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连城诀》.pdf
4页浅谈《连城诀》一论者谈小说,往往会给某部作品冠以“最,, ”头衔此处亦落此俗套,未能免之倪匡曾称《连城诀》为金庸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此论自有其正确性,却也未免失之偏颇金庸作品每部有每部的风格,哪部最为独特, 要下这个评断确实并不容易但若将命题稍稍更改,谓之“最独特的两部”,则我可答之:非《侠客行》与《连城诀》莫属了——自然,冠以“最”字头衔,而仍有“两”字缀后,雅士大可讥之说它们独特, 不是依据作品本身的好坏,也不是依据作品受人追捧程度的高低追究这两点, 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读者的态度可以将一部二三流的作品吹捧成一流,同样也可以将一部一流作品生生扼杀(这一点,在影视作品中尤为常见) 《侠客行》与《连城诀》,拿到小说界, 都是第一流的作品;但受人追捧程度,纵在金庸小说中,亦居末流 读者如此,论者如此,历来最能借鸡生蛋的影视剧改编者,亦是如此说它们独特,纯粹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敢代表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观点《侠客行》的独特, 在于它是金庸作品中惟一一部让读者从头至尾笑着读下来的作品其它的, 纵然是喜剧风格的《鸳鸯刀》 ,也不曾收到这样的效果而《连城诀》呢,恰恰相反,它却是金庸作品中惟一一部从头至尾读下来,读者都没有机会发出一点笑声的作品。
纵然偶或会有一两个温馨的场景深情的片段,但置身于全书那种无尽的悲凉绝望中,也让人觉得犹似鬼蜮中一点昏黄的灯火,那么地凄惨、那么地不真实、那么地遥不可及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阅读体验,别人是否如此,可就不敢说了二《连城诀》的独特,还跟它的主角有关金庸笔下的男主角,多半都有一个悲惨的身世,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都有过心理上的彷徨、孤独与绝望,都有过生与死边缘上痛苦的挣扎; 但能够痛苦到用一段绳子去了结自己生命的,舍却狄云, 却再没有第二人了固然,杨过也曾在断肠崖上耸身一跃投入无底深渊,但那只是用情所致他大可不必投崖的在这世界上,他还有相当好活,还可以活的相当精彩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很多很多的人在注目着他,关爱着他,仰望着尊崇着暗恋着他而狄云呢?——狄云,已经一无所有初涉江湖,即遭人陷害;身陷牢狱之灾,遭受非人折磨,永无出狱之想右手被斩,琵琶骨被穿,从此成为废人满心敬重的师傅,却成了杀害师长残害同门的无耻匪徒相亲相爱的师妹,却深深怀疑了自己,已经嫁作仇人之妇,, 我每读《连城诀》至此,都只感觉到深深的绝望: 狄云除了一死,确实没有也不必要再有其他念想了更可悲哀者,甚至上吊用的那条绳子,还要将自己衣衫“撕成了一条条布条,搓成了一根绳子”,真让人由衷地感觉到无尽的悲凉。
“他并不悲哀,也不再感到愤恨人世已无可恋之处,这是最爽快的解脱痛苦的法子 ”真是绝望到了极处这样的情节,这样的主角,在金庸小说中,独一无二我初读《连城诀》至“牢狱”一章,一度怀疑狄云是否本书主角若是,确实太过独特了三《连城诀》的故事情节也独特,简单扼要却又惊心动魄一部《连城诀》,是大宝藏和大雪崩两个故事的集合大宝藏是主线, 大雪崩是插曲 主线一贯到底, 插曲天衣无缝《连城诀》的插曲尤其值得称引,插得圆润到位,不像《飞狐外传》那般生硬,留下那么多斧凿的痕迹一条主线,一个插曲;一座大金佛,一场大雪崩道尽世间罪恶,写尽人性底色历来的论者多有写《连城诀》赏析的,孔庆东先生甚至专为《连城诀》做过点评我以为, 这些全是多余在全书鬼蜮一般的荒凉与绝望面前,读者心中的愤懑与震撼,不是任何的赏析所能表达的这一点,只要看金庸在《连城诀》整部作品中所用的语句就知道作者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峻地描述故事不加任何的评论,只让残酷的现实与读者的心灵进行直接对话再加多的赏析与点评,不自量力,可笑!倪匡说,“口角带着不屑的冷笑,一定比咬牙切齿的痛骂,更加有力”,约略近于这个意思四《连城诀》的结局也独特论者多以为是“一条光明的尾巴”。
看似如此,细细一想,却也未必世事终于都完结了洗不掉的冤屈不洗也罢,“既然你疑心我,冤枉我,那就冤枉到底好了” 反正该死的人也都死了狄云终于离开了 “他不愿再在江湖上厮混,他要找一个人迹不到的荒僻之地,将空心菜养大成人天涯何处,可避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要远离这个令人绝望的江湖,就只有找一个世人足迹不到的地方于是, 狄云来到了臧边的雪谷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那是水笙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 ‘我等了你这么就!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小说就这样完了水笙会在雪谷等狄云,那意思谁都知道:她是决定要嫁给他,决定以后的生命里, 就跟着他在这雪谷隐居一生的这样的结局,一直以为是大败笔非但画蛇添足,而且这“足”更与全书格调格格不入,破坏全书气氛不少金庸大才,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初看,不明白;再看,还不明白;再看,终于明白了水笙爱狄云吗?不爱那她为什么要嫁他?所以不明白水笙确确实实不可能爱上狄云她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初时只以为他是血刀门的“小淫僧” ,又惧又恨;继而见他以礼相待,保护父亲尸体不为花铁杆所吃,自此,对他认识渐变,但感激则有之,疑虑之心却从未消失:水笙见狄云倒地不起,似已被花铁干刺死,心下一喜:“小恶僧终于死了,从此便不怕有人来侵犯我。
”但随即又想:“花铁干想吃我爹爹的遗体,小恶僧全力阻止,以致被杀小恶僧多半不怀好意,想骗得我⋯⋯骗得我⋯⋯哼,我才不上他的当呢可是他死了之后,花铁干这恶人再来犯我爹爹遗体,那便如何是好?最好小恶僧还是别死再继而时日既久,终于知道“他不是小恶僧,是一位正人君子”但是毕竟相互之间,“除了进食时偶在一起之外,狄云总是和她离得远远的,自行练功他心中所想的,只是三个念头: 出了雪谷之后, 第一是到湘西故居去寻师父;第二是到荆州去给丁大哥和凌姑娘合葬;第三,报仇! ”要说水笙会爱上狄云这个性格暴躁长相丑陋的残废人,绝对不可能那她为什么要嫁他?所以还是不明白 终于明白了 刘国重先生说 《笑傲江湖》 黑木崖上 “更无一个是男儿” 那么《连城诀》呢?终《连城诀》全书,整个江湖上,只有两个男儿:丁典和狄云丁典早已去世,而那个她曾经倾心相爱的汪啸风也深深冤枉了她,更为了那大宝藏,疯了,死了, 水笙不嫁狄云她嫁谁?五其实平心而论,狄云也算不上一个优秀的男儿,他除了一颗善良之心以及没有世人那种可怕的贪欲之外,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人优秀——虽说可以断言,他和水笙隐居之后确实可以成为一个好丈夫拿到其它任何一部小说中,水笙这样的女子也都不会选择狄云这样的丈夫, 但唯独在 《连城诀》 里,是个例外。
因为只有这样, 才是最可能的结局水笙嫁狄云,本身就基于对江湖、对人性的深深的恐惧和绝望无论谁生活在《连城诀》的世界里,都必定会感觉到彻骨的荒凉与孤独,狄云也不例外因为他的心里, 早就彻底失去了——也不得不失去——对于人心的信赖我老想起狄云在雪谷中的那声哭号: “你们这些恶人,天下的恶人都来打啊,我狄云不怕你们你们把我关在牢里, 穿我琵琶骨, 斩了我手指, 抢了我师妹, 踩断我大腿, 我都不怕, 把我斩成肉酱,我也不怕天下尽皆非人, 满怀孤苦向谁诉?只有在那苍冷的雪原中,向着那昏暗的长空,发出这一声嚎叫了 ,,天昏地暗是《连城诀》一书的基本色调我每读此书,臆想中的场景总是一个荒凉的土里土气小村落,无论怎样的高墙朱门张灯结彩灯璧辉煌,甚至连那个金光灿烂的大金佛、金佛肚子里霭霭浮动的珠光宝气,我都看不到一点闪光只看见满目的天昏地暗,昏惨惨的一片世界,令人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