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示儿》同步练习(II-)卷.doc
7页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示儿》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0题;共94分)1. (6分) 按拼音写汉字shí yànjī xièjiān kǔ bào zhàzhuāng zhìwēi l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分)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注释 元:________ 无忘:________ 万事空:________ 乃翁:________ 但:________ 同:________3. (2分) 背诵《示儿》,并用自己的话填空从这首诗中,我们懂得了诗人一生的遗憾是________, 他对孩子的嘱咐是________4. (3分) 快给动词找座位照顾 合上 离开________公园 ________妈妈 ________眼睛5. (2分) 读诗《示儿》梳理巩固。
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是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6. (2分) 从体裁上看,《示儿》是七言________,押________韵7. (5分) 按音节用“/”线给《示儿》一诗划分朗读停顿8. (12分)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用“爱戴”写句子) (2)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是描写________的句子,仿写:妈妈的面容________(3)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不改变句意,改写成肯定句) (4) 碰壁 我说 您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给句子加上标点,并仿写说话人在中间的句子)给句子加上标点:________;并仿写说话人在中间的句子:________;“我”说的“碰壁”和伯父所说的“碰壁”区别在于________9. (3分) 《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10. (5分) 翻译句子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11. (5分) 读了《示儿》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12. (3分) 找出下列句子中写错的字,在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__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13. (5分) 我会大声诵读这首古诗,边读边勾画出诗句的节奏14. (6分) 熟读《示儿》,完成练习《示儿》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号称________,他的诗通俗易懂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中“元”的意思是________,“但”的意思是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爱国热情15. (5分) 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台湾小朋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________ 》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我深信:以后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欢迎到我们家乡玩!16. (4分) 默写古诗《示儿》 ________,________ 18. (5分) 缩句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19. (5分) 读古诗《示儿》,用现代文翻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 (5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这里难道没有商店吗?二、 阅读题 (共4题;共41分)21. (5分) 《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2. (5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3. (5分) 古诗《示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4. (26分) 课外阅读《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1) 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 2)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你____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3) 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4) 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5) 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6) 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0题;共94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二、 阅读题 (共4题;共41分)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