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9、那个星期天..pdf
17页1 2020 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 下册 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1、作者:史铁生, 1951 年生于北京 1967 年毕业于清华附属中学,1969 去延安地区插 队落户 1972 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 1979 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 散文发表, 并先后获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 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至透析此后有随 笔集病隙碎笔 ,散文集记忆与印象 ,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本文选自 务虚笔记 2、字词 明媚 m i 绊倒 b n 砖头 zhu n 缥缈 pi o mi o 急遽 j 蚁穴 xu 挨 i i 晃 hu ng hu ng 吓 xi h 叨叼耽眈绽淀偎猥 急遽:极快地;匆忙,仓促本文是说光线变化快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惆怅:伤感 ; 愁闷; 失意 3、课文分析: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我”的心情 (3)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罗列了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 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昏暗下去”有两层含义:既点明了傍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也暗示了“我”由期待 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 (4)第 2 段:两个“不会错”写出了“我”笃定的心理,也为下文的“盼”埋下了伏 笔 (5)第 4 段: “这段时光不好挨 ” 2 “我”做了哪些事:玩跳房子;看天看云彩;拨弄蚁穴,找蚁穴;看画报 通过“我”的动作,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 “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 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空落落”的不仅仅是空无一人的院子,还有“我”孤寂 的内心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 着 (6)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 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她们不停下来,她们好几次绊在 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A表现了母亲的忙碌; B“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表现“我”内心的急切。
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 (7)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期盼愉快耐心等待急切 “我”盼着母亲兑现在礼拜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 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了焦急心理 (8)第 6 段:想看看母亲还有多少衣服,看看天是不是晚了,心里渐渐失落、失望, 但仍心存期盼 (9)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 “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 之中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 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10)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明白了什么:今天是没有希望再出去了 “我”的心情由之前的等待转变为期盼落空的失望 (1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 3 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漫长 : 时间长急遽 : 虽然等待时间很漫长,但是我却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 长一点。
体现出“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体现出等待中的孤独、 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12)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 出声地流泪 “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最后哭了出来,表现出“我”无比的悲伤、绝望的心情 那种极度地悲伤,无以言表 (13)这一天我的心情变化:期盼愉快耐心等待急切失望委屈 绝望 (14)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 奋又满怀期待 , 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 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 委屈乃至绝望 (1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 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从这些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 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以感受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 劳作 (16)既然“我”那么想出去,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拉着母亲出门呢?一定要等母亲停 下来呢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
(17)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 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 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18)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 示例一: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 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 4 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示例二: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 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 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 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19)仿写句子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i h 1. 他常用恐吓 ( ) 的手段欺负小同学, 这样做是不对的。
2. 孩子受到了惊吓( ), 哭了起来 hu ng hu ng 3. 这只调皮的小猫时而上蹿下跳, 时而摇头晃 ( ) 脑, 非常可爱 4. 舞台上的灯光明亮得晃 ( ) 眼 二、读拼音,写同音字 zhu n 方()() 心 jiao () 痛() 子 三、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耽 搁(zh n d n) 绽 开(zh n d n ) 揉搓 (cu chu ) 依偎 (w i w i)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 想象她们的家 , 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 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 她们的父母 , 想象她们的声音仿写排比句 ) 2. 走吧 , 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改为陈述句 ) 5 五、补充词语,并根据提示答题 空空 ( )( ) 念念 ( )( ) 冷冷 ( )( ) 马马 ( )( ) 1. 奶奶一天到晚 ( ),说的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 2. 因为我做事总是 ( ) ,所以每次被老师提醒时,我都羞愧难当 六、品析句子 1.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 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这是一个 ________句,生动地表现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 文可知,句中的“她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 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交代了时间变化, “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随 着希望一点点破灭, “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表 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与失望之中 七、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 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 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而且就在那天早晨, 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 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 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 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
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 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 买完菜就去 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1. 选文的主人公是 ( ) A.“我”B.母亲 6 2. 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的那天,选文中写可能是去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 方,如此记忆深刻的一天却记不清楚去哪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 1 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记叙B.议论C.描写D.抒情 4.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话中的“那是个春 天的早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阳光明媚”衬托了母亲答应要带“我”出去玩, “我” ________的心情 八、课外阅读 只追前一名 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 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 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 只追前一名 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
结果 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 到 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 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 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 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这样 ,女孩的妈妈始终以 只追前一名 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 导下,这个女孩2001 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 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 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 她就是朱成2002 年 6 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 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 2003 年 9 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 年 4 月,她当选为有11 个研究生院、 1.3 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 年历史上第一次由 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只追前一名 ,就是所谓的 够一够,挑桃子 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 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 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
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 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7 1、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3 分) 半途而废: 造句: 2、小女孩为何一开始怕上体育课?(4 分) 3、文中的“就这样”中的“这样”指的是 (2 分)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8分) (1)“只追前一名”这句话是全文的 (2)文章的最后一段时间整个故事的点睛之笔,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只追前一名” 这个主题,一是没有目标;二是目标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