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47文言文翻译题与文意理解题.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91069780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47文言文翻译题与文意理解题 文言文翻译题与文意理解题 文言文翻译技巧 字字落实,留\\删\\换 留:留存文言文中的一些根本词汇、专著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名词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即仅起布局作用,没有概括意义的虚词 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 句中表停顿或起布局作用的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句末调理音节的词:怅恨久之 偏义复词中的衬字:不宜异同 换:古代的单音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及今已不用的字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请略陈固陋 请让我大致地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观法 文从句顺,补\\调\\贯 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主语省略 谓语省略 宾语省略 介词省略 量词、分数省略 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式举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 表达习惯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介词布局(状语)后置 贯:指文言语句中带修辞的(如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生动、贯串地译出 秋毫不敢有所近 刎颈之交 客观题错误选项设置重点 留? 删? 换! 补! 调(?) 贯? 1 主观题考点及采分点设置 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核心:“换” 虚词 特殊句式 省略句:“补” 倒装句:“调” 采分点:考点 + 流畅分 真题精讲 2022高考重庆卷 人有明珠,莫不宝贵,若以弹雀,岂非怅然?况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成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那么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提防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平静,自身常得快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惧怕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於林,犹恐其不高,复巢於木末;鱼藏於水,犹恐其不深,复穴於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那么无苦难,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乃以博财物耶 博:增加 B.禄秩优厚 秩:品级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 D.事觉自死 觉:败露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3分)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 3.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成“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假设能做到“提防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平静,自身常获快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结果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防备,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制止苦难、长保富贵 4.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4分) ②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4分) 文意理解题 如何把握文意理解题? 翻译题 + 社科文 张冠李戴 04北京: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恳服罪,不再打官司无中生有 08北京:韩延寿擅长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遏止,诉讼锐减 其它类社科文阅读处 以偏概全 09北京: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于叔孙通合作 曲解文意 11广东:时序问题 因果不当、混淆时态 评价过高,有意拔高 答题步骤 翻译片面 以逗号为单位,代回原文加以检验 社科片面 熟谙病因 与命题人换位揣摩 3 例题精讲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侯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客人,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低廉,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那么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取材于《三国志·吴主五子传》) 1. 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铨简秀士 铨简:选拔 B. 当由径道 径道:小路 C. 登所生庶贱 所生:指生母 D. 出身忧国 出身:早期的体验或身份 2.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一致的一组是( ) A. 与恪等或同舆而载 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 B. 或共帐而寐 本立而道生 C. 又择空闲之地 比之非类 D. 后徐氏以妒废处吴 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3.以下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理解:孙登对待下属,很少使用平民的礼节 B.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 理解: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不忍致罚,呼责数之 理解:不忍心处置,只是把他叫来诽谤了一番 D.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 理解: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伤 4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 ①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5.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保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更加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更加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处境而 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单箭易折,众箭难断 宋·司马光 夫人爪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强,不及熊罴;奔波之疾,不及麋鹿;飞飏之高,不及燕雀苟非群聚以御外患,那么反为异类食矣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人知爱其父,那么知爱其兄弟矣;爱其祖,那么知爱其宗族矣如枝叶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成离也岂徒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乃实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 圣人知一族缺乏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

      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故爱亲者所以爱其身也,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如是,那么其身安若泰山,寿如箕翼,他人安得而侮之哉!故自古圣贤未有不先亲其九族然后能施及他人者也彼愚者那么不然,弃其九族,远其兄弟,欲以专利其身殊不知身既孤人斯戕之矣,于利何有哉?昔周厉王弃其九族,诗人刺之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苟为独居,斯可畏矣 (1)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 (2)故爱亲者,所以爱其身也,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 (3)彼愚者那么不然,弃其九族,远其兄弟,欲以专利其身 5 — 1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