,本实验所用活性炭吸水量较大,为了保证浸 渍液用量一定,故选择用10mL浸渍液浸渍10g活性炭 活性炭经浸渍2h后,用吹风机将其吹干并同时搅拌,至活性 炭颗粒间松散无粘连后停止 (3)干燥:将吹干后的样品放置于烘箱中,缓慢升温至120℃ 后,恒温干燥2小时 (4)活化:将干燥好以后的浸渍性活性炭再转入小坩锅中,放 入管式炉内在N2气氛中进行600%高温处理2h 6再生方法 采用水洗法再生活性炭每次均取10ml80~C的恒温水于恒温 水槽中洗涤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共洗涤5次在第一次和第二次 洗涤时均搅拌30分钟,其余3次搅拌洗涤5min即可,将各次洗 涤后的水分别收集并编号1—5,将活性炭烘干,用于下一次吸附 活性炭再次吸附达饱和时,对其进行第2次再生。
用上次的2#水 作为此次再生的第一次用水其它递推,第五次用水为新取的 10m180~2的恒温水洗涤方法同第一次活性炭再生共进行4次 将每一次的第一次洗涤液混合用配制好的0.001mol/L的NaOH 溶液滴定所得稀酸,测得其浓度为0.00033mol/L左右,pH值在 3~4之间 滴定过程操作: 1、配制0.O001mo此标准NaOH溶液 2、取标准NaOH溶液: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1—2次,注 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迅速挤压玻璃球将 尖嘴气泡排除调整读数在0刻度以下,记下准确读数 3、取待测硫酸溶液用待测液往清洁的锥形瓶内准确放人 10ml的洗涤所得的硫酸溶液 4、在锥形瓶硫酸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剂 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尖嘴玻璃 球,右手拿住锥形瓶颈,边滴入NaOH边不断摇动,眼睛要始终注 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6、当锥形瓶中溶液无色突变红色时,停止滴定,待30s不变 色,准确记下NaOH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NaOH体积 7、滴定操作重复2—3次 8、将几次滴定用去NaOH体积的平均值代人关系式计算: 得到收集的稀硫酸的浓度 7结束语 煤炭燃烧是目前我国获取能源最主要的途径。
富煤、少油和 少天然气的特殊能源结构以及火电厂所具有的投资少、建设周期 短等优点,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 会有大的改变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我国大气出现严重煤烟型 污染,其中燃煤烟气排放的SO 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控制其排 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何春红,郑嘉明.活性炭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化学工业与工 程.2002,2 作者简介: 王春明(1979.4.1一),上海奉贤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 环保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6期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