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信用创造机制.ppt

5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606824598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5.50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 现代信用创造机制,,1,本章内容,信用货币,,现代存款货币的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对货币创造的评价与地位分析,,相关案例与本章小结,2,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主题是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创造的一般原理,核心问题是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具体来说,需要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1,、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这一过程的历史必然性;,,2,、现代信用货币的基本形态;,,3,、存款货币创造模型与创造乘数;,,3,一、信用货币的范围,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的过程,早就萌芽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这一过程的不可逆转决定于商品经济覆盖整个经济生活,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盛和发展;,,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则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20,世纪4,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于信用货币;,,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5,二、,债权债务文书是货币的载体,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现代经济生活,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由债权债务关系联结在一起,并在债权债务的网络中进行运作所以,用信用的支付工具实现债权债务的消长和转移是必然趋势6,二、债权债务文书是货币的载体,债权债务,绝大部分是以一定的文书形式来体现并具备由法律规范的确定形式,如票据、银行券、各种存款、贷款、各种国债、公司债等其中,很容易当作债权债务转移工具的规范文书,特别是银行信用文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代替贵金属流通的理想货币形态7,第二节 现代存款货币创造,8,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意义,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9,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意义,在,19,世纪还不能主观判断银行存款是不是货币进人,20,世纪,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存款是货币的回答才取得统一的认识而在我国,几乎又经历了一个世纪才使上上下下普遍懂得银行存款也是货币10,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简单理解就是有铸币对应的存款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是指商业银行用转帐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

      11,举例,,在这样的特征经济行为之下,出现如下过程:,,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甲存入的,10000,元铸币,从而,A,银行新增铸币库存为,10000,元;再设,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30,%的铸币就足以应付顾客日常提取铸币的需要那么,,A,银行即可把,7000,元铸币贷出,如贷给客户乙用于向丙支付应付款项此时,,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12,,⑵,丙将,7000,元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30%,的铸币(即,2100,元),将其余的,49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13,,,⑶,如此类推,从,A,银行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不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会产生表,中,的结果,:,,,14,,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30,%)保存铸币库存时,可使有关银行共发出,23333.3,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000,元存款在内的,33333.3,元存款10000,元是最初的存款,而,23333.3,元是因为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因此,通常把最初的存款(,10000,元)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扩大的存款(,23333.3,元)称为派生存款。

      15,,我们把这个过程用公式表达:,,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公式(,10.1,、,10.2,),,,16,,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流通中有,10 000,元,铸币为各种支付服务现在,银行则为经济创造了,23333.3,元,的存款货币,即为流通服务的货币已增至,33333.3,元17,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现代生活中相当于铸币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银行券,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要准备一部分银行券,以保持存款的客户提取现金这与铸币流通时要保有一部分铸币以备提取铸币的意义一样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准备存款,通常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这种比率叫,法定准备率,18,,举例:,,⑴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 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 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 000,元19,,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

      设法定准备率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 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 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20,,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 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21,,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 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6 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 400,元后,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22,,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23,,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24,,如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ΔL,贷款累计总额,,则四者关系式如下:,,,,公式(,10.3,、,10.4,),,,25,,商业银行吸收,1000,万元存款,按照,13.5%,提取存款准备金率,其余资金商业银行可贷出,商业银行创造多少存款货币?,,原始存款,R=1000,万元,,r=13.5%,,,,则派生存款,D=1000×1/13.5%=7407.41,(万元),,L=D-R=7407.41-1000=6407.41,(万元),26,三、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27,四、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1.,派生乘数,K,: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如下式:,,2.,注意,:,,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为什么?,28,乘数的修正,1,、制约派生存款货币的因素--现金漏损率,,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均在银行的账页上进行然而,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额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如用,,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c,,代表现金漏损率,则,c,=,,C /,,D,;,,C,=,c·,,D,,2,、制约派生存款货币的因素--定期存款,,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29,,3,、制约派生存款货币的因素--超额准备金,,为安全或应付意外之需,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常常高于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要求的准备金,称超额准备金,以,E,代表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e,代表这时的派生乘数为:,,30,,.,以上模型,只是就基本可测因素对存款派生倍数影响所推导出的银行扩大贷款的最大限度但是,贷款不仅取决于银行行为,还要看企业是否有要求。

      在经济停滞和预期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张过程是相对称的,原理一样31,第三节,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基础货币,B,: “存款准备” +“流通中货币” 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H,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准备货币,(reserve money)”,32,一、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构成常用下式表达:,,,B = R,+,C,,公式(,10.6,),,,,式中,,B,为基础货币(由于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所以也通常以符号,H,代表);,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33,,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者再贷款;,,财政部发行通货;,,政府存款;,,政府持有的通货;,,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外国存款;,,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34,二、货币乘数,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之为货币乘数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下式:,,,M,S,= m · B,公式(,10.7,),,基础货币中的通货,即处于流通中的现金,C,,它本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加;引起倍数增加的只是存款准备,R,。

      35,,因此,基础货币,C,+,R,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可示意如图:,36,,相应的代数表达式,:,又可整理为:,37,,4.,C,/,D,或,D,/,C,,即,C,与,D,的比,称为,通货,-,存款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行为,R,/,D,或,D,/,R,,即,R,与,D,的比,称为,准备,-,存款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行为这两个比率决定乘数的大小,再加上基础货币,即决定货币供给量而,基础货币,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中央银行行为,38,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互动关系,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恒等式,PT=MV,中,如果把货币流通速度,V,看做一个常数,货币数量就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决定则可得出,PT=KBV,这就说明了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可由基础货币的增长或者货币乘数的上升来满足39,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互动关系,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恒等式,PT=MV,中,如果把货币流通速度,V,看做一个常数,货币数量就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决定则可得出,PT=KBV,这就说明了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可由基础货币的增长或者货币乘数的上升来满足。

      40,四、,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的比较,存款乘数既没有考虑银行关于超额准备金的决策对存款货币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存款者关于手持通货的决策对存款货币的影响,仅仅简单的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货币乘数全面考虑到了法律规定、银行行为及存款者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考虑,让货币乘数有了一个重要的特点:存款乘数大于货币乘数41,四、,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的比较,如果假设公众把钱全部存入银行,银行也不保留超额准备金,这时,通货为零,超额准备金为零这种情况下,当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时,增加的基础货币便全部进入银行,从而增加了银行储备,这就引起了存款货币的完全创造,使得货币供应增加量等于存款货币增加量,货币乘数等于存款乘数42,四、,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的比较,当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时,增发的货币会有一部分落到公众的手中,进入流通之中,增加了通货,另一部分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增加了储备在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只有一部分对存款创造起了作用,另外一部分则原封不动的停留在那里因此,基础货币供应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量必然要小于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货币创造情况下的货币供应增加量,这就说明了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

      在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只有一部分对存款创造起了作用,另外一部分则原封不动的停留在那里因此,基础货币供应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量必然要小于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货币创造情况下的货币供应增加量,这就说明了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43,五、铸币税,钞票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与发行钞票对应的资产基本是三项:一项是对政府的债权,这部分债权的增减变化对钞票发行关系甚大另一项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由于给以经济过程信贷支持主要是金融机构,因而这部分债权也可视为对经济各部门的债权第三项则是收购外汇金银的占款在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只有一部分对存款创造起了作用,另外一部分则原封不动的停留在那里因此,基础货币供应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量必然要小于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货币创造情况下的货币供应增加量,这就说明了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44,五、铸币税,中央银行不能直接用自己印制的钞票去购买、去支付,而只能用它去“换取”债权,所以不能支配发行收入而换取到债权,会得到收取利息的权利只要利息收人大于发行成本,其差额便是发钞银行收益的一个部分在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只有一部分对存款创造起了作用,另外一部分则原封不动的停留在那里。

      因此,基础货币供应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量必然要小于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货币创造情况下的货币供应增加量,这就说明了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45,1,.,第一个层次,——,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在这一层次上创造多少存款货币是由许许多多存款货币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无数的时点和地点上,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分散地决策正是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需求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而自我约束机制则使它们不能不认真地对客户所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价和筛选双层的货币创造结构,第四节、,对货币创造的评价与地位分析,,46,,2.,第二个层次,——,中央银行:,,分别每一笔存款货币的创造都合理,并不等于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量必然符合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则可解决全局均衡的问题47,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首先,节约了货币材料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或贱金属制造的,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其次,节约了有关货币流通方面的费用最后,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货币需要量48,,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1.,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是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和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的关节点,。

      49,,2.,信用货币创造,都是,公司、公众、政府机构为一方和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为另一方,环绕一笔一笔具体的货币存、取、借、贷,所进行的诸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金融行为却为经济生活连绵不断地提供了流通中的货币,从而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比,构成宏观金融问题的核心,导出了宏观经济的结果50,,3.,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失衡,,从而客观经济生活从金融的宏观方面提出调整要求时,其实现也不能绕过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即,只能透过利益机制影响参与金融行为的诸多微观经济主体,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宏观均衡状态的当然,在非常时期可有非常措施4.,只有了解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才能具体理解金融微观方面与金融宏观方面的连结51,第五节、案例分析和本章小结,一、案例分析,A,: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分析,,二、案例分析,B,:货币创造过程的另一种理论,,三、本章小结,,5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