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识别与鉴定无翅亚纲.ppt
16页第1章 无翅亚纲 *第1章 无翅亚纲 1.原始无翅昆虫; 2.体微小至小形; 3.无变态(增节,表);腹部有附肢(针突等); 5.性喜潮湿 一般分为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4个目一· 鉴别特征 1.微小,色淡0.6~1.5mm 2.眼、尾须、触角均缺、前足上举代替触角功能 3.腹部12节,基部3节有针突 二· 栖境习性: 增节变态.生活于潮湿土壤,苔藓藓 ,落叶,腐木及树树皮下 原尾目原尾目原尾目 学名:(Protura) 中名:原尾虫, 蚖 英名:Proturans三· 分类:分4科,己知200余种据气管系统是否存在及腹部附肢:古蚖科(有气管气门)( Eosentomidae);无管蚖科(Acerentomidae);始蚖科( Protentomidae);华蚖科(有气管气门)(Sinentomidae) 我国1956年(周尧,杨集昆)首次在陕西华山发现“华山曙蚖 (Eosentomon hwashanensis Chou et Yang)”,上海昆虫研 究所伊文英发现众多新种 原尾目原尾目四·原尾目是非常原始的昆虫1.非昆虫性状:无触角,生殖孔开 口于第11节后方,增节变态,气管 退化或缺;2.昆虫性态:胸节分化,足3对,口 器与跳虫近似。
原尾目原尾目一·特征:1.体小,光滑或具鳞片;2.触角4-6节,触角后有一个特殊的角后器(是分属特征),眼由8个分 离小眼组成,口器内陷式3.胸部3节或不明显,胸足胫节与跗节合并成胫跗节;4.腹部常6节,第1、3、4或5腹节上分别有粘管,握弹器,弹器;弹尾目弹尾目 弹尾目 学名:Collembola 中名: 跳虫, 英名:Springtails二· 栖境:潮湿土壤,苔藓,落叶丛,腐木 三· 分类:共分3亚目12个科,2000余种 A节腹亚目:体长形,胸腹节分节明显,共8科 1.跳虫科(Poduridae)触角短,4节,前胸发达,弹器生于第4腹 节; 2.长角跳虫科(Entomobryclae)触角长4—6节,前胸退化,弹器 生于第5腹节弹尾目弹尾目 二· 栖境:潮湿土壤,苔藓,落叶丛,腐木 三· 分类:共分3亚目12个科,2000余种 A.节腹亚目:体长形,胸腹节分节明显,共8科 1.跳虫科(Poduridae)触角短,4节,前胸发达,弹器生于第4腹 节; 2.长角跳虫科(Entomobryclae)触角长4—6节,前胸退化,弹器 生于第5腹节弹尾目弹尾目 B.愈腹亚目:体略呈球形,胸部与前4腹节愈合。
3.短角跳虫科(Neelidae)触角较头短,胸长于腹; 4.圆跳虫科(Smynthuridae)触角较头长,胸短于腹 C矶生亚目:仅1科1属 弹尾目弹尾目 一· 特征: 1体微小,长,软,白色; 2 头部,无眼,触角长丝形,口器咀 嚼式内陷; 3胸部: 4腹部:11节,第1─7节腹面有针突 ,尾须细长或铗状 双尾目 学名:(Diplura) 中名:双尾虫, 英名:(Campodeids)一· 栖境:潮湿土壤,落叶等 二· 分类:5科,200种以上 1双尾虫科(Campodeidae)尾须丝状,多 节; 2原铗尾虫科(Projapygidae)尾须短, 多节; 3铗尾虫科(Japygidae)尾须铗状; 4原双尾科 5副蛱尾科 伟铗 (Atlasjapyx atlas)是国家二级 保护动物 双尾目双尾目 一· 特征:1.体:小,有的有鳞片;2.头:有单、复眼,触角长丝状,多节 口器咀嚼式,外露;3.胸:具侧背叶,跗节2—3节;4.腹:11节,尾须细长,有中尾丝缨尾目 学名:Thysanura 中名:衣鱼,石蛃 英名:silverfish衣鱼1.衣鱼科(Lepismatidae )针突位于7—9或8─9腹节 ,前胸等于后胸,腹部背 板不盖于基肢片上,复眼 小而分离,无单眼;缨尾目缨尾目 二·栖境:树干,衣墙等。
三· 分类:分4科,500余种二·栖境:树干,衣墙等 三· 分类:分4科,500余种1.衣鱼科(Lepismatidae)针突位于7—9或8─9腹节,前胸等于后胸 ,腹部背板不盖于基肢片上,复眼小而分离,无单眼;2. 石蛃科Machilidae:针突位于2—9腹节,前胸小于后胸,腹部背 板呈瓦状盖于基肢片上,复眼大,跳跃性昆虫; 3.土鱼科, 4.光角蛃科缨尾目缨尾目 无翅亚纲亚纲 4个目的主要特征? 如何理解原尾目的原始性? 思考题思考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