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妈妈各种营养素需要量 氨基酸、脂肪和微量元素.doc
3页哺乳期妈妈各种营养素需要量 氨基酸、脂肪和微量元素1、增加热量摄入哺乳妈妈体内每合成 100 毫升乳汁约需 380 千焦的热量,哺乳妈妈平均每天大约分泌 850 毫升乳汁,每天则需额外增加 3250 千焦的热量另外,哺乳妈妈基础代谢增加,比正常妇女高 20%左右,所以每天平均还需再增加 1050~1260 千焦的热量2、补充优质蛋白质、氨基酸为维持乳汁中蛋白质、氨基酸成分的恒定,促进乳汁分泌,必须供给哺乳妈妈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母乳中蛋白质的含量通常为 1.2%,故母体平均每天需供给 10~15 克蛋白质由于蛋白质从膳食到乳汁的转化率为 70%~80%,同时因我国膳食中蛋白质多以植物蛋白为主,其转化率更低,建议哺乳期的妈妈可以使用氨康源氨基酸的固体饮料补充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保证氨基酸的供给3、补充足够的脂肪脂类能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类脂质对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化尤为重要据研究分析,人类脑重(除去水分) 的 50%~60% 是脂肪,其中有 40%~50%不能在体内制造,必须靠食物供给,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物质存在于麻油、玉米油、红花油、核桃、花生仁、瓜子仁、松子、动物脑、心肺及瘦肉中,因此哺乳妈妈需多食入这些食物。
人乳中的脂肪含量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发生较大变化,例如小儿吸吮活动可使母乳中脂肪含量增加,一般认为哺乳后母乳中脂肪含量为哺乳前的 3 倍,而且同时随母亲进食脂肪的数量和品种而有所改变哺乳妈妈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多时,乳汁中不饱和脂肪酸就多; 如果哺乳妈妈膳食中 75%的热量由糖类供给,则乳汁中由糖类合成的中链脂肪酸就多,不饱和脂肪酸就少在一般情况下,哺乳妈妈摄入的脂肪量以占总热量的 27%为宜4、多补充钙质哺乳妈妈不能缺钙每 100 毫升母乳含 20—30 毫克钙,如果哺乳妈妈膳食中钙质不足,就会动用母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钙来维持,时间一长,母体就极易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专家认为,当乳汁分泌处于高峰时,每天必须供给 2 克以上的钙和充足的维生素 D 才能维持钙平衡除了多吃含钙较丰富的食物外,哺乳妈妈还可服用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并应多晒太阳或服用含维生素 D 的鱼肝油5、补充铁质由于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至乳汁,故母乳中铁的含量极低,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又因分娩时大量失血,故哺乳妈妈应多补充铁质我国提出的乳母铁供给量为每日 28 毫克6、补充锌锌与婴儿脑神经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关系非常密切它还能提高哺乳妈妈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我国推荐的乳母锌供给量为每日 20 毫克7、增加碘的摄入现已知道碘对婴幼儿脑神经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提高十分重要,由于哺乳妈妈基础代谢率和热量消耗增高,所以应增加碘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哺乳妈妈碘的供给量应在正常供给量的基础上,每日再增加 50 微克8、各类维生素的补充哺乳妈妈应补充维生素 A 等多种维生素,以保证母体健康及促进乳汁分泌维生素 A 可以通过乳腺进入乳汁,但通过的数量是有限的,即使哺乳妈妈大量摄入维生素 A,也不能使乳汁中的含量成比例增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日维生素 A 供给量为 1200 国际单位维生素 D 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所以婴儿必须多晒太阳,补充鱼肝油或服用维生素 D 制剂维生素 C 能通过乳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摄人量为 100 毫克哺乳妈妈缺乏维生素 B1 易患脚气病,也易使婴儿患脚气病,故补充维生素 B1 也很重要膳食中的维生素 B1 转为乳汁中维生素 B1的效率仅为 50%,所以哺乳妈妈还宜适当增加维生素 B1 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哺乳妈妈每日维生素 B1 的摄人量为 2.1 毫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