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助长作用-详解.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8237768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6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助长作用-详解 目录 1 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 2 社会助长作用的产生原因 3 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阻抑作用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又称社会促进现象,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个体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  1897年,特里普里特(N.Trip1ett)在《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目的在于考察他人在场和竞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实验报告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的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第二种情境是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表明,在单独骑时,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均时速为31英里;在竞赛的情况下,平均时速为32.5英里这个报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以后,从1916—1919年,F.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系列这方面的实验结果证实,一个人单独做一项工作往往不如一群人一起做同样的工作效率高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有增质增量的倾向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的产生原因  F.奥尔波特解释产生社会助长作用,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1、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

        2、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3、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阻抑作用  研究也发现了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反的情况,即个人和别人一起做一项工作时,做得又慢又差,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低这种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为社会阻抑作用  研究表明,这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个体技能熟练的程度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但即使在简单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扎琼克和卡特莱尔(R.Zajonc & N.Correll,1967)等人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解释他们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单词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非常难于学习结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中,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无关单词配对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扎琼克对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释。

      他认为,他人在场提高人的一般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会加强优势反应由于简单而熟悉的行为,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了行为效率而个人在完成复杂、困难、生疏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的结果是强化不正确的反应,防碍任务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工作的性质,以及个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利用群体情境的社会助长进作用,避免阻抑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