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doc
3页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 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己进行尸检病人的病例讨论,待尸检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二周2 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医务部派人参加死亡病例讨论必须设专门记录本记录,并摘要记入病历3 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以下问题:3.1 死亡原因3.2 诊断是否正确3.3 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3.4 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3.5 今后的努力方向4 死亡病例讨论流程及要求见附件附件:死亡病例讨论流程及要求1 讨论时间:一般应在死亡后一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已进行尸检病人待病理报告出来后组织讨论,但一般不超过两周2 讨论地点:医师办公室(或示教室)3 参加人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科内实习医师、护士长必要时医务部召集影像、检验、病理、药学部及其他相关临床科室人员参加4 主持人:科主任5 讨论内容:5.1 分析疾病的诊断;5.2 分析病情发展、治疗措施、转归;5.3 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5.4 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汲取的经验教训6 讨论流程及要求6.1 主持人简要说明病情及讨论目的,宣布讨论开始。
6.2 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要求简洁、重点突出,包含病情简介、诊治、抢救经过、死亡原因的初步分析、死亡诊断,提出要求讨论的主要内容等6.3 各级医师及有关人员按职称由低到高分别发表意见对病例进行分析6.4 主持人总结:①对诊断及诊断依据的分析和鉴别涉及到的国内外诊治进展②诊治经过的分析,如是否符合诊疗常规,是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医疗,疾病的转归是否是疾病的自然进程,对死亡原因要做出明确的结论③该例病人在诊断、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应从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6.5 主持人查看死亡讨论记录并签字:①前记填写要全面,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初步诊断、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十职称) 、讨论主题、讨论目的、讨论时间、记录者②正文记录按照讨论顺序记录③最后主持人在记录者签名前签字7 记录人:主管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