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化主要工艺流程介绍.doc
22页焦化系统主要车间工艺流程介绍主要车间组成:一、备煤车间:预粉碎机室、粉碎机室、配煤室、煤塔顶层、转运站及通廊等组成二、炼焦车间:265 孔 5.5m 复热式捣固焦炉、熄焦塔、粉焦沉淀池、焦台、装煤出焦地面站、筛贮焦楼、转运站、输送机通廊等组成三、煤气净化车间:冷凝鼓风工段、脱硫工段、硫铵工段(含蒸氨系统)、终冷洗涤及粗苯蒸馏工段、油库工段四、干熄焦车间:包括提升机、干熄焦塔、余热锅炉、循环风机、环境除尘风机五、余热发电车间:包括除盐水泵房、汽轮机、发电机、循环水泵房等 《焦化工艺简图》去烧结焦粉 去高炉成品焦煤粉混合 破碎机 煤塔 取样楼 筛焦楼 预破碎机 1#焦炉 2#焦炉 干熄焦炉 湿熄焦塔 湿熄焦车 烟囱 凉焦台 焦罐 配煤仓 初冷器 捕焦塔 净煤气来煤 办公楼 鼓风机房 脱硫塔 硫铵 脱苯 循环水泵房 酚氰废水处理站 油库工段1 备煤车间1.1. 概述备煤车间是为 265 孔 5.5m 复热式捣固焦炉制备装炉煤,日处理炼焦煤料约 5397.8t,含水分~10%,年处理煤量~195.2 万 t(湿)。
本项目所需炼焦用煤,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1.2. 工艺流程备煤系统采用先配煤后粉碎的工艺流程整个系统主要由配煤室、预粉碎机室、粉碎机室、煤塔顶层以及相应的带式输送机通廊和转运站组成,并设有煤制样室等生产辅助设施1.3. 工艺设施及主要设备1.3.1. 配煤工段配煤工段是把各种牌号的炼焦用煤,根据配煤试验确定的配比进行配合,使配合后的煤料能够炼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同时达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由带式输送机运来的各单种煤由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分别布入配煤槽中配煤槽直径为 8m 共 10 个,双排布置,分别为 4 个和 6 个槽,4 个槽的一排用于贮存需预粉碎的煤种;6 个槽的一排用于贮存不需预粉碎的煤种煤的总储量达到 6500t,能够满足 2 座焦炉 28 小时的生产用湿煤量配煤槽采用等截面收缩率型双曲线钢斗嘴,对含水分高和煤泥量大的煤,有良好的适应性,操作稳定,可防止煤在配煤槽内棚料,提高配煤的准确性斗嘴上安装空气炮振煤装置,在配煤室设置液压升降平台,以便于空气炮检修斗嘴内衬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衬板配煤槽下部设置自动配煤装置,每套装置由圆盘给料机(圆盘直径 Φ2500mm)、称量带式输送机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生产时按照给定值自动控制各单种煤的配量,确保配煤比连续稳定采用自动配煤装置可以大大提高配煤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自动配煤装置按配煤试验确定的配比配煤,配合后的炼焦用煤,需预粉碎的煤种先运到预粉碎机室粉碎,再和不需预粉碎的煤种汇合,一起经带式输送机运至粉碎机室粉碎1.3.2. 预粉碎工段预粉碎工段的作用是将气煤等难粉碎的煤先粉碎一次,细度(<3mm 煤的含量)达到 70%左右配煤槽运来的精煤先经永磁除铁器清除煤料中的杂铁后,送入预粉碎机室预粉碎机室设置两台 PFCK1616 可逆反击锤式粉碎机(电机功率450kW),单台生产能力为 200t/h,1 台生产,1 台备用预粉碎机室设置四通分料器,三个出口为 3 取 1,其中一个为直通溜槽,不需预粉碎的煤,可直接送入 M107 带式输送机上运出四通分料器设钢平台,以便于检修在预粉碎机室底层设有中部取样器,按规定制度进行煤的采样,(缩分及制样工作在煤制样室完成),根据检验结果及时更换锤头保证装炉煤料的细度达到规定要求预粉碎机室设有机械除尘装置,使粉碎机操作室内的含尘量≤8mg/Nm3,达到环保要求1.3.3. 粉碎工段配煤槽运来的精煤先经永磁除铁器清除煤料中的杂铁后与预粉碎后的煤汇合,经 M108 带式输送机及电液动三通分料器进入粉碎机粉碎,使其粉碎细度(<3mm 煤的含量)达到 90%以上。
电液动三通分料器设钢平台,以便于检修粉碎机室设置两台 PFCK1820 可逆反击锤式粉碎机(电机功710kW),单台生产能力为 350t/h,1 台生产, 1 台备用粉碎后的装炉煤经带式输送机送入煤塔顶层在粉碎机室底层设有中部取样器,按规定制度进行煤的采样,(缩分及制样工作在煤制样室完成),根据检验结果及时更换锤头保证装炉煤料的细度达到规定要求粉碎机室设有机械除尘装置,使粉碎机操作室内的含尘量≤8mg/Nm3,达到环保要求1.3.4. 煤塔顶层由粉碎工段来的炼焦煤送至煤塔顶层后,经移动式双侧犁式卸料器布入煤塔中1.3.5. 煤制样室煤制样室是中心化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内容有试样破碎、试样缩分、试样贮存及试样烘干等其任务是负责试样的采集和调制,测定各单种煤和配合煤的水分及煤的筛分组成,同时将煤样缩分、破碎到 1.5mm 以下,送厂中心化验室进行胶质层测定;缩分、破碎到 0.2mm 以下进行工业分析1.3.6. 其它1)带式输送机通廊、厂房和转运站采用封闭式结构2)在进入配煤槽的带式输送机上设置电子计量秤,计量进煤量在配煤槽和煤塔顶设有雷达料位计,用来对斗槽中的存煤量实施监控3)在粉碎机室后的 M109 带式输送机上设置红外水份检测装置和加水喷头。
4)煤处理系统按 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进行选型设计,电机功率小于 37kW 时,高速轴采用弹性联轴器连接,电机功率大于 37kW时,高速轴采用液力耦合器连接5)备煤车间采用四班配制三班操作制,工艺生产过程采用 PLC集中自动联锁控制6)备煤车间的电气控制方式分为集中自动、手动和机旁手动三种正常情况是在控制室内按预先编制的动作程序和动作条件自动运转,也可在中控室内通过手动控制方式对系统设备单独操作,机旁手动是解除联锁,仅在试车或检修时使用7)带式输送机配双向拉绳开关、打滑检测器、跑偏装置、纵向撕裂和堵塞检测等保护措施8)输送距离大于 150m 的带式输送机设置跨越梯9)预粉碎机室、粉碎机室、配煤室及转运站内设备及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处均设有电动葫芦(手拉葫芦)作为检修设施,带式输送机尾部改向滚筒上方设有预埋吊钩2 炼焦车间2.1 概述本项目新建265孔5.5m复热式捣固焦炉,年产干全焦130万t本工程采用干法熄焦,备用湿法熄焦,设装煤出焦除尘地面站炼焦车间由炼焦工段及筛贮焦工段组成炼焦工段主要包括焦炉本体、捣固煤塔、焦炉机械、湿熄焦系统、装煤出焦除尘设施;筛贮焦工段主要包括焦台、筛贮焦楼、筛贮焦楼除尘、运焦系统等。
2.2 炼焦基本工艺参数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1 焦炉孔数 孔 2652 焦炉年工作日 d 3653 炼焦周转时间 h 25.54 焦炉操作串序 5-25 炭化室有效容积 m3 44.76 每个炭化室装干煤量 t 40.67 装炉煤水分 % 108 结焦率 % 749 焦炉煤气产率 m3/t 340 对干煤10 焦炉加热用焦炉煤气低发热值 kJ/m3 1790011 焦炉加热用高炉煤气低发热值 kJ/m3 314012 炼焦干煤相当耗热量使用焦炉煤气时 kJ/kg ≤2250装炉煤水分为7%时13 炼焦干煤相当耗热量使用混合煤气时 kJ/kg ≤2550装炉煤水分为7%时2.3 炼焦工艺流程由备煤车间送来的能满足炼焦要求的配合煤装入煤塔通过摇动给料器将煤装入装煤车的煤箱内(下煤不畅时,采用风力震煤措施),并将煤捣固成煤饼,装煤车按作业计划将煤饼从机侧送入炭化室内煤饼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荒煤气装煤车、推焦机采用分体结构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焦罐车中,由电机车牵引至干熄站的提升井架底部提升机将焦罐提升并送至干熄炉炉顶,通过带布料料钟的装入装置将焦炭装入干熄炉内。
在干熄炉中焦炭与惰性气体直接进行热交换,焦炭被冷却至200℃以下,经排焦装置卸到带式输送机上,然后送往筛贮焦工段采用湿法熄焦时,推出的焦炭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由电机车牵引熄焦车至熄焦塔内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晾焦台上,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筛贮焦工段进行筛分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8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85℃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道送入煤气净化车间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分别进入每座焦炉的焦炉煤气预热器预热至45℃左右送入地下室,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烧室立火道与从废气开闭器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高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焦炉地下室,经掺混一定量的焦炉煤气后,通过废气开闭器、小烟道、蓄热室送入燃烧室立火道与同时引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入大气,其途径与燃烧焦炉煤气时相同上升气流的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交换传动装置定时进行换向。
2.4 炼焦车间布置新建265孔5.5m复热式捣固焦炉组成一个炉组,布置在一条中心线上在两座焦炉机侧中部设煤塔,煤塔贮量约为3200t干煤煤塔端部设捣固机检修站焦炉端部设炉端台,两侧设机焦侧操作台煤塔间台主要布置煤气管道、休息室、办公室、配电室、交换机室和集控室等炉端台顶层设炉顶工人休息室和旋转起重机,中间层设推焦杆托煤板更换站和炉门修理站,底层设工具间两座焦炉共设一个高度140m的烟囱,布置在焦炉焦侧2.5 炉体设计2.5.1 焦炉炉体的主要尺寸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1 炭化室全长 mm 159802 炭化室有效长 mm 152203 炭化室全高 mm 55504 炭化室有效高 mm 53005 炭化室平均宽 mm 5546 炭化室锥度 mm 207 炭化室中心距 mm 13508 炭化室有效容积 m 44.79 燃烧室立火道中心距 mm 48010 燃烧室立火道个数 个 3211 加热水平 mm 8062.5.2 焦炉炉体结构及特点1) 265 孔 5.5m 捣固焦炉为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的复热式焦炉,是在总结焦炉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新设计的炉型,此焦炉具有使用原料范围宽,多配入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利于生产优质高炉用焦的优点。
它在结构上作了许多改进,使焦炉炉体坚固严密、加热均匀,焦炉的操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2)立火道两侧自下而上采用带勾舌异型砖砌筑,利于炉体严密3)炉头火道采用先进的蛇型循环结构,这样既可以解决炉头火道温度较低又可以解决二火道温度较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机、焦侧炉头焦饼上熟下生的现象使炭化室焦饼温度均匀,同时成熟4)为改善炭化室高向加热的均匀性,设有废气循环孔和跨越孔,以拉长火焰5)加热水平为 806mm,可使焦饼上下同时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