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ppt
15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2021/6/41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包括重吸收和分泌•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中转运至血液中;•分泌则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中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的方式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2021/6/42(一)(一) Na+、、Cl- 和水的重吸收和水的重吸收1、近端小官、近端小官2、髓袢、髓袢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二)(二) HCO3- 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的分泌1、近端小管、近端小管2、髓袢、髓袢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三)NH3的分泌与H+ 、HCO3-的转运的关系(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五)钙的重吸收和排泄(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七)一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的排泄2021/6/43(一)(一) Na+、、Cl- 和水的重吸收和水的重吸收1 1、近端小管、近端小管 重重吸吸收收70% 70% NaNa+ +、、CICI- -、、K K+ +和和水水,,85%85%的的HCOHCO3 3--,,葡葡萄萄糖糖、、氨氨基基酸全部被重吸收;泌酸全部被重吸收;泌H H+ +。
▲重吸收的动力: Na+泵 NaNa+ +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 前半段:主动过程前半段:主动过程 ①①管腔膜:大部分管腔膜:大部分NaNa+ +与与GsGs、、aaaa同向转运、与同向转运、与H H+ +逆向转运主动重吸收逆向转运主动重吸收 ②②管周膜:管周膜:NaNa+ +-K-K+ +泵泵 ●●后半段:被动过程后半段:被动过程 ClCl- -顺顺浓浓度度差差经经紧紧密密连连接接处处重重吸吸收收→→管管两两侧侧电电位位差差→Na→Na+ +顺顺电电位位差差经经紧紧密密连连接处重吸收接处重吸收2021/6/44((一)一) Na+、、Cl- 和水的重吸收和水的重吸收2 2、髓袢中的物质转运、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髓袢重吸收髓袢重吸收20%20%的的Na+Na+、、Cl-Cl-、、K+ K+ 。
髓髓袢袢升升支支粗粗段段以以Na+ Na+ 2Cl- 2Cl- K+K+同同向向转转运运模模式式继继发发性性 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NaClNaCl 髓袢处可分为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和髓袢处可分为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和髓袢升支粗段分别讲解髓袢升支粗段分别讲解 髓袢升支粗段对水的通透性很低,水重吸收量很少,造成小管液低渗,组织间液高渗,有利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2021/6/45(一)(一) Na+、、Cl- 和水的重吸收和水的重吸收3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 滤过的滤过的Na+Na+和和Cl—Cl—约约12%12%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同时有不同量的水被重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同时有不同量的水被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Na+、、Cl—Cl—和水的重吸收可根据机体的水盐平衡状况进和水的重吸收可根据机体的水盐平衡状况进行调节Na+Na+的重吸收主要受醛固酮调节,水的重吸收主要受血管升压素调节的重吸收主要受醛固酮调节,水的重吸收主要受血管升压素调节。
远端小管初段:远端小管初段:** 通过通过Na+-Cl-Na+-Cl-同向转运体,在同向转运体,在Na+Na+泵供能下,主动重吸收泵供能下,主动重吸收NaClNaCl噻嗪类药物可抑制噻嗪类药物可抑制Na+-Cl-Na+-Cl-同向转运体,导致利尿同向转运体,导致利尿 ** 对水的通透性很低,水重吸收量很少,但其仍重吸收对水的通透性很低,水重吸收量很少,但其仍重吸收NaClNaCl,故而继续保持小管,故而继续保持小管液低渗状态液低渗状态远端小管后段和集合管:远端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其上皮有两类不同的细胞:主细胞和润细胞主细胞重吸收其上皮有两类不同的细胞:主细胞和润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Na+和和H2OH2O,分泌,分泌K+ K+ ;闰细胞主要分泌;闰细胞主要分泌H+ H+ 其动力有:其动力有:•管腔膜两侧的电位梯度;管腔膜两侧的电位梯度;•管腔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管腔膜两侧的浓度梯度;•Na+Na+泵功能增强可泵功能增强可K+K+的浓度梯度的浓度梯度2021/6/46(二)(二) HCO3- 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的分泌1 1、、 近端小管近端小管((1 1)) HCO3 HCO3-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Na+-H+Na+-H+交换有关交换有关 机制:被动过程机制:被动过程 特点:特点:⑴⑴不是以不是以HCO3-HCO3-的形式而是以的形式而是以CO2CO2的形式重吸收的;的形式重吸收的; ⑵HCO3- ⑵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的重吸收优先于Cl-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⑶HCO3- ⑶HCO3-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Na+-H+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H+ 分泌分泌↑→↑→重吸收重吸收HCO3-↑)HCO3-↑) 结果:分泌一个结果:分泌一个H+H+重吸收一分子重吸收一分子NaHCO3NaHCO3。
碳酸酐酶的抑制剂:乙酰唑胺利尿剂碳酸酐酶的抑制剂:乙酰唑胺利尿剂((2 2))H+H+的分泌的分泌 来源来源 :细胞代谢产生的:细胞代谢产生的CO2CO2 机制机制: :主动分泌主动分泌 ∵①Na+-H+ ∵①Na+-H+交换交换 ②H+ ②H+泵泵 特点特点: ①: ①泌泌H+H+与重吸收与重吸收HCO3-HCO3-、、Na+Na+呈正相关呈正相关= =泌泌H+H+助助 碱贮碱贮(∵(∵泌泌H+→H+→促促HCO3-HCO3-重吸收重吸收→→排酸保碱排酸保碱) ) ② ②泌泌H+H+与泌与泌K+K+呈负相关呈负相关(∵(∵竞争抑制竞争抑制) ) ③ ③泌泌H+H+是有限度的是有限度的: :当小管液当小管液pHpH值<值<4.54.5时时, , 泌泌H+H+则停止则停止2021/6/47((二)二) HCO3- 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的分泌2 2、髓袢、髓袢 HCO3- HCO3-的重吸收在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的重吸收在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端小管端小管2021/6/48(二)(二) HCO3- 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的分泌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① ①闰细胞主动分泌闰细胞主动分泌H+H+ 机制:质子泵机制:质子泵H+-ATPH+-ATP酶和酶和H+-K+-H+-K+-ATPATP酶酶 ② HCO3- ② HCO3-的重吸收机制同近端小管的重吸收机制同近端小管2021/6/49 (三) NH3的分泌与H+ 、 HCO3-的转运的关系 NH3NH3的分泌与的分泌与H+H+的分泌密切相关;的分泌密切相关;H+H+分泌增加促使分泌增加促使NH3NH3分泌及分泌及 NaHCO3 NaHCO3的重吸收,实现排酸保碱的作用的重吸收,实现排酸保碱的作用 ⑴ ⑴机制机制: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小管上皮细胞内小管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脱氨脱氨NH3(NH3(氨氨) )脂溶性脂溶性肾小管腔:肾小管腔:NH3NH3++H H+ +NH4+NH4+++Cl-→NH4ClCl-→NH4Cl单纯扩散单纯扩散谷氨酰胺酶谷氨酰胺酶⑵⑵NH3NH3分泌特点分泌特点: : ①①泌泌NH3NH3与与泌泌H+H+呈呈正正相相关关::即即泌泌NH3NH3促促进进H+-Na+H+-Na+交交换换,,促促进进排排酸酸保保碱碱,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②NH3②NH3扩扩散散的的量量决决定定于于管管腔腔液液与与管管周周液液的的pHpH值值::管管腔腔液液pHpH值值较较低低时时,,NH3NH3较易扩散较易扩散 ③③正正常常时时NH3NH3只只在在远远曲曲小小管管和和集集合合管分泌管分泌; ;酸中毒时酸中毒时, ,近曲小管也分泌近曲小管也分泌2021/6/410(四)(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的重吸收和分泌 小血管中的小血管中的K+K+约约60%60%~~70% 70% 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 25% 25%~3~30%0%在髓袢在髓袢、、 9% 9% 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终尿排出不到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终尿排出不到1%1% 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约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约90%90%的上皮细胞是主细胞主细胞可分泌的上皮细胞是主细胞主细胞可分泌K+K+,而润细胞则可重吸收,而润细胞则可重吸收K+K+,但其机制不明但其机制不明 由于肾对由于肾对K+K+的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的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K+K+的分泌量,的分泌量,故凡能影响主细胞基底侧膜上纳泵活性和顶端膜对故凡能影响主细胞基底侧膜上纳泵活性和顶端膜对Na+Na+、、K+K+通透性的因素,通透性的因素,均可影响钾的分泌量。
均可影响钾的分泌量 K+K+分泌特点分泌特点: : ① ①泌泌K+K+与泌与泌H+H+呈负相关呈负相关 ∵ Na+-K+ ∵ Na+-K+交换与交换与Na+-H+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交换具有竟争抑制 酸中毒酸中毒:Na+-H+↑,Na+-K+↓→:Na+-H+↑,Na+-K+↓→泌泌K+↓→K+↓→高血钾症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高血钾症:Na+-K+↑,Na+-H+↓→:Na+-K+↑,Na+-H+↓→泌泌H+↓→H+↓→酸中毒酸中毒 ② ②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 ∴当大量使用利尿药时当大量使用利尿药时, ,应注意适当补钾,以防止低血应注意适当补钾,以防止低血 钾症的发生钾症的发生2021/6/411(五)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约约50%50%的的血血浆浆Ca+Ca+呈呈游游离离状状态态,,其其余余部部分分与与血血浆浆蛋蛋白白结结合合经经肾肾小小球球滤滤过过的的Ca+Ca+约约70%70%在在近近端端小小管管重重吸吸收收,,与与Na+Na+的的重重吸吸收收平平行行;;20%20%在在髓髓袢袢重重吸收,吸收,9%9%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少于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少于1%1%的的Ca+Ca+随尿排出随尿排出。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PTH):血钙:血钙↑ →PTH↑ →PTH分泌分泌↓ →↓ →钙重吸收钙重吸收↓↓ 血磷血磷↑ →PTH↑ →PTH分泌分泌↑ →↑ →钙重吸收钙重吸收↑↑血浆血浆PHPH值:代谢性酸中毒值:代谢性酸中毒→→钙重吸收钙重吸收↑↑ 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钙重吸收钙重吸收↓↓2021/6/412(六六)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 1.1.重吸收部位重吸收部位: :仅限于近曲小管仅限于近曲小管( (尤其前半段尤其前半段) )2.2.重吸收机制重吸收机制: :继发主动,与继发主动,与Na+Na+同向转运密切相关同向转运密切相关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限度具有一定的限度( (可能与协同转运载体的数目有限有关可能与协同转运载体的数目有限有关) )▲▲肾糖阈肾糖阈: :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 (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血糖浓度) )。
正常值:成人男性为正常值:成人男性为375mg/min375mg/min 成人女性为成人女性为300mg/min300mg/min 肾小球滤过的氨基酸和葡萄糖一样,主要在极端小管被肾小球滤过的氨基酸和葡萄糖一样,主要在极端小管被重吸收,其吸收方式也是继发性主动重吸收,需重吸收,其吸收方式也是继发性主动重吸收,需Na+Na+的存在,的存在,但有多种类型氨基酸转运体但有多种类型氨基酸转运体2021/6/413(七)一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的排泄(七)一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的排泄 肌肌酐酐可可通通过过肾肾小小球球滤滤过过,,也也可可被被肾肾小小管管和和集集合合管管分分泌泌和和少少量量重重吸吸收收;;青青霉霉素素、、酚酚红红和和一一些些利利尿尿剂剂可可与与血血浆浆蛋蛋白白结结合合,,不不被被肾肾小小球球滤滤过过,,但但可可在在近近端端小小管管被被主主动动分分泌泌进进入入小小管管液液中中而而被被排排出出进进入入体体内内的的酚酚红红,,94%94%由由近近端端小小管管主主动动分分泌泌进进入入小小管管液液中并随尿液排出。
中并随尿液排出 因因此此,,检检测测尿尿中中酚酚红红的的排排泄泄量量可可作作为为判断近端小管排泄功能的粗略指标判断近端小管排泄功能的粗略指标2021/6/414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