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色列犹太移民定居点政策探析.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42858790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9.0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亚非洲( 双月刊)1998 年第 1 期以色列犹太移民定居点政策探析宋 德 星现代以色列的历史, 可以说是一部犹太 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历史伴随着移民而来的则是犹太移民定居点的建立及其对巴勒斯坦地区土地的占有和扩张, 并最终从地理上 确立了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大致疆域 因此, 从地理上说, 犹太移民定居点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不断增加、 扩张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与以色列国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 并一直影响着今 天的阿以关系尤其是 1997 年, 以色列政府决定在东耶路撒冷附近的哈尔霍马地区兴建大片犹太移民定居点, 引发了巴以之间一系 列冲突, 并严重危及中东和平进程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以色列内政问题, 本文力图对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定居点政策作一历史考察, 来探讨它对中东和平 进程的影响一、 建国前带有政治目的购置土地建立犹太移民定居点近代以来,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移民定居不仅有其历史根源, 也与其苦难的经历分不开 自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以来, 犹 太人家破国亡, 失去了巴勒斯坦这块生息之地在长达 2000 多年的悲惨流散生活中, 犹太人最后得出结论: 要想求得生存之地, 只有回到巴勒斯坦, 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1621 年 居住在英国的犹太人亨利·劳斯所著的《 犹太人的号召》 和 1862年德籍犹太人摩西·赫斯的《 罗马与耶路撒冷》 两书, 都极力鼓吹犹 太人应重返巴勒斯坦 于是, 重返巴勒斯坦便成为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共同理念当时, 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巴勒 斯坦地广人稀, 人们可以随时占地耕种, 不存在需要确认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只是到了 1858 年奥斯曼土耳其政府才颁布土地登记法, 规定土地所有人必须进行土地登记, 以加 强管理和明确土地所属关系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 法令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随后, 政府又颁布土地回收法, 规定哪些土地可以开垦 该法还规定, 连续三年无人使用的土地 归政府所有, 在政府无力组织人员耕种或进行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的情况下, 可以将土 地使用权租赁出去 随着土地买卖的合法化,犹太人便开始了一连串的购置土地进行移民定居的活动1878 年, 在距雅法市 8 英里处 的密克雅, 来自欧洲的犹太移民建立了第一个农业垦殖区, 这被视为现代犹太定居点的 开端, 1882 年之后, 随着第一次犹太移民浪潮的到来,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一 系列的定居点, 到 1898 年为止, 共建立定居点 22个。

      如果说早期的定居点活动还是自发性的话, 那么 1897 年之后, 在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领导下, 进行移民和定居便有了鲜明的政治目的 1897 年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 会通过《 巴塞尔纲领》 , 建议要“ 促使犹太农民、 手工业者和工人向巴勒斯坦移居”¹自此, 犹太移民定居点建设被纳入有组织、 有秩 序、 有目的的政治轨道1898 年第二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再次确认定居是振兴民·26·¹《 犹太百科全书》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107 页族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1901 年第五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决定建立“ 犹太国民基金 会” , 其任务是在巴勒斯坦购置土地, 以积极的方式参与定居点建设, 1908 年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巴勒斯坦办事处也成立了巴勒斯坦土 地开发公司, 负责购置土地和移民定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 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917 年英国政府发表《 贝尔福宣言》 , 允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成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购置土地移民定居合法化1920 年巴勒斯坦正式成为英国的托管 地, 原先属于奥斯曼当局的土地开始重新出售。

      随着犹太移民的涌入, 其购买土地建立定居点活动加快到 1947 年 11 月联合国分治决议时为止, 犹太人已有目的、 有组织地购买 和占领了大片土地, 面积达 45. 5 万英亩, 建有定居点 200 多个, 安置移民约 60 万人在有目的的购买土地活动中, 犹太复国 主义组织坚持要求出售土地的阿拉伯人要交空产, 即阿拉伯人一旦得到金钱, 就须在转让之前离开他们的土地, 或允许他们再有一个不到一年的短期租佃即使是在早期犹太人 移民到巴勒斯坦, “ 几乎没有人有这样的清楚概念, 即这块‘ 无人之地’ 事实上是别人的家园; 别人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实际上不亚于他们犹太人”¹ 大量购置和占领土地建立定 居点的结果是使当地土著阿拉伯人丧失土地成为难民, 从而引发了阿犹矛盾 这种矛盾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进一步激化和紧张特别 是到了 30 年代, 在欧洲大规模排犹浪潮驱动下, 犹太人不顾一切地涌入巴勒斯坦, 阿犹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 结果在1936 年阿拉伯人掀起了反英抗犹大暴动 暴动不久, 英国政府 派出以皮尔为首的委员会前往调查 1937 年7 月, 皮尔委员会提出了解决阿犹矛盾的方案即皮尔分治计划。

      该计划把巴勒斯坦一分 为三, 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一个犹太国, 疆域占全境的 1/ 3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分治建议虽令人失望( 犹太国面积太小) , 但它毕竟首次确立了“ 犹太国” 的概念, 这是一大胜利 同时也说明经过长期不懈的犹太移民定居点建设, 犹太人口和土地面积大量增长,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已成为既成事实和实际力量, 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已初现轮廓, 作为托管者的英国也不能忽视这一现实了皮尔分治计划还使得犹太复国主义充分认识到犹太移民定居点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影响, 于是加快了定居点建设, 扩大定居点的范围, 注重在那些犹太人从未到过的地区建立新的定居点 “ 在划定边界或类似问题提出来考虑的时候, 优先考虑的是购买那些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区例如, 巴勒斯坦分治⋯⋯提出的时候, 基金委员会便加速在北方购买土地⋯⋯特别是在上加利利买下了更多的边境地区的土地⋯⋯在这个国家的其它地区也买了许多整块的土地, 以便扩大目前犹太人的定居中心, 巩固孤立的犹太人定居点, 并扩大例如皮尔委员会拟作为边境的地区 ”º1940 年初, 美国犹太国民基金会主席也说: “ 本委员会的政策一直是购买边境地区的土地, 先发制人, 借此尽量为可能实行的分治或分区准备地理条件”»。

      由于立国地理条件已告成熟, 1946 年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提出在巴勒斯坦“ 适当地区”建立犹太国的新计划 所谓适当地区, 就是指加利利和特拉维夫到阿克的沿海平原, 再加上整个内盖夫沙漠1947 年 11 月 29 日, 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 当时只实际占有巴勒斯坦土地面积 6%的犹太人分得了占整个地区 56. 47%的国土面积, 犹太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后来, 犹太代办处政治发言人指出, 正是因为 1937 年皇·27·¹º»New Palestine, Jan. 12. 1940.《 犹太复国主义评论》 , 1951 年 5 月 4 日第 11 页, 转引自乔治·柯克《 战时中东》 上册,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376 页〔 英〕 理查德·艾伦: 《 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背景 和前途》 , 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第 258 页家委员会鉴于贝桑地区和加沙以北地区当时无犹太定居点而从来未考虑把这两个地区包 括在计划中的犹太国范围之内, 所以到 1947年时, 犹太人已在贝桑建立了十二个定居点,在加沙以北地区建立了三十个定居点, 这就 使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将该两地区都划归了以色列。

      ¹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宣告建国之后, 以色列政府并没有停止移民定居点建设, 只是地域特别是政治内涵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在国内兴建定居点, 另一方面开始在其通过武力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建立定居点, 从 而揭开了犹太移民定居点政策新的一页今天人们所讲的定居点则特指后一种情况, 因为它是构成阿以争端的一个重要内容二、 1948~1992 年在阿拉伯被占领土上建立犹太移民定居点1948 年以后的以色列犹太移民定居点 政策以“ 六天战争” 为界而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948~1967年以色列兴建的移民定居点, 不用说在国内兴建的, 就是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兴建的, 在阿以之间均不再构 成纠纷因为这些定居点建在以色列称之为“ 绿线” 的边界之内, 虽然包括以色列武力占领的原属于拟建立的巴勒斯坦国 6222 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是“ 绿线” 是一条后来为国际 社会乃至阿拉伯世界都默认了的边界线, 于是在“ 绿线” 内兴建的定居点也就视为合法了 1967 年六天战争后以色列推行的在被占阿拉伯领土上建立犹太移民定居点的政策, 30 多年来一直为国际社会和阿拉伯国家所谴责与反对, 并对中东和平进程构成严重 障碍。

      六天战争中, 以色列军事上取得空前的胜利, 分别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其控制 下的加沙地带、 约旦控制下的约旦河西岸、 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东耶路撒冷由于这些被占领土对确保以色列的安全至关重要, 加之短期内与阿拉伯国家达成和平毫无希望,在这种情况下, 以色列工党政府决定对被占领土采取一种不兼并不放弃的政策那么如何管理和控制这些被占领土呢? 1968 年 11月, 副总理伊加尔·阿隆提出了一项有关被占领土的政策的计划, 史称“ 阿隆计划” 它主张在阿拉伯人口稀少的约旦河沿岸建一条10~15 英里宽的安全带, 它将被看作是以色列新的安全疆界它靠一系列准军事性质的定居点来守卫 “ 在这些地方建立二十来个以色列移民点这些点是根据以色列的安全来选择的 ”º从 1967 年起, 加哈尔定居点和约旦河谷的其他定居点就是或多或少地按阿隆计划建立的 为了同样的目的, 犹太移民定居点也在加沙、 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建立起来了1973 年阿以之间爆发“ 斋月战争” 战后以色列在检讨战争初期以军的失利时更加强调被占领土军事上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更加重视犹太移民定居点的军事作用 1973 年9 月 10 日达扬在《 国土报》 提出“ 五不” 主张:加沙千万不可归属埃及; 戈兰千万不可归属叙利亚; 不可有巴勒斯坦国; 不可有阿拉伯耶路撒冷; 以色列不会放弃它在占领的领土上建立的定居点。

      1973 年 12 月 5 日, 工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十四点竞选纲领, 其中第十二条承诺, 将采取措施继续实行并巩固‘ 被占领土地’ 定居点和殖民化⋯⋯ 以色列不管部部长伊斯雷尔·加利利为工党联盟起草的文件, 也设想在被占领土上有限地扩建以色列定居点 这样, 以色列为普通定居者建立了更多的村镇, 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区域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并系统化总体上, 工党政府的犹太移民定居点政·28·¹º钟冬: 《 中东问题八十年》 , 新华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152 页转引自乔治·柯克: 《 战时中东》 上册, 第 377 页脚 注º 策仍是有限度的, 它服从于政府对阿外交政策即政府在预计最终应并入以色列的部分 被占领土上建立少量的移民定居点, 以便为后来的划界造成既成事实, 同时对被占领土不兼并以期与阿拉伯国家和谈, 寻求外交承 认和和平共处因此, 对 70 年代初以色列国内出现的一批人数不多但能量极大的定居组织的活动, 如对成立于 1974 年的“ 大以色列信仰者集团” 成员在西岸阿拉伯人口稠密地 区有意建立定居点的活动, 政府均视为非法1977 年利库德集团上台执政, 以色列犹太移民定居点政策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 一) 为了实现埃以之间的和平, 利库德集团在 1978 年克服右翼势力和宗教势力的顽固抵抗, 依据埃以和平条约的规定, 拆除了在西奈半岛全部14 个移民定居点。

      这是以色 列首次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放弃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 二) 放弃了阿隆计划, 转而执行更为激 进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新的定居点政策1977年 6 月贝京政府在“ 施政纲领” 中宣布: 政府将计划、 建立和鼓励城乡定居者在本国土地上定居¹强调在约旦河西岸阿拉伯人口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