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眼视光初始检查的.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67446756
  • 上传时间:2024-07-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7.52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眼视光初始检查的内容和流程1 初始检查项目初始检查项目l㈠.调节幅度l㈡.色觉检查l㈢.遮盖试验 A.交替遮盖验 B.遮盖—去遮盖试验l㈣.立体视检查l㈤.集合近点l㈥.Hirschberg试验l㈦.眼外肌运动l㈧.瞳孔反应l㈨.视野普查 〔指数视野检查〕 ㈩.瞳距2 ㈠㈠.调节幅度调节幅度⑴⑴l目的∶检查被查者的晶状体对近刺激的反 应.l设备∶①.近用视力表l ②.遮盖板l ③.测量尺3 ㈠㈠.调节幅度调节幅度⑵⑵---步骤和流程步骤和流程l⒈在双眼的屈光不正被完全矫正的基础上进行.l⒉视标距离33cm或者习惯看近距离.l⒊被检者配戴常用的或习惯的远用轿正眼镜.l⒋照明要良好.l⒌先检查被检者的右眼.同时遮盖被检者的左眼.l⒍被检者注视近用视力表最清楚视标的上一行.l⒎将视标逐步向被检者移近到被检者反应视标模糊的位置.l⒏测量从视标模糊位置到被检者镜片平面的距离.l⒐换算AMP〔调节幅度 单位为D〕 D=1/S〔S单位为米〕.l⒑同样步骤测量左眼的AMP.l⒒该检查也可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l⒓记录 如∶AMP OD15D OS15D4 ㈡㈡.色觉检查色觉检查⑴⑴l目的∶评估被检者黄斑视锥细胞和视神经l 及视觉皮层的功能.l分类∶色觉障碍按其严重程度分为色盲和 l 色弱.〔色盲是指不能分辩颜色.色弱l 是指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降低〕l原因∶常见的色觉障碍是一种连锁遗传的l 先天性异常.后天性色盲则发生于某些l 视神经.视网膜等疾病. l设备∶①.遮盖板 . ②.色盲本. ③特殊色盲本所需l 的特殊镜片.5 ㈡㈡.色觉检查色觉检查⑵⑵---步骤和流程步骤和流程l⒈被检者配戴常用或习惯的近用眼镜.手持遮盖 板.l⒉在充足的自然光下进行.l⒊检查者手持色盲检查本.l⒋检查距离约50cm.l⒌先查被检者右眼.遮左眼.l⒍要求完全遮盖非检眼.l⒎让被检者遂步阅读色盲本的每一页.辨认色盲本上的数 字或图形.时间每页5秒内读出.l⒏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左眼.l⒐记录∶ 如 OD12/12 Ishaea OS12/12Ishaea l 〔分别记录每眼所辨认的页数.并记录所用色盲本的版本〕6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⑴⑴l目的∶衡量被检者有无斜视.隐斜视.以及隐l 斜视或斜视的性质和大小.l设备∶①视力表.l ②近用遮盖试验视力表.l ③遮盖板.l ④手电筒.l ⑤水平和垂直的棱镜排.7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⑵⑵l步骤∶l①被检者配戴习惯的远用矫正镜.l②视标选择∶远距离检查时.使用被查者双眼中较差眼的最好远矫正视力的上一行视标.l 近距离检查时.使用近视力表.能控制调节的单个视标.检查距离约40cm.使用被检者双眼中较差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的上一行视标.或使用相应大小的图形视标.l③由被检者手持视力表.检查者手持遮盖板.l④室内照明要求∶检查者习以观查到被检查者眼晴的运动情况.8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⑶⑶A.交替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ⅠⅠl目的∶判断被检者的斜视和隐斜视的方向和程度.但不能区别是斜视还是隐斜视.l程序∶l①让被检者注视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l②将遮盖板遮盖被检者右眼2—3秒.迅速移动遮盖板至左眼.观察去遮盖瞬间右眼的移动方向.l③同样查左眼.l④重复②.③步骤多次.l⑤眼球斜视偏斜的量可以用列棱镜棒测量.将列棱镜棒尽量近地置于任何一眼前.重复交替遮盖试验.逐步增加棱镜度.直至交替遮盖试验中没有观察到双眼眼球运动.9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⑷⑷A.交替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ⅡⅡl判断∶根据去遮盖瞬间眼球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眼球斜视偏离的方向.表示如下∶去遮盖瞬间眼球运动方向 眼球斜视偏离方向 内 外斜Exo 外 内斜Eso 上 下斜Hypo 下 上斜Hyper10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⑸⑸A.交替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ⅢⅢl列棱镜棒使用的棱镜方向如下表示∶ 眼球斜视偏斜方向 列棱镜捧方向 外斜Exo 底向内BI 内斜Eso 底向外BO 下斜Hypo 底向上BU 上斜Hyper 底向下BD 注意∶若交替遮盖试验没有发现眼球运动.就不需做遮盖—去遮盖试验.若有眼球有运动.则需进一步做遮盖—去遮盖试验.11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⑹⑹B.遮盖遮盖—去遮盖试验去遮盖试验ⅠⅠl目的∶区分斜视与隐斜视.同时可区分斜视是交替性还是固定性的.l程序∶l①检查左眼.双眼同时睁开.遮盖被检者的右眼.在遮盖右眼的瞬间观察左眼运动情况.如果左眼没有运动.表示在双眼同时注视视标时左眼的方向就是注视方向.l②移去遮盖板交替遮盖双眼.停留时间约2—3秒.观察双眼正常的相互关系.重复几次.l③同样的方法检查右眼.12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⑺⑺B.遮盖遮盖—去遮盖试验去遮盖试验ⅡⅡl判断∶l①在上述两步观察中双眼都没有运动.则被查者有隐斜视.l②在上述两步任何一步观察中眼球有运动.则被查者有斜视.l③区分交替斜视与固定性斜视.开始遮盖一眼.在去遮盖瞬间.注意观察末遮盖眼的移动方向.la.在去遮盖瞬间.未遮盖眼没有移动.则被检者为交替性斜视.lb.在去遮盖瞬间.未遮盖眼有移动.则被检者为未遮盖眼的固定性斜视.〔即在双眼同时注视时.一眼能注视视标.而另一眼处于斜视位.没有注视视标.〕13 ㈢㈢.遮盖试验遮盖试验⑻⑻l记录∶l①用CT或cover test表示该试验.l②用sc表示裸眼状态.用cc表示屈光完全矫正状态.l③记录D表示远距离.N表示近距离.l④E表示内斜.X表示外斜.RH表示右眼上斜.LH表示左眼上斜. P表示隐斜视. T表示斜视. 近距以 P’ 或 T’ 表示.ALT表示交替性斜视.l⑤可使用棱镜进行中和.记录棱镜度.l⑥如 远距离 1△EXO 〔±1△〕l⑦如 近距离 3△EXO 〔±3△〕14 ㈣㈣.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⑴⑴l目的∶衡量被检者是否有良好的深度觉来融合立体性的视标.l设备∶l①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偏光片.l②根据检查需要选择立体视检查本.l③或者红绿色片和立体视检查本.15 ㈣㈣.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⑵⑵l步骤∶l①在被查者近距矫正镜片前加配偏振片或者红绿色片.l②被查者手持立体视检查本.l③距离40cm.l④照明在正对检查本的后方.l⑤被检者在习惯的阅读位注视视标.分辨哪一个视标相对其它视标是漂浮在上方的.l⑥继读辨认直到被检者连续给出两个错误的答案.l记录∶记录所用的立体图形的类形.测试距离和测试的结果.例∶ 近立体视 50’’Randot l正常者为40’’或者更佳.16 ㈤㈤.集合近点集合近点⑴⑴l目的∶测量在双眼保持融像的前提下其最大辐辏能力.l设备∶l①笔式手电筒.l②红玻片.l③近调节视标〔贴在笔式手电筒上或压舌板上的四个大小不同的视标.从20/25—20/200〕.l④头灯.l注∶笔式手电筒仅用于NPC的普查视标.当辐辏小于7cm左右.应该使用调节视标.17 ㈤㈤.集合近点集合近点⑵⑵l步骤∶l①.被检者配戴习惯性处方眼镜.l②.头灯朝向注视视标.l③.笔式手电筒或调节视标从40cm开始.l④指导被检者注视视标.并报告看到的视标情况.la如果视标看起来为两个.将视标移远些.直至视标为单个.lb将视标移向被检者.注意观察被检者的眼睛.直至被检者报告看到两个像.或观察到被检者的一眼离开了注视视标.l⑤.记录该距离.即为被检者辐辏的破裂点〔recovery point〕.18 ㈤㈤.集合近点集合近点⑶⑶l记录∶l①记录NPC〔sc或cc〕.记录破裂点和恢复点l②例∶7cm/11cm.左眼外移.抑制.l③若被检者一直能会聚到视标接近鼻子.记录TTN.l④例∶正常值为 破裂点 3cm±4cm.l 恢复点 5cm±5cm19 ㈥㈥.Hirschberg试试验验⑴⑴--赫斯博格检测赫斯博格检测l目的∶检查双眼同时注视时双眼眼轴的相对位置关系.l设备∶l①笔式手电筒.l②遮盖板.20 ㈥㈥.Hirschberg试试验验⑵⑵ --赫斯博格检测赫斯博格检测l步骤∶l①测量时被检者取掉眼镜.检查者手持笔式手电筒.l②检查距离50cm—100cm.l③电筒光直照被检者双眼.让被检者直接注视手电筒灯.遮盖被检者左眼.l④检查者自已的眼睛移到手电筒光正后方.观察手电筒光在右眼角膜反光点的位置.l⑤位置有三种∶a瞳孔正中央. b稍偏鼻侧〔正λ角〕.c.稍偏颞侧〔负λ角〕.l⑥遮盖被检者右眼.重复以上检查.21 ㈥㈥.Hirschberg试试验验⑶⑶ --赫斯博格检测赫斯博格检测l判断∶移开遮盖板.观察被检者双眼角膜反光点的位置.以此判断.l①如果双眼角膜反光点均在相应的位置上.则被检者没有斜视.l②反之有斜视.l③观察反光点与λ角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斜视的方向.偏离1mm相当于22△偏斜.l记录∶若无斜视.则记为正位.若有斜视.则记为何眼.向何方位斜视.l例 右眼 外斜10度22 ㈦㈦.眼外肌运动眼外肌运动⑴⑴l目的∶评价被检者双眼眼球协同运动的能力.l设备∶笔式手电筒.l进行的时机∶l 继Hirschberg试验后进行.23 ㈦㈦.眼外肌运动眼外肌运动⑵⑵l步骤∶l①指导被检者保持头位不变.两眼跟随灯光.向不同注视眼位转动.询问各眼位是否看到重影.疼痛或不舒服等.l②灯光离被检者30—40cm的眼前正中开始〔起始位. Primary position〕.l③将灯光移动到另外8个眼位位置.l④同时观察被检者的角膜反光点.各象限灯光移动约40度左右.l⑤整个过程还需要观察∶眼球运动的流畅度.跟随灯光的准确度和移动范围.若被检者报告某注视象限有复像.需要进行精确的眼肌测量分析.24 ㈦㈦.眼外肌运动眼外肌运动⑶⑶l记录∶l①若一切都正常.可记录为∶SAFE〔S∶Smooth. A∶Accurate F∶Full E∶Extensive〕l②若有异常.如.眼球震颤.运动不稳.运动滞后等.应做文字记录.例如∶向左注视时复视.右眼滞后并疼痛.25 ㈧㈧.瞳孔反应瞳孔反应⑴⑴l目的∶评价与疃孔功能有关的神经通路的传出系统.l设备∶笔式手电筒和远用视标〔如最大E视标〕l准备∶l①照明尽量昏暗.但容许看清被检者的瞳孔.l②距离25cm.但不能阻挡其视线.l③被检者摘去眼镜.26 ㈧㈧.瞳孔反应瞳孔反应⑵⑵l步骤∶l①指导被检者注视远距离视标.l②将光照向右眼瞳孔.观察右眼瞳孔大小和缩小的速度.重复两次.l③将光照向右眼瞳孔.观察左眼瞳孔大小和缩小的速度.重复两次.l④同上看左眼.l⑤光照转换测试∶将光轮流照向两眼瞳孔.各停留3—5秒.观察光照刚刚到时或至3—5秒左右的各眼瞳孔的反应.重复2—3次.l⑥整个测试过程.注意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若大小不相同.应进行〝暗―亮瞳孔测试〞.若单眼瞳孔和双眼瞳孔直接或间接反应异常.或反应比较迟钝.应作瞳孔调节反应测试.27 ㈧㈧.瞳孔反应瞳孔反应⑶⑶l记录∶l①若所有的瞳孔反应正常.则可记录为PERRL.无MG〔pupils equal round responsive to light; no Marcus Gunn responses〕l②若出现异常.则分别记录.如瞳孔不等大.反应迟缓等.l③若光照转换试验发现瞳孔回避.则记录为∶+MG〔positve Marcus Gunn〕.或者∶+RAPD〔positve relative afferent papillary defect〕28 ㈨㈨.视野普查视野普查⑴⑴ 〔〔指数视野检查指数视野检查〕〕l目的∶粗测视野范围.是一种简单易行不需任何设备的方法.l 检查者以自己的正常视野.比较被检者视野的大情况.l 注∶此方法并不精确.且无法记录供以后对比.29 ㈨㈨.视野普查视野普查⑵⑵ 〔〔指数视野检查指数视野检查〕〕l步骤∶l①检查者与受查者对视.距离100cm.l②检查右眼时.被检者遮左眼.右眼注视检查者的左眼.而检查者遮右眼.左眼注视被检者的右眼.l③检查者将手指置于自己与被检查者之间等距离处.分别从各方位向中央移动.嘱被检者发现手指出现时即告之.即检查者以自己的正常视野比较被检者右眼视野的大致情况.l④同样的方法检查左眼视野的大致情况.l记录∶如 右眼视野全 左鼻侧视野受限l 正常 右眼全 左眼全30 ㈩㈩.瞳距瞳距⑴⑴l目的∶测量一定注视距离时.两眼瞳孔间的距离.l设备∶毫米尺〔或者瞳距仪〕l步骤∶l①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眼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40cm左右.l②近瞳距测量∶闭合你的右眼.瞩被检者注视你睁开的左眼.将尺子的零点对准被检者右眼瞳孔的鼻侧边缘.依然使用左眼.以被检者的左眼瞳孔的颞侧边缘.读出的距离为近用瞳距.l③远瞳距测量∶瞩被检者注视你睁开的左眼.闭合你的右眼.将尺子的零点对准被检者右眼瞳孔的鼻侧边缘.尺横架鼻粱.稳定尺子.然后闭合你的左眼.嘱被检者注视你睁开的右眼.使用右眼从被检者的左眼瞳孔的颞侧边缘.读出的距离为远用瞳距.31 ㈩㈩.瞳距瞳距⑵⑵l记录∶l记录为PD 单位为mml成人瞳距平均为64—60mm.l若被检者两眼距不以鼻为中心.则需测量并记录单眼瞳距∶l如 右32/30mm 左30/28mm32 欢迎大家共同探讨!!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谢谢谢谢3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