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俊凤)导学现精彩独学求实效课堂重生成.doc
5页导学现精彩,独学求实效,课堂重生成赵俊凤 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441000摘 要: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的导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情感渲染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的态度和激情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而独学便体现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独学时要先教会学生独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潜心、静心探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调查了解学情,即时点评激励引导关键词:情感共鸣;形式多样;目标明确;静心阅读;学法指导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注重课堂的生成性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
其中“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导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情感渲染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的态度和激情导学包括导态度、导情感、导情境、导氛围、导目标(三维)等内容要求教师以巧妙的“导”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探究意识导得好,导得妙,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习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有效落实导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落实一、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感染学生情感共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时情绪饱满,富有激情,像演员一样融入角色,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欣然入境,把学生带进声情并茂的学习情境中去,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导学的目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听过很多位老师讲课,我们会发现那些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执教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上课时情绪饱满,富有激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那些教学效果平平甚至较差的课堂,执教教师往往缺乏激情,语气平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昏昏欲睡,整堂课事倍功半,令师生倍感煎熬。
二、 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导学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还要多动脑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导学方式,低年级可采用小道具、游戏、诗歌、猜谜语、童话故事等有一定趣味性和生动性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导学,中高年级可采用复习旧知、自主探究的方式导入这里介绍几种导学方式1、直观导学开门见山式的导学,在高效课堂教学中使用率最高在上课伊始,老师直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从学习目标和要求中自主探索,推动教学进程,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例如:在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老师一开始就直截了当,直奔主题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围绕这个课题,我们要研究些什么内容呢?” 要求学生先看面积这一单元的所有内容,然后根据导学案上的自学提示对知识进行梳理,最后小组讨论、展示这种紧凑的导学,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很快把兴奋点拉到自主探索知识上来,有效的完成了学习目标2、悬念导学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课堂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能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新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一进课堂不是急于提问复习,而是一进门就给同学们出示一道悬念题:“小红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亮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其中的奥秘就藏在今天的新课探究中(板书课题年、月、日),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最先探究出来,有没有信心?”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促使学生快速进入独学状态悬念导学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很普遍,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多收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资料以备用,同时要求我们在设疑时要注意精选典型问题,一定会使我们的高效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会使更多的同学培养出学数学的兴趣来 3、旧知导学系统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迁移的基本条件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导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必要的预备知识,架好新旧知识间的“认知桥梁”,为学生掌握新概念、新方法作好必要的铺垫例如:在教学“横向条形统计图”时,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情境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统计图(学生已经学过画纵向条形统计图),然后追问“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很自然的过渡,学生容易接受,也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更愿意去尝试探索新画法。
4、设问导学高效课堂中常常会遇得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书本上出现的新知识或看似较难的题型,就有惧怕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解决新问题,学到的知识不会应用或对问题分析往往不全面,那么在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来促进学生思维,效果往往很好例如:在教学“有趣儿稀少的完美数”时,由于学生对完美数毫无知识储备,看到课题基本是一头雾水,为此,老师可以这样设计几个问题:“1、完美数是谁最早发现的?2、什么是完美数?3、完美数究竟是哪些数?4、为什么说完美数非常稀少?5、完美数如何有趣?”这样就把一个问题不断地分解且步步深入,学习了知识,又拓展了知识面,效果很好运用设问导学,往往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思维集中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上来,展开积极地思考,对学生搞懂某一点的知识帮助很快三、 内容精炼,目标明确,引领学生速入状态导学应言简意赅,直切目标,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切不可兜了半天圈子,还没入正题,使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学:课前老师戴上一条红领巾,高兴地走进教室,问学生“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很容易就发现了,今天老师戴了红领巾。
老师追问“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是三角形的师再问“那么你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学生摇头那你们想学会它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说“想!”老师适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满怀好奇与期待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再如《确定起跑线》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学:先让学生观看两段跑步比赛的场面:50米赛和400米赛看完后让学生思考:50米和400米比赛的起跑线一样吗?如果400米起跑线都一样能行吗?起跑线不一样,那相邻的起跑线相差多远合适呢?通过这种设疑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引领作用成功的导学让学生的情感、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学生个个精神抖擞,蓄势待发,势不可挡,为后续学生独学奠定了高效的基调独学指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学习探究它是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最基础的知识,同时找出不会的内容,并运用双色笔对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时要先教会学生独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潜心、静心探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调查了解学情,即时点评激励引导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落实一)静心阅读教材,认真独学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一拿到导学案就开始做独学部分的题目,然后发现很多内容做不到就空在那里,使自己对新知没了兴趣;有的发现做不到,才去翻书找答案,这种独学学生只是应付差事,根本起不到独学的作用。
所以,在做导学案之前,学生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例题包含的知识点,正确使用双色笔:对重点内容画上记号,对疑问之处用红笔标注告诫学生不能浮躁,独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着急,先自己思考,确实有困难可以放到课上与同学讨论交流,切忌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了,应该接着往下独学,确保完成独学任务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之后,再来完成导学案上的独学内容,就会更得心应手一些二)准备所需学具,及时操作探究数学教学中有一些学习内容是有关空间与图形的,这样的内容就需要学生准备好所需的相关学具,才能动手实验操作,在操作探究中观察、对比、推理、验证,从而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得出结论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学生在独学时就要准备好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然后自己动脑动手,想办法研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通过思考会想到多种方法来研究,如,(1)分别量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看是多少度;(2)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标上序号,然后剪下来,顶点重合,依次拼在一起,量出这个大角的度数即是三角形的内角和;(3)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标上序号,然后折叠这三个角,将顶点重合,三个角边挨边拼在一起,量出这个大角的度数即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操作实验,学生便能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这里学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猜测到验证,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得,得中乐三)留足时间和空间,让独学更充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阅读教材较慢,理解教材所呈现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学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思考,反复验证,严密推理,使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实现为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课前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潜心独学,保证独学的效果四)适时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杖可依导学案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那么学生拿到导学案独学时就应该是有指引的学习当某些内容对学生来说确有困难时,学生需要点拨、启发,而老师和家长都不在身边,那么在导学案上就应该能找到帮助,即“学法指导”,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信心将独学进行到底,不当逃兵,达到独学的目标例如《绘制折线统计图》一课,独学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1、我能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试着独立完成第110面例2折线统计图在这个折线统计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是 )【学法指导:(1)描点: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画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便是所要描的点,然后标上对应的数据。
2)连线:用直尺将所有的实心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2、解决问题:A、陈东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你是怎么发现的?B、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C、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是( )厘米我预测陈东11岁时身高约( )厘米方法提示: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陈东的身高D、我还能提出问题并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在独学时就能学到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独学更有效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探究,借鉴教学经验,吸取实验教训,提炼教学艺术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完善、发展、创新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探索丰富自己,让课改提升自己,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