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复习提纲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3812083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9.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 1 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 、 夏朝的建立:①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一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② “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③ 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2 、 夏商的政治制度:①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②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 等 级森严的分封制1?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 ?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 赋、朝觐述职。

      ③被 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4 ?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三、 血 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4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四、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第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 、秦朝统一的背景:①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②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改变了大国的均势③人民经受长期的分裂和混战,渴望统一④秦始皇的雄才大略2、 统一的条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具备了统一的力量3、 统一的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一一秦朝。

      二、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1、 皇帝制度① 内容: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 己的尊 号,自称“始皇帝”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右在皇帝)由皇帝控制② 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 “三公九卿”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弁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虚职),负责管理全国军务②“九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③特征: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 郡县制的由来:①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弁的地区设郡县,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②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2、 设置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②,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3、 秦朝行政机构的特征: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 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4、 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 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1、 两汉时期:① 汉初:郡县、圭寸国弁存圭寸国有时也会于朝廷对抗② 汉武帝后期: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 隋唐时期: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藩 镇割据局面3、 、 北宋时期:① 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 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 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④ 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 、 元朝:①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③ 影响:行省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 、 两汉时期: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 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2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 、隋唐朝:① 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 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 ① 、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4 、 宋初:①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 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皇帝得以强化5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6 、总体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

      3 、 隋 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 、影响: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 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 宰 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① 明初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 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② 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 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③ 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加强二、 内 阁的出现1 、 出现的原因:①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② 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③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成祖时期确立内阁制度)2 、 内阁的地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与丞相的本质区别:是否限制皇权)三、 军 机处的设立1 、 原因:①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 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 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②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2 、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3 、军机处的地位:军机大臣品级不高, 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 一人裁决4 、 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 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第 2 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 、地理位置的影响:① 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 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 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② 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 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了众多的小国。

      2、古希腊文明的特征:①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②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组成 ③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④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二、 雅 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 确立的背景: ①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社会矛盾尖锐2、 确立的过程:① 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保障了公民 的民主权利,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②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迸行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1、 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 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2、 “黄金时代”的民主政治表现: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迸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伯利克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3、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及评价:积极: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消极:③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④雅典民主更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4、 希腊城邦制度衰落的原因有:①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根源)②内部混乱,城邦间长期混战③BC338年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5、 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