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法课件_38.ppt
20页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二)1970年《海牙公约》全称为《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也称反劫机公约,1970年12月6日订于海牙,自1971年10月14日起生效 该公约规定,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他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任何此类未遂行为或其共犯,即构成刑事犯罪公约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犯罪分子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应起诉 各缔约国承允以严厉刑罚惩治犯罪该公约适用于在其内发生犯罪的航空器的起飞地点或实际降落地点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的情况,不论该航空器是从事国际飞行还是国内飞行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2,(三)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全称为《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也称反破坏公约,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73年1月26日起生效公约规定下列行为均构成犯罪: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如该行为足以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者对该航空器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 c.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他人放置一种装置或物质,该装置或物质具有破坏该航空器,或者对其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的特性;,【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3,d.破坏或损坏航行设施或扰乱其工作,若任何此种行为足以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 e .传递他明知是虚假的情报,由此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4,所谓航空器在“飞行中”,是指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到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为止,被认为是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对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责任前,应被认为仍在飞行中(第2条) 所谓航空器在“使用中”,是指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人员为一确定的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二十四小时止,该航空器应被认为是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应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第2条) 公约关于惩罚和引渡的规定与《海牙公约》基本相同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5,以上公约虽然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并对罪状作了简要表述,但定什么名,仍需依据追诉犯罪的国家的国内法确定公约虽明确规定,应对犯罪予以“严厉惩罚”,但何谓“严厉惩罚”,公约并未规定,只能依据追诉犯罪的国家的国内确定一般认为,在国内法关于罪状和罪名的法定刑中,在所适用的量刑幅度围内,处以最高刑罚,即应是公约所指的“严厉惩罚”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6,(四)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全称为《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危害民用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1988年2月24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89年8月6日起生效。
该议定书补充规定: a.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非对人实施暴力行为而造成重伤或死亡; b.破坏机场设备或者中断机场服务以危及该机场的安全,即为犯罪 在本议定书各缔约国之间,1971年公约和本议定书应被视为并解释为一单一的文件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7,(五)1991年《蒙特利尔公约》 全称为《关于注标塑性炸药以便探测的公约》,1991年3月1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98年6月21日起生效 所谓“注标性炸药”(marking of plastic explosive),是指生产塑性炸药时在其内添加一种跟踪的元素,以便探测 该公约规定,禁止生产、贮存和运输非注标塑性炸药,防止恐怖分子利用难以探测的塑性炸药进行恐怖活动,而危及民用航空以及命、财产的安全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8,二、刑事管辖权 1963年《东京公约》规定:“航空器登记国有权对在该航空器内的犯罪和为行使管辖权” 这项规定确立了空中刑事管辖权的航空器登记国管辖原则,适用于飞行中的航空器和处于公海海面上或在不属于任何国家其他地区的地(水)面上的航空器内犯罪和行为其意义在于:以国际条约确认航空器登记国的法律的域外适用,同时,以国际条约弥补了处在公海或不属于何国家的地区的航空器内犯罪可能出现的管辖空白,从而完善了惩治犯罪的管辖制度。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9,但《东京公约》并“不排除根据本国法行使任何刑事管辖权”(第3条8款),也就形成并行管辖制度 不过,公约对航空器飞经国根据其本国法行使刑管辖权作出了限制规定,即除五种例外情况外,“非登记国的缔约国不得为对空器内的犯罪行使刑事管辖权而干预飞行中的航空器” 所谓“干预飞行中的航空器”,是指要求、勒令或拦截飞行中的航空器使其降落,以便行使刑管辖权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0,,五种例外情况是: (1)犯罪在该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2)犯罪人或受害人为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居所; (3)犯罪危及该国安全; (4)犯罪违反了国家有关航空器飞行或运转的现行规则或规章; (5)为确保该国遵守其在多边国际条约中所承担的任何义务,有必要行使管辖权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1,1970年《海牙公约》(第4条)和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在上述基础上就管辖权问题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下列国家在符合有关公约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有管辖权: (1)航空器登记国; (2)航空器降落地国; (3)航空器承租人主营业所所在地国或其永久居所地国; (4)犯罪发生地国; (5)被指称的犯罪分子所在地国; (6)不排除根据本国法行使刑事管辖权。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2,三、引渡或起诉 1970年《海牙公约》和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都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犯罪分子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不论犯罪是否在其境内发生,应毫不例外地将此案件提交其主管当局以便起诉该当局应按照本国法律,以对待任何严重性质的普通罪案件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第7条)这就是“不引渡则起诉”的原则这一原则是由“或引渡或惩罚”(aut dedere aut Punire)的格言引申而来的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3,尽管该第7条的案文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妥协产物,但鉴于劫持航空器和破坏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危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航班的经营,并损害世界人民对民用航空安全的信心”,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因此,对该第7条应作硬性解释,即对犯罪分子如不引渡,则应起诉,给以严厉惩罚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4,至于引渡,公约的规定是任意性法律规范,没有设立给予引渡的义务 1963年《东京公约》规定得十分明确,即“在不妨碍前款规定的条件下,本公约的任何规定不得被解释为设立给予引渡的义务”(第16条第2款) 1970年《海牙公约》和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虽在各国自由裁量的前提下对引渡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但其意义仅在于为各缔约国之间引渡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条件(见第8条)。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5,四、国家的权力和责任 有关公约对国家的权力和责任,除前面已提及者以外,作了如下规定: (一)确立管辖权缔约国应根据有关公约的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以确立其管辖权 (二)准许机长使人下机或接受机长移交的人 《东京公约》规定:“任何缔约国应准许在另一缔约国登记的航空器的机长,按照第8条第1款的规定,使任何人下机”(第12条)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6,“任何缔约国应接受航空器机长按照第9条第二款的规定移交给它的任何人” 对此,各国应及时判明情况,按问题的性质分别处理;必要时,应采取拘留或其他措施 (三)司法协助 有关公约规定,缔约各国对公约所指犯罪行为提起的刑事诉讼,应相互给予最大程度的司法协助此项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适用被请求国的法律这个规定不影响因任何其他双边或多边条约在刑事问题上全部地或部分地规定或将规定的相互司法协助而承担的义务(《海牙公约》第10条、《蒙特利尔公约》第11条)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7,(四)通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缔约国应按照其本国法尽快地向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就下列各项报告它所掌握的有关情况: (1)犯罪情况; (2)犯罪使飞行延误或中断后的恢复情况; (3)对犯罪分子或被指称的犯罪分子所采取的措施,特别是任何引渡程序或其他司法程序的结果。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8,(五)预防犯罪和对旅客、机组提供协助 缔约国应当根据国际法和本国法,努力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以防止发生公约所规定的犯罪当发生劫机或其他犯罪使飞行延误或中断时,航空器、旅客或机组人员所在的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以恢复或维持合法机长对航空器的控制;应为旅客和机组人员尽快继续其旅行提供方便,并将航空器和所载货物不迟延地交还给合法的占有人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19,五、我国的劫机问题 我国发生劫持时间较晚,但发展很快 第一起事件发生1981年的一次从西安到上海的飞机上当飞机飞到上海上空时,劫机分子采取了行动,要求飞机飞到台湾,机组人员与劫机分子展开了英勇的博斗并将其制服事后国家民航总局对机组人员给予表彰,但此种做法受到了国际上的异议,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此后,我国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不要求与机组人员直接与劫机者进行博斗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20,1990年卓长仁等人劫持一架中国民航的客机到韩国韩国当局把被劫持的飞机与人员交还中国,但没有引渡劫机者但他们进行了审判,并且判了2-7年的徒刑,但没有在韩国执行,而是交给了台湾当局,事实上没有执行。
韩国的做法是公约所允许的,虽然我们表示了不满 到九十年代出现高潮劫机者几乎无例外地要求去台湾,关键是两岸的分裂与对劫机的政策实际上是对劫机犯罪的鼓励1993年一年中竟然连续有8起劫机案后来两岸达成了共识,对劫机行为采取了一致的态度此后几年之中就没有再发生劫机的事件,直到最近才出现了一个袁斌的机长自己劫机的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